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古典诗词鉴赏——龙腾虎掷稼轩词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专题古典诗词鉴赏——龙腾虎掷稼轩词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22: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4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也以英雄许人,其作品“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辛弃疾是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抒写的爱国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创辟一代豪放词风的大家,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所表现的“写尽胸中块垒未全平”的“稼轩风格”,正是他爱国主义情怀在艺术上的具体体现。
这一主题出自于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章节《龙腾虎掷稼轩词》。本章节选取了辛弃疾的四首词《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通过学习鉴赏稼轩词,体味其文学创作中密切联系的情感和理想。
本单元分三个专题展开:
一:知人论世,走进稼轩。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搜集辛弃疾的相关文学常识,例如:梦远书院http://www.my285.com/gdwx/SC/xqj/00.htm,辛弃疾研究http://xqj.sru.jx.cn/xqj.htm。
二:走进文本,感悟英雄。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深度赏析四首稼轩词,感悟辛词的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情志。
2.通过辛词并类研究,感受其对英雄的崇拜以及其自身立志为英雄的过程。
三:刚柔并济,对比探索。
1.展开“忆清照,叹稼轩”小组讨论活动,通过对婉约派的探索,进一步走进豪放派。
2.通过“小有不同”对比探讨苏东坡与辛弃疾的词风区别。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辛弃疾,品味辛词的“英雄傲骨”,掌握“知人论世”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探讨品味语言的方法,学习掌握文学评论技能。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辛弃疾的情感世界,增强民族使命感。
3.品味豪放派词风特点,历练人生涵义,养成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四)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稼轩词与其人生经历有何关联?
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辛弃疾的英雄气何在?
辛弃疾与李清照及苏轼的对比探究。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辛弃疾
专题二:品味稼轩,感悟英雄
专题三:“豪放小区别,婉约大不同”
专题一
走进辛弃疾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初步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眼中的辛弃疾是什么样的?
2.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有何关系?
3.辛弃疾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辛弃疾的评论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一节课时间阅读四首稼轩词,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辛弃疾。
2.老师组织讨论: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3.组内讨论:稼轩词是属于豪放派还是属于婉约派?
4.试着分析四首词,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5.思考:他的人生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小组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课下思考:祖父“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对辛弃疾有何影响?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辛弃疾人格特征。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专题二:品味稼轩,感悟英雄
所需课时
课上2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具体分析四首词,详实解析辛弃疾的词风特点及表达技巧。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宋词的赏析步骤,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学会“用典”等多种修辞。感悟稼轩词中流露出的“英雄志气”。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辛弃疾诗词具体内容。
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感悟辛弃疾的英雄气概。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辛弃疾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2.辛弃疾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
3.辛弃疾作品中有哪些表达特技?
4.辛弃疾作品的英雄气何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初读诗词,体会词人的情怀。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词。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描写怎样牵动了词人的心绪呢?
(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初读诗词,找出直接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诗句。
小组研讨:什么直接勾起了作者内心的愁?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行人泪?”
第二课时:
(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 提问:词中的“天凉好个秋”是什么含义,是闲话还是弦外有音?
2.小组研讨:文中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3.问题探究:文中“少年之愁”与“而今之愁”有什么区别?
(二)《青玉案·元夕》
1.提问:“那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没有加入狂欢的行列?
2.小组研讨: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人的用意是什么?
3.问题探究:本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三
专题三:“豪放小区别,婉约大不同”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辛弃疾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将辛弃疾和李清照的词风对比,进一步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特点。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
再次评价辛弃疾和苏轼的词风,分析其风格的不同,进一步掌握豪放派词风特点。
学生将分析的成果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创作的灵感,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对比鉴赏李清照的“婉约”词作。
2.对比鉴赏苏轼的“豪放”词作,分析他们的词作特点。找出异同。
3.进一步完善对辛弃疾的理解,理解其爱国情怀。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婉约派”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风差异?
2.同属“豪放派”,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风又有什么异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论坛:http://bbs.guoxue.com/index.php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文艺生活与文艺理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近李清照
自由交流
1.你对李清照有了那些了解?
2.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在哪?
活动二:走进苏轼 (小组探讨)
1.苏轼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试着从你学过的诗中找到苏轼的特点?
2.苏辛的异同在哪?
活动三:所谓“英雄”
你了解辛弃疾了么?他的英雄气你如何评价?
作业: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辛弃疾的英雄气。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 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