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垂线》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垂线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 2.学生在学习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想象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请看这三幅图片,这是什么? 师:如果让在这幅图片中抽象出两条直线,它们是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是栅栏、窗户和地砖。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它们是相交关系。 通过观察生活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讲授新课 认识垂线 师:根据上图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相交的直线。 课件出示: 师: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 每组中的两条直线都是相交的。 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 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师:两条直线相交可组成锐角、直角和钝角。但是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课件出示: 师: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 反馈: 画框的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墙面上的横线和竖线互相垂直。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 通过观察感受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初步感受夹角,为后面学习垂直打基础。
三角尺上有两条边互相垂直。 师: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出示: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量一量所有画出的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师:原来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那么上图中,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课件出示: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相交成直角。 学生独自量一量,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得出: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1厘米。 通过找一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例子,巩固对垂直的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测量,然后利用相互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感受垂直的性质,知道点到直线垂线最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想象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课堂练习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用直角标记标出来。 3.下图是四个同学从家到学校的上学路线,哪个同学家离学校最近。 4.你知道为什么这样测量跳远成绩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认识垂直 点到直线垂线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板书的设计凸显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