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沉郁顿挫话杜甫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再亲身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杜甫的多首诗词,本单元将依托《兵车行》等四首诗的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沉郁顿挫”的内涵有所了解,指导学生诵读《兵车行》《旅夜书怀》,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杜甫的沉郁顿挫。专题二,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追求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进行诗歌诵读比赛,把握与体会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创作的影响。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杜甫诗歌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沉郁顿挫”的内涵有所了解,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及进步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品味杜甫情感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客观的理解诗人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体悟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爱国情怀与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拓展思路与知识面。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杜甫的生平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杜甫的爱国情怀能穿越历史,照耀现在的天空?
专题划分
专题1、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沉郁顿挫”的内涵有所了解。
专题2、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创作的影响 。
专题一
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沉郁顿挫”的内涵有了解。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本专题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以《兵车行》为例进行鉴赏,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杜甫《兵车行》,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作者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感悟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情怀。
5.了解杜甫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此诗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诗的开头是如何体现“行色匆匆’的艺术效果的?
4、你能否用杜甫的口吻转述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二首
(一)《兵车行》
(二)《旅夜书怀》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兵车行》《旅夜书怀》
活动二:这二首诗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
同是表现沉郁顿挫的的情感,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四:布置作业
1.让学生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2、明确此诗“悲昭君以自悲”的写作目的;可链接王安石的《明妃曲》,比较二诗不同的情感和写法。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4、对杜甫的“沉郁顿挫“有个初步的了解。
专题二
杜甫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从以上几首诗歌中,探讨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杜甫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根据对杜甫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我所认识的杜甫。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另寻几首按阶段分类么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杜甫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此二诗歌的背诵情况及搜索的杜甫的其他诗歌。
活动二:探究思考:怎样认识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
(1)你能将这几首诗分成四类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你是怎样认识杜甫的进步思想的?
引导学生将杜甫的诗歌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诗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体现了几种进步思想?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
3、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此时期他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活动四:集中讨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李清照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进步思想与追求?
提示: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①人道主义的思想。这是杜甫的基本思想。在杜甫一生中,大而对于国家人民,小而对于妻子、弟妹、朋友,一直到犬、马、鸡、鱼、虫等物类,都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如《病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②热爱祖国的思想。他经常关心祖国的命运,歌颂祖国的大好山川,在很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③热爱人民的思想。在《江月》《登楼》《赴奉先咏怀》等诗中都有所体现。④热爱劳动的思想。第一,他不轻视体力劳动;第二,他不轻视体力劳动者。如在《暮春题瀼西草屋》《信行远修水筒》等诗中都有所体现。⑤无贵、无富的幻想。由于艰难生活的亲身感受,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杜甫到了晚年,对社会现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述怀》中写道“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证明,就是:没有“朱门酒肉臭”也就没有“路有冻死骨”。
活动六: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我所认识的杜甫,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杜甫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4、能客观辩证的评价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