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杯”课件大奖赛评比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镇大塘中学
管 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设计的闪亮点】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取师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的互动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进行如下教学程序: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分析——小组合作——资料研习——讨论——归纳、目标检测——教学小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采用讲述发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
本课的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处理办法:通过组织学生看多媒体,并结合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事变的经过。
本课的难点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处理办法: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展示所学课文。
[导入新课]
教师:欢迎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课堂,我将和大家一同感受历史。
课件展示,导入一:教师与移民加拿大学生的网络聊天记录。(时间:2005年9月18日晚)
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运用网络,渗透绿色上网的同时,抓住学生思维引入本课主题“九一八”。
导入二: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讲授新课]
教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策划者?
2、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要制造这个事件?
学生:观看《九一八事变》后,回答问题。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小调。(课件展示《九一八小调》)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九一八小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哪些罪行?
学生:回答
教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想请教大家,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人会“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呢?(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将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课件展示问题: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课件不抵抗政策)
2、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过渡]:(课件展示东三省位置及沦陷)
[教师]:从此,东北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有一首歌见证了那段苦难历史。同学们,你们听过那首歌吗?(课件展示歌曲《松花江上》)
学生:听歌感受
[教师过渡]:面对破碎的河山,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忍无可忍,举国同仇敌忾,军民奋起抵抗,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课件展示: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抗争的?)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沦陷敌手的东北大地上,出现了哪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抗日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抗日游击队是中共派谁组织的?
学生;回答
教师:在那段抗日的日子里,从长白山到松花江,从兴安岭到松嫩平原,抗日军民纵横驰骋,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个他们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
教师:课件展示杨靖宇像
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英雄故事?谁再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
[教师引入]:日本占领东三省还不满足,步步紧逼,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华北危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刚才我们在课前播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教师小结]
教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看课本,说一说。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而蒋介石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第二段,谈一谈。
学生:谈
教师:而蒋介石置中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顽固坚持不抵抗政策,亲飞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为逼蒋抗日,张杨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
教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录像《西安事变》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大屏幕展示思考问题。
西安事变发生于什么时间?发动者是谁?
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学生:回答。
教师:蒋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处置蒋介石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请同学们出谋划策,你认为如何处置蒋介石呢?(大屏幕)
学生讨论。
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态度?有什么具体行动?(大屏幕展示)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74页最后一段,回答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西安事变发生时,红军刚刚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成千上万红军战士长眠在雪山草地上,牺牲于国民党的追剿中,十年内战中,无数的共产党人革命群众被杀,这次捉住了蒋介石,为什么不趁机杀了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教师: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各方面的努力,意识到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思的将被迫接受了什么主张?
学生:回答
教师:于是张学良释放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谈一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就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十年内战基本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联共抗日新局面即将开始。
教师:老师把本课知识概括为几句歌谣:九一八事变三一年,日军占领我们家园;中共建立统一战线,张杨二帅实行兵谏;共产党派周去斡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说给同位听一听,这里面包含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教师:学完本课内容,观看大屏幕的图片,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大屏幕出示)?
教师小结(展示课件)
附: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东北沈阳)
3、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4、两个步骤:①制造柳条湖事件;②炮轰沈阳城,进攻北大营。
5、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沦陷。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杨靖宇、赵一曼)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背景;
2、西安事变的时间、经过;
3、西安事迹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课件29张PPT。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 课 难忘九一八 阜南县三塔镇大塘中学 管 虎谢谢!加拿大的月亮一样圆吗?不对啊,现那里是白天吧!你不用上学吗 ?怎么呢不打算过节?你真不愧是中国人!没有忘记这个国耻日!中国人太容易忘了本应该记住的日子,而日本这一点就比中国人强,不过还好中国政府正在及时的敲响这个鸣钟,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一、难 忘 九 一 八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 蒙古全中国亚洲称霸全世界大陆政策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柳条湖九一八事变沈阳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新编“九一八”小调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看一看: 日本侵略军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不抵抗政策黑 龙 江吉林辽宁东三省沦陷倾听一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东北人民、没有撤走的东北军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烈士英魂永存快速抢答:1.时 间:2.制造者:3.经 过: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
炮轰沈阳城4.结 果:东三省沦陷5.原 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
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
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放蒋?杀蒋?囚蒋? 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经过周恩来等人的斡旋,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和 平 解 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时间:2.人物:3.目的: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4.经过:张、杨扣蒋,实行“兵谏”。快速抢答:
西安事变5.结果:和平解决,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中共和人民奋勇抵抗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你怎样看待这两件事?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胡锦涛简介:
作者:管虎
联系方式: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镇大塘中学
真实姓名:管虎
本站登陆名:沧海难为水
电子邮箱:santaguanhu@sina.com
手机号:15955855377
QQ号:947521535
银行账号:6222021311007484744(中国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