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4: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单选题
1、 按照时间顺序下列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中秋节⑤端午节⑥清明节
A: ①③⑥⑤④②
B: ①③⑥⑤②④
C: ①③⑤⑥④②
D: ①②③⑥⑤④
2、 关于中华传统节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B: 端午节要吃月饼、赛龙舟,并在家门口挂上艾草。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的传统节日是重阳节。
D: 春节也叫“过年”,贴对联、吃年饭、拜年、剪窗花等都是春节的习俗。
3、 下面关于传统文化的词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四诊:望闻问探
B: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C: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D: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4、 下列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宵节:猜灯谜 吃汤圆 B.中秋节:赏月 登高
C.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D.清明节:扫墓祭祖 踏青
二、填空题 ( 共3小题 )
1、 日积月累。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
2、 根据诗歌写节日的名称。
(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______)
(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______)
(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__________)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
(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__________)
3、 (词语训练)补全下面关于节日的词语,试着积累下来并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张(_______)结(_______) 载(_______)载(_______)
欢(_______)笑(_______) 人(_______)人(_______)
盛况(_______)(_______) 团团(_____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国庆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____)
B.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对应的传说或来历。(____)
C.端午节人们举行赛龙舟的活动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 (____)
D.春联旧时叫桃符,贴春联象征着喜庆、吉利,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____)
四、语言表达 ( 共2小题 )
1、 口语交际。
班里要开展一次以“感受身边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春节是普天下的华夏儿女最重视的节日。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的同学举办了以“别样的春节”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你能将下面左右两句连成对联吗?
一年四季行好运       万事如意步步高
一帆风顺年年好       八方财宝进家门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2】小年指的是(  )
A.腊月三十 B.腊月二十三
C.大年初一 D.腊月初八
【3】2019年是亥猪年,那么2020年是(  )
A.戊狗年 B.申猴年 C.庚鼠年 D.酉鸡年
【4】假如你外地的朋友要来福建过年,请你给他介绍一下福建过年与众不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例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 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
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本文按(   )顺序有条理地写了北京的(   ),从(   )开始,一直写到(     )春节结束。[]
【2】(   )、(   )、(   )三个春节高潮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其他部分内容写得较简略。这样写,使文章(     ),主次分明。
【3】除夕这天,作者主要抓住人们的活动来写,有做(   )、穿(   )、贴(   )和(   )、放(   )、吃(   ),还要(   ),突出了除夕的热闹。第(   )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4】本文通过描写老北京一幅幅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1、A
解析:
此题考查传统节日的日期及排序。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等。
2、B
3、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分析,在本题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项,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
4、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寓意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二、1、望闻问切 梅兰竹菊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识记,注意书写时不要写错字。
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四种植物,梅花的花语含义是坚强、高雅和不屈。兰花的花期在3-5月份,它的花语含义是淡薄、高雅和贤德。竹子的枝叶一年四季常青,它被用来形容有高风亮节的人。菊花的花语含义是清净和高洁。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名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还叫作“文房四谱”“文房四宝谱”“文房四士”等。
雅人四好指的是: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雅人四好”。”
2、清明节 重阳节 元宵节 中秋节
端午节
3、灯 彩 歌 舞 声 语 山 海 空 前 圆 圆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积累。遇到生疏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上网查询。理解这些词语的大概意思,积累下来,并在以后的习作中恰当运用。
张灯结彩:意思是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载歌载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欢声笑语:欢笑的声音和话语,表示气氛欢快热烈。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盛况空前:意思是形容热闹至极。
团团圆圆:亲属团聚,多指夫妻久别相聚,骨肉团圆。
三、A.× B.√ C.× D.√
四、1、用心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积极承担弘扬传统文化之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根据活动的内容写出一条宣传语,注意宣传语要和活动内容相符,同时要注意长度不能太长,精简即可。
2、【1】
【2】B
【3】C
【4】1.大年初四各家各户、各行各业都要祭祀神灵,迎接众位神仙知回返,即所谓“各祀其所祀之神,名曰‘接神’”,因为旧年的腊月二十四,这些神仙都上天庭汇报去了,这时才回来。
2.大年初七厦门民间要用7种蔬菜拌米粉做七宝羹。“七宝”指的是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道蒜寓意精于算计。
3.大年初九这天相传是玉皇大帝生日,所谓专“天公生”,家家户户要设香案、放鞭炮祭天。
4.大年初一,客人来家,以甜茶、糖果、蜜饯、瓜果款待,到处一团祥和喜气。春节里,生意人不做买卖,头三天家里也不能打扫,粪便不能往外倒,因为这会把财气倒掉,即所谓“市不列肆属,粪土不除者三日”。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对称,要注意分析上下联之间的关系,找到对应关系,选出合适的下联。
【2】本题考查的是常识的积累,在本题中小年是指腊月二十三。
【3】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纪年法,根据2019年是亥猪年可以得出,2020年是庚鼠年。
【4】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中过年的习俗,根据自己掌握和日常积累的过年习俗写出福建的特有即可。
五、【1】 时间 春节 腊八 正月十九
【2】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重点突出
【3】 年菜 新衣 对联 年画 鞭炮 团圆饭 守岁 一
【4】 隆重与热闹  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