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4: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A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fú hào jì lù wěi dà shè huì
ōu zhōu shí jiàng chuàng jǔ jiā jié jié shěng
二、单选题 ( 共6小题 )
1、 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 全身;浑身。(通体)
B: 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陌生)
C: 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估算)
D: 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超常)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符   伟大   白洒   阿拉伯
B: 经验   欧州   历史   赵州桥
C: 奇异   大约   画册   造纸术
D: 石拦   放牧   技术   欲断魂
3、 下面对汤圆的制作过程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敷层糯米粉,然后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A.做馅一搓形一和面 B.做馅一敷粉一搓形
C.做馅一搓形一敷粉 D.做馅一和面一搓形
4、 根据语境可知,下列填入横线上的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从盛开的鲜花,读出了世界的色彩;从初升的太阳,读出了___________;从飘落的枯叶,读出了______________;从排成队的大雁,读出了_______________。
①季节的变换 ②团结的可贵
③向上的力量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 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节日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6、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好像瘦了很多。(比喻)
B.一朵朵玫瑰花好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拟人)
C.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比喻)
D.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夸张)
三、填空题 ( 共4小题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北宋的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知道“文房四宝”指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指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指______________;“花中君子”指______________。
(3)每逢节假日,远在美国的叔叔就会遥望家乡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到清明前后,天空就会下起小雨,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三首》中写到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清明节、______________。
2、 比一比,再组词。
酒( ) 异( ) 佳( )
洒( ) 导( ) 住( )
唤( ) 付( ) 牡( )
换( ) 符( ) 牧( )
3、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匠”共有________笔,最后一笔是________。
4、 下列各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在括号里写出来。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______)
(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______)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____)
【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是指屠苏草泡的酒。(____)
【3】蔡伦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人,他发明了造纸术。(____)
【4】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____)
【5】《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____)
五、信息分析题 ( 共3小题 )
1、 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
档案(dǎng dàng)  作坊(zuō zuò)   鸡爪子(zhǎo zhuǎ)
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 lì) 石拱桥(ɡǒnɡ ɡònɡ)
周济(jǐ jì) 毛驴(lú lǘ) 鸟笼(nónɡ lónɡ)
2、 选词填空。
普及 普遍
(1)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提高。
宝贵 名贵
(3)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_________)的字画。
(4)赵州桥是我国(__________)的历史文化遗产。
3、 把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圈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1. 桃付 异乡 牧童 异乡 (_____)
2. 美洒 独自 记录 保存 (_____)
3. 家节 大约 社会 经验 (_____)
4. 伟大 创举 欧州 历史 (_____)
六、 句子课堂。
(1)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我能运用这
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这是一个_______句,描写了 ______________。我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 共3小题 )
1、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轻——(______) 上升——(______)节省——(______)
【2】“拱形”的“拱”意思是( )
A.拱手。
B.肩膀向上耸。
C.建筑物上呈弧形的结构,大多数中间高两侧低。
【3】读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具体写出了赵州桥又长又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呢?用“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4)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用“﹏﹏﹏”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4】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加点词写句子。
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竹篮打水
主人正在考虑派谁去打水的时候,竹篮自告奋勇,拍着胸脯说:“让我去,我准行!”
“你?”脸盆、铁桶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
“不就是水吗?”竹篮瞟了它们一眼,“主人交给我的任务,我哪一次没有完成过?我装过的东西,比你们多得多呢!”
脸盆、铁桶正想反驳,主人挥了挥手,说:“别吵了,别吵了,你们要以竹篮为榜样,什么活都要抢着干。”
竹篮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向河边去打水了。主人等了很久很久,还没见竹篮打水回来。
原来,竹篮红着脸,站在河边,不敢回来见主人。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比一比,再组词。
瞟(______) 飘(______)
请再写出两个带有“票”的字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主人交给我的任务,我哪一次没有完成过?(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竹篮一心想__________,可是它没有想到______________,最后它只能_________________。这就叫“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
3、 承诺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拋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nán nàn)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zhuǎn zhuàn)述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méi mò)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此时 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1】圈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
【3】在□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______) 帮忙(______) 感谢(______)
【5】请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少年帮助克雷斯后,他要克雷斯给他一个承诺,这个“承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一、智慧 符号 记录 伟大 社会
欧洲 石匠 创举 佳节 节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符、社、欧洲、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1、C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C项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应该是 “大概”。估算表示大致的推算。
2、C
3、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第二句讲的是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先找到“做馅”;下一个步骤是“外
面敷层糯米粉”,可以简单概括为“敷粉”;最后一步是“搓成圆形”,可以概括为“搓形“。本题选B。
4、B
解析:
本题考查排列句序。“初升的太阳”充满了生命力,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向上的力量”;“飘落的枯叶”象征着秋天到来,因此可以从中读出“季节的变换”;由“排成队的大雁”可以看出“团结”。本题选B。
