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
温故知新,基础我能行。
1、看拼音写词语。
ji o zi biān pào tōng xiāo rán fàng shāng fàn
( ) ( ) ( ) ( ) ( )
luò tuo fèn wài wàn xiàng gēng xīn wàn bù dé y ( ) ( ) ( ) ( )
2、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甸(xún) 杏仁(réng) 荔(lì)枝肉
B.薏(yì)仁米 榛(zhēng)子 栗(lì)子
C.掺(chān)和 正(zhēng)月 白云观(guàn)
D.娴(xián)熟 火炽 (zhì) 蜜饯(jiàn)
3.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suàn大蒜 cù酸醋 ji o饺子 tān摊摆
B. bàn 搅拌 zh 眨眼 xiāo元霄 rán 然烧
C. fàn 商贩 hè祝贺 jiào娇车 tuó骆驼
D. luó 骆驼 qià恰当 b 彼此 lín菱角米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 )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 )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老舍:原名舒庆 春,字舍 予。被称为“人民艺 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 子》;剧本《茶馆》、《龙须 。
2、《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 顺序写。其中详写的是1 23、4 56、7 89、0 00。
三、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请用“―”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课文写了北京春节的三个高潮,分别是:4 56、7 89、0 00。
除夕当天,人们有哪些活动?
须 沟》
须 沟》
你家乡的除夕有哪些活动,请仿照上文写一段话。
须 沟》
须 沟》
须 沟》
课外阅读。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好的《除夕》,有改动
文中画“―”的“这个日子”指得是腊月二 十九。
“这个日子”的活动有须 沟》须
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写下来。
须 沟》
本文详写、略写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须 沟》
须 沟》
参考答案
1 北京的春节
一、1、饺子 鞭炮 通宵 燃放 商贩
骆驼 分外 万象更新 万不得已
2、C
3、A
4、(1)比喻 (2)比喻 (3)排比
二、1、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茶馆》
2、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三、1、除夕真热闹。
2、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3、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4、略
四、1、腊月二十九
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蒸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炸成缸的“炸枣”,做五香肠,换窗帘床单,铺上台布,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外婆祷告,舅舅们祝酒,小孩子们吃五香肠。妈妈和老外公哼乡剧。
2、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3、详写的是腊月二十九,略写的是除夕。这样写更能体现人们迎接除夕到来的忙碌、隆重和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