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古典诗词鉴赏——走近诗仙 品味浪漫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专题古典诗词鉴赏——走近诗仙 品味浪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22: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走近诗仙 品味浪漫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3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李白的诗歌充满着热烈的人生之恋,他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因此李白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教师在本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这一专题教学目标。
本单元由《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首诗组成,体现了李白诗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的特点,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慷慨豪迈之情,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本单元共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李白,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剖析李白诗歌情怀的特点;专题二探究李白,通过对三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体会李白的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专题三品味李白,通过回顾三首诗,诵读三首诗,深入理解、品味诗仙李白的人格魅力和浪漫主义情怀。
学习主要方式是多样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白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通过诵读,诗歌评析交流并反思。
预期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情怀,把握李白诗作的情感脉络,并能品评、赏析李白的作品。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所处时代背景。
2、通过品味诗歌细节描写,体会李白诗作“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的特点。
3、能够运用所学,根据学生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写出简单的评论文章。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查阅并整合信息,研究有关李白的各种资料
合作学习,分享同学们所获得的资料和对诗作的理解与体会。
通过诵读,依据诗歌的结构、语法、情感培养诵读诗歌的方法。
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高尚品格。
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白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2、李白的诗作有什么特点?
3、李白具有什么样的伟大品格?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李白
专题二:探究李白
专题三:品味李白
专题一
走近李白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为“走近李白”,意在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被誉为“诗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了解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的李白文化的相关信息,并开展有关李白的文化活动。所谓“走近”体现了主动探究的意识,也反应出本单元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线索来整体谋划的。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搜集大量资料来了解和理解。要达到的成果是,让学生了解李白,为下面的赏析奠定基础。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初步认识李白诗作的感情基调
2、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会搜索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你所了解的李白是怎样的?
这三首诗各有什么特点?
从三首诗中你体会出李白诗作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料,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预习笔记、纸质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近李白:
(创设情境,课件辅助展示)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寄情于山水,“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盘”让我们看到他儿时的天真烂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我们看到他对友情的珍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看到他思念故
土之情。
这位诗人是谁?他就是我们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介绍李白生平
2、谈谈李白个性
活动三、诵读诗文,激发情感
读了这些诗句,如果让你用词句来形容李白,你会怎样说?都有哪些地方能够证明?
教学评价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李白的人生经历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2.赏析性文章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布局谋篇,逻辑性强。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
专题二
探究李白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的情感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但可以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来了解李白的情怀。对每一首诗的诵读是了解诗人情怀的重要途径,所以,认真诵读鉴赏这三首诗歌,既是真切体会李白情怀,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同时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从而学会通过文学作品,来领略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专题主要通过学生对诗歌的诵读,抓住关键词,来研究李白诗作的思想内容,并探讨诗歌的荡气回肠之感和慷慨豪迈的情怀。
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能够比较深刻的理解这三首诗,从而理解李白,掌握诵读李白诗歌的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并背诵三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研究,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情怀。
3、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
4、学会有目的的搜集研究资料。
本专题问题设计
每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有哪些意象和情感词可以看出?
诗歌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从哪些地方体现的?
3、通过鉴赏三首诗,你对李白的情怀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呢?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料,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预习笔记、纸质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辉煌流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1、背景介绍与内容简说
2、探究解疑
3、意境体现
二、气势宏伟的《蜀道难》
1、总体感悟与内容简说
2、探究解疑
3、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三、激烈愤懑、慷慨豪迈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背景介绍与内容简说
2、探究解疑
3、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教学评价
大声朗读,积极思考,并能积极合作交流。
对内容的理解较准确,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3、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语言、意象,并形成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专题三
品味李白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李白的人格魅力,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本专题主要在学习李白的同时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结合现实加深对李白情感的理解,并形成内化,促成高尚品格的形成。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并背诵三首诗歌,加深对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理解。
2、品味李白诗作,感受集“儒家、道家、侠士、书生、诗人于一身”的李白的博大情怀
3、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情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据你了解,哪些人具有李白情怀?
3、你从李白身上学到了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料,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预习笔记、纸质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交流收获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谈谈对李白的认识。
汇报课下对三首诗学习的心得。
活动二:总结李白人性的特点
李白作为普通人,他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也十分孤独,渴望被人了解,被人赏识,他看重朋友间的友情,为朋友的分别而依依不舍。李白的诗既充满浪漫主议色彩的夸张、想象,又充满着人情温暖的叙述和描写。
活动三:拓展延伸,激励创新
推荐两本课外读物,以强化对李白的了解更加深刻、全面。
1、《李太白传》
2、《李白》
教学评价
1、发言积极,内容丰富,见解正确。
2、发挥联想,具有较丰富的现实生活基础。
3、能够深刻领会李白情怀并能恰当的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