5、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项描写的是重阳节,B项描写的是清明节,C项描写的是七夕节,D项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与节日无关。本题选D。
6、C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把握。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他好像瘦了很多。”句子是陈述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
B.“一朵朵玫瑰花好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玫瑰比作小姑娘。说法错误。
C.“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说法正确。
D.“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拟人化。不是运用夸张手法。说法错误。
三、1、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望闻问切 梅兰竹菊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节 重阳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古诗句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内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内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本题涉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的理解记忆。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为我们介绍了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名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注意填空时“张择端”的名字要写正确。
(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识记。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即毛笔、书写或绘画的色料、宣纸、砚台,是中国独特的传统书写与绘画文具。
“雅人四好”指琴棋书画,即弹琴、下棋、写字、绘画,四者皆是文人学士之雅事。
“中医四诊”指望闻问切,即观其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是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的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花中君子”指梅兰竹菊,即梅花、兰花、竹、菊花,它们常被文人墨客用来咏志抒怀,是咏物诗作和花草画作中最为常见的题材。
(3)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前两句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根据题中的“每逢节假日,远在美国的叔叔”可知应填这首诗的前两句。
(4)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中前两句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根据题中“每到清明前后,天空就会下起小雨”可知应填这首诗的前两句。
(5)《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到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2、酒水 异样 佳肴
洒脱 导师 住宅[]
召唤 付款 牡丹
交换 符号 牧羊
3、J jiàng 匚 4 6 ∟
4、(1)寒食节   (2)元宵节 (3)春节 (4)中秋节
四、【1】×
【2】√
【3】×
【4】√
【5】×
解析:
【1】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函谷关与华山以东。
【2】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3】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蔡伦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人。
【4】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5】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五、1、dàng zuō zhuǎ 
lěi lì gǒng 
jì lǘ lóng
2、普及 普遍 名贵 宝贵
3、付(符) 洒(酒) 家(佳) 州(洲)
六、1.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2.列数字 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排比
栏板上精美的图案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七、1、【1】 加重 下降 浪费
【2】C
【3】(1)赵州桥非常雄伟。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3)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4)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妹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心灵也很善良。
解析:
【1】
本题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
减轻:降低重量、负担等。故反义词为“加重”。
上升:由低处向高处移动。故反义词为“下降”。
节省:把可以不耗费的减省下来。故反义词为“浪费”。
【2】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拱形”中“拱”的意思建筑呈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故选C。
【3】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故本段是围绕文段首句: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知,体现赵州桥又长又宽的语句是: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结合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可知答案。
(4)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并从文中获出信息的能力。写赵州桥的设计好的语句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来写。故中心句是文段首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本题考查了学生使用关联词造句的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关联词的意义,在理解关联词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语言实践造句。如:妹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心灵也很善良。
2、【1】6
【2】 瞟了一眼 飘扬 漂 漂浮 缥 缥缈
【3】 文中指脸盆和铁桶提出了反对的理由进行辩驳。 文中指脸盆铁桶说同样的话。
【4】主人交给我的任务,我每一次都完成了。
【5】 去打水 自己身上都是孔 红着脸,站在河边,不敢回来见主人了 一场空
解析:
【1】
考查课外阅读。
本题考查学生数段落的能力。要注意看开头,开头空两格就是一段话。
【2】
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以及组词,更换偏旁。
瞟读[piǎo],斜着眼睛看。 瞟扫、 瞟眼、 瞟一眼。飘读[piāo]可组词飘扬、飘飞。
可给票字加三点水,绞丝旁,或者月字旁等。依次为漂、缥、膘,再组词即可。
【3】
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先在原文中找到该词,再通读该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脸盆、铁桶正想反驳”明确它们是想为竹篮的话提出反对的理由。“异口同声”出现在原文“脸盆、铁桶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指的是脸盆、铁桶说的话完全一致。
【4】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将句中“哪一次”改为“每次”,“没有完成过”改为“都完成了”。其他照着写下来,还要改句末标点哦。
【5】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一段,可知竹篮自告奋勇去打水。结合最后一段“原来,竹篮红着脸,站在河边,不敢回来见主人。”得知竹篮打水失败了,细想失败的原因是竹篮浑身都是孔。打水失败的结果是只能红着脸站在河边,不敢回来。最后填写相关歇后语,“竹篮打水——一场空”。
3、【1】竟然 顿时
【2】nàn zhuàn méi
【3】:“ , , , 。”
【4】 着急 帮助 道谢
【5】突然暴发的洪水把克雷斯困在了一个孤岛上。
【6】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解析:
【1】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含义,进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区分。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在这里,“竟然”更符合语境;
“此时”的意思是这个时候,“顿时”的意思是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在这里,“顿时”更符合语境。
【2】
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字分别有哪些读音,然后每个读音有哪些不同的组词,进行分辨。
困难:kùn nan
转述:zhuǎn shù
吞没:tūn mò
【3】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这位男子说”表示人说话,应用冒号和引号;
“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表示停顿,应用逗号;
“你也要尽力帮助他”表示说话结束,应用句号和引号。
【4】[]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焦急:着急。
帮忙:帮助别人做事,泛指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感谢: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
【5】
本题考查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句式转换。
被字句改为把字句首先“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
然后“被”字改为“把”字。
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如:
突然暴发的洪水把克雷斯困在了一个孤岛上。
【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从“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可知,这个“承诺”就是: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