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象的耳朵(教案+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大象的耳朵(教案+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4: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教学内容名称 《大象的耳朵》 课 型 新授课
学科(版本)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 四学制) 章 节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19 课
课 时 第 1 课时 年 级 二年级
一、设计思想 明确的设计思想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 充分引导学生学会在语境中体会读法,在体验中学会运用,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思维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我通过设置主问题“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来一步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构建明确的思维体系,真正落实了学科素养中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这一要求。总之,学生本身富于感性,教师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解读文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二、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改变为主题,编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讲述了大象在小兔子、小羊、小鹿等小动物的质疑下,对自己的耳朵产生怀疑并做出改变的故事。这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与众不同没有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和个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这个道理。 本文在表达方面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教学本课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读好文中的的问句。还要抓住大象这个主要角色,通过理解其耳朵改变的原因,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童话的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但由于其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 在学习思维性较强的课文时,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提示,理清文章顺序,以帮助他们顺利达成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这一单元教学目标。 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不能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具体的故事,在朗读中感悟,进而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特点、学情和学段目标,我设计了以下 4 个教学目标: 认识“耷”“痛”等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和“扇”的读音,能正确书写“扇”“痛”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兔和小羊与大象的对话,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并能通过朗读把握人物形象。 对比感悟课文中大象两次说的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抓住问号和疑问词读好问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童话故事,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悟道理;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采用朗读法,充分运用自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字词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配合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以学 生为主体。
七、教学准备 PPT 课件、背景音乐、田字格、板书所需的贴图
八、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本环
节主要利用
出示“象” 出示图片, 甲骨文象形
看图猜字激趣导入 2 分钟 字甲骨文的图片,学生结合字形特 点猜一猜这 引导学生抓住图片中字形的特点猜 一猜这是哪 开动脑筋,看图猜字,调动起学习兴趣。 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大象耳朵大 这一特点猜
是哪个字。 个字。 出答案,进而
引出课题,导
入新课。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 帮助学生借助所给图片,练习用“似的”一词说话。 讲解多音字“似”和“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朗读,自觉发现“扇” 字的发音规律。 找出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 会用“ 似的” 一词说话,并理解其含义。 掌握多音字“ 似” 和“扇”。 新课标中明
确指出:阅读
是学生个性
化的行为,要
1. 抓住大象 让学生充分
耳朵大这一 阅读,在读中
特点,找出 整体感知。本
并读好描写 环节就是训
大象耳朵的 练学生在充
句子。 分自觉地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 分钟 2. 用“似的” 一词练习说话, 在语境 读中,达成学习目标。这样 一来,既使得
中体会“ 似 学生在不同
的”的含义。 的语言环境
3. 学习两个 中体会了字
多音字“似” 词的含义,也
和“扇”。 令学生在真
实的语言环
境中体会了
读法,培养了
语感。
1. 指导学生 1. 能够抓住问号和疑问词读好问句, 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 2.角色朗读、角色表演,体会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心理,并且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体会改变带来的结果。 3. 能在老师创设的真实情景中感受“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本环节通过 设置主问题 “大象的耳 朵是怎么改 变的?”引导学生一步步 理清思维,使学生抓住大 象心理变化 这条线索,在反复地情景 朗读中,将 “人家是人 家,我是我” 这一道理内 化进学生心 里,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 到生活中去。真正落实语 文学科素养 中对“语言构建和运用”的具体要求。
抓住问号和
疑问词, 读
好文中的问
句, 读出疑
问的语气。
并 创 设 情
景, 启发学
生想象: 还
有哪些小动
精读感悟合作提升 20 分钟 读好文中的问句, 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 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指导读出大象的不安。 结 合 实际,体会“人家是人家, 我是我” 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物会对大象的耳朵产生好奇? 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2.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象的内心发生变化的句子, 并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读出这份不安, 进而理解大象做 出改变的原
因。
3. 教师通过
创设不同情
境, 使学生
在真实的生
活体验中感
悟“ 人家是
人家, 我是
我” 这句话
的道理。
配乐读小诗 朗读小诗, 通过设置配
《我和小鸟 引导学生进 乐朗读小诗,
和铃铛》,引 一步感受 进一步感受
拓展延伸 8 分钟 导学生进一 “人家是人 阅读小诗, “人家是人
教师总结 步感受“人 家,我是我” 谈谈感受。 家,我是我”
家是人家, 这句话蕴含 的深刻内涵,
我是我”的 的哲理,升 升华本课主
内涵。 华主题。 题,使学生明
白:与众不同没有关系,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九、教学流程图 看图猜字激趣导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感悟合作提升 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十、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精巧的板书是黑板上亮丽的风景。以贴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现文中的几位人物形象。同时,将大象的心理变化作为主线索,最终得出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
十一、作业设计 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一听。 读一读《邯郸学步》这个小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文中的大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十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思维性很强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大象在小兔子、小羊、小鹿等小动物的质疑下,对自己的耳朵产生怀疑并做出改变的故事。这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我认真剖析了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效果,得出了以下三点体会: 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生字词教学。学习生字词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字词的理解上还存在欠缺,如果生记硬背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本课的字词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牢记生字,并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配合使用字源识字法、会意字等方法,避免了方法单一,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提高了认字的效率。以“耷”为例,这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意就是指大耳朵垂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记住了这个字,还 理解了“耷”的意思就是“下垂”的意思。再以多音字“扇”为例,让学生比较着读
一读两个读音所在的句子,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读 shān 时表示动作,而读 shàn 时表示物品。远比强加于他们效果好得多。
要在充分朗读中理解句子、感受人物内心。以前,我常常不敢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担心因朗读时间过多而讲不完课。这节课下来,我开始转变这种想法。我发现,很多问题其实不需要老师一一去讲解,只要引导到位,让学生去读是了,他们自会在语境中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当然,朗读分为很多种,如指读、齐读、挑战读、创设情境读、对比朗读等等。我们要根据文本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培养语感。以本课中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内涵来说, 二年级孩子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仅仅只能从字面感受一二。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他们也很难准确地举出例子。这是,我通过创设不同的真实情景:当有人对你说,你跑得可真慢呀,你看他跑的多快,你会怎么回答他?——当别人都喜欢玫瑰, 你还会坚持喜欢百合吗?——会,因为你知道——通过这样的引导,使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读句子,理解这句话自然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要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二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很有限,在理解这种思维性很强的文章,或体会某句具有深刻道理的话时,往往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我们不能强迫施加给他们,即便强迫他们接受,也未必真正理解。还是以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来说,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创设的情景中就能一下子理解。我们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差异性的存在。但是仍然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来引导孩子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让学生入情入境,以便通过反复朗读,将这一道理深深内化进他们的心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一定能在他们心中开枝散叶。
注:此样表可另附纸。“课型”指:“新授课”“复习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