11赵州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5: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11 赵州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保存 传神 佳节 欧州 B.枚童 手册 并且 独自
C.设计 社会 借问 记录 D.工匠 经验 节省 景响
2.下列词语中不是表示时间很短的一项是(  )
A.顿时 B.霎时 C.此时 D.瞬间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4.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①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②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③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之后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5.世界闻名( )
A.听见 B.知道 C.用鼻子嗅
6.回首遥望( )
A.第一 B.首领 C.头
7.双龙戏珠( )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笑 C.戏剧
8.文化遗产( )
A.丢失 B.忘记 C.留下
二、填空题
9.理清脉络,。
1.我知道课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赵州桥的。
2.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赵州桥坐落在________________上,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 桥,是________朝的石匠________设计的。第2、3自然段主要讲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每一段都围绕________句话来写。
1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没( )打( ) 无( )无( ) ( )奇( )艳
画( )添( ) 刻( )( )剑 ( )见( )实
(1)春天到了,洛浦公园里鲜花盛开,_________________,芬芳迷人。
(2)_________________,耳听为虚,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判断真假。
(3)我们做事不能_________________,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三、语言表达
11.句子练习。
1.宝贵的 我国 是 赵州桥 遗产 历史 文化(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练笔。(选做题)
课文在介绍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时,先总写,再通过生动的词语围绕“美观”进行具体描写,这样写可以使结构更加清晰。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你的校园。
总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具体写: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大桥洞,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造 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__毁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3.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4.这段话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请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15.“这种设计”指的是怎样的设计?这样设计好在哪里?
“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这样设计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照样子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7.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8.这座桥是指哪座桥?
___________
19.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20.用“ ”在文中画出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的这个句子。
2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注意字形的积累,以及对易错字形的辨析。
在本题中,没有错别字的是C项。
A项:欧州——欧洲 B项:枚童——牧童 D项:景响——影响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解释。
此时:这时候。
顿时、霎时、瞬间:表示时间很短。
故答案为C。
3.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引号、叹号的用法。
A项错在没把“天下第一关”全引,因为这是个较固定的特指。
B项错用冒号。
D项错用冒号。
4.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从③这个句子中的“这一切”可以看出前面是有描述高山的语句的,所以选择将句子放在③之前②之后比较合适。
5.B
6.C
7.A
8.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5.世界闻名: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闻:知道。
6.回首遥望:就是回头远远的看的。首:头。
7.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
8.文化遗产: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遗:留下。
故答案为:B;C;A;C。
9. 坚固 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文化遗产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 石拱 隋 李春 雄伟、坚固和美观 第一
【解析】

10. 精 采 忧 虑 争 斗 蛇 足 舟 求 眼 为 争奇斗艳 眼见为实 刻舟求剑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补全成语。根据给出的部分将成语补充完整,注意不要写错字,填完整成语后,再根据句子情景,选词填空。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出自《红楼梦》。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出自元·郑廷玉《忍字记》。
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来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可以用作宾语,含贬义,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
(1)根据“鲜花盛开”、“芬芳迷人”可选出争奇斗艳。
(2)根据“亲眼看到”、“耳听为虚”可选出眼见为实。
(3)根据“万物不断变化”可选出刻舟求剑,即不做固执不变通的人。
11.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栏板上雕刻着图案。 示例:小红不但学习好,而且人品好。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连字词成句的能力。
首先找到主谓宾,再添加修饰成分。主语:赵州桥,谓语:是,宾语:遗产。这里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都是修饰成分,修饰“遗产”。
2.本题主要考查缩句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句子的主要意思,分清哪些词语是句子的“主干”,哪些词语是句子的“枝叶”;缩句时保留“主干”,删去“枝叶”。也就是说要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有的句子没有宾语,但必须有主语和谓语。这里的主语是栏板,谓语是雕刻着,宾语为图案。句子中的“桥面两侧的”是用来修饰“栏板”的,“精美的”是用来修饰“图案”的,属于句子的“枝叶”,所以可以去掉,而不改变句子原意。
3.本题主要考查造句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用关联词造句。首先要知道所给关联词表示什么关系,再进行造句。“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造句时注意语句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
12. 校园的四季是那么多姿多彩。 春天,操场上的大榕树不知在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个嫩芽,一下子让整个校园显得生机勃勃。夏天,树木长得更茂盛了,一棵棵榕树像撑开的巨伞。秋天,树木穿上了秋婆婆给的黄衣裳,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慢慢地飘下来,犹如无数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冬天,寒风吹过,校门两旁的棕榈树顶着寒风,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具体刻画的能力。练笔的语段结构是“总分”,先明确描写的画面和情景是什么,选择展开描写的人或事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再选择恰当的写作手法写具体,例如人物描写、修辞手法、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本题给出了描写的对象“你的校园”,我们可以先确定要写校园的什么特点,再进行具体描写。
比如写校园的“热闹”,可以从放学后同学的活动来体现;写校园的“整洁”,可以从教室的整洁、操场和校道的干净来体现;写校园“美丽”,可以从四季中美丽的校园景物来体现。
13.创造 毁坏
14.赵州桥非常雄伟。
15.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6.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的空气。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能力,注意结合对词义的理解进行选择。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重要行动或做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结合语境“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可知选“创举”。
冲垮:指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冲击后,自身受到损坏。
冲毁:被水冲击损毁。
结合语境“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可知选“冲毁”。
14.
本题考查学生寻找中心句能力。中心句一般能体现语段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
通过阅读选文可知,本语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总写“赵州桥非常雄伟。”为中心句,后面具体通过描写其长、宽、设计描写了其雄伟及坚固。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结合文中内容可知“这种设计”指的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结合文中内容可知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6.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造句及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关联词的关系造一个句子即可。
关联词“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理解好关联词后再造一个语句通顺的句子即可。示例: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17.不但 而且
18.赵州桥
19.我家里的人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还有的喜欢弹琴。
20.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1.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
【解析】
17.
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和课文的记忆。“这座桥坚固”和“美观”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加“不但……而且……”合适。
18.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这座桥是指赵州桥。
19.
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排比句。如:我去南极游玩,发现有的企鹅在游泳,有的在睡觉,还有的在捕鱼。
20.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在文中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的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因为上文写的是赵州桥的坚固,下文写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2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本语段节选自课文《赵州桥》,文章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