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协作体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协作体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1 15:28:16

文档简介

福州市协作体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表为某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相同
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①~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3.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4.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其呼吸和心跳正常,能大小便。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5.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天走到室外后,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
B.人体体温的恒定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在炎热的夏天,正常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7.上午ll时,“饥肠辘辘”的小李同学仍在坚持考试。已知大脑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身体健康的他,此时体内激素和代谢变化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胰岛素含量升高,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
B.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
C.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相互影响,但其分泌均不存在反馈调节
8.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对水分进行重吸收
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
C.正常人体对水分的代谢表现为多饮多排,少饮少排
D.下丘脑中存在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将人体免疫系统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并进行大规模破坏,未经治疗的HIV感染会逐渐发展成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最终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致命性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可以通过蚊子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传播
B.与健康人群相比,HIV感染人群更易患流感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D.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10.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而形成淋巴因子风暴,引起器官损伤而出现高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记忆细胞可产生抗体清除外来抗原
C.对重症患者需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 D.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下丘脑和脑干有关
11.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在局部地区有爆发态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B.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传播风险
C.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12.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进行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的处理。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13.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番茄种子的萌发受光的抑制
B.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
C.光敏色素在植物的成熟组织细胞内含量丰富
D.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1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在植物体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D.生长素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喷施适宜浓度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B.赤霉素能够促进果柄伸长,使无子葡萄果实增大
C.喷施适当浓度的乙烯可以促进苹果的发育和成熟
D.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冻能力
16.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范围是2×10-6~6×10-6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10-6
C.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使用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17.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18.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19.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0.如图是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后,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可能类似于曲线甲
B.改善生存空间和资源条件,种群的K值可能会增大
C.适当捕捞使鱼类数量维持在c点附近,其数量能得到快速补充
D.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c点时的种内斗争强度高于d点时的
2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相关概念及其对应的实例或运用,匹配错误的是( )
选项 概念 实例或运用
A 种群密度 每平方米稻田里有东亚飞蝗10头,每立方米水体里有鲫鱼10条
B 物种丰富度 某山区共有低等植物840种,高等植物2888种,动物约5000余种
C 年龄结构 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年龄结构数据,可预测人口的变化趋势
D 群落 农贸市场里的全部生物、动物园里人工饲养的动物及其它全部生物
A.A B.B C.C D.D
2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座高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斑块状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3.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群落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大家鱼混养是生态位原理的应用
B.生态位分化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D.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24.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灵长类动物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适合生活在草原上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传粉方式不同
25.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逐步提高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等的生物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一定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左图是激素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右图是毒品可卡因对人体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参与运输激素的体液包括______________。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2)右图可知,可卡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③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持续刺激②,使可卡因吸食者感觉很“high”。
(3)糖被称为“合法的毒品”,它会刺激神经细胞释放大量的多巴胺令人产生愉悦感,人体摄入糖后,血糖上升,此时,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但又因为血糖浓度快速下降到偏低水准,再次引发进食的欲望,这种假饥饿感让你不断摄入糖分,形成恶性循环,令人无法自拔,俗称“糖瘾”。
27.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免疫激活类药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通过免疫抑制类药物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可以明显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因是可以减少机体对移植器官的____________。这类药物的使用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
(2)树突状细胞中的YTHDF1蛋白能促进溶酶体中蛋白酶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被分解,影响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
①将大小相同的某组织肿瘤块分别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身上。结果发现,接种到YTHDE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
②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以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
28.图1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图2是水平放置的一株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初步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ppm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_ppm。
(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a、b、c、d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处。
(3)为验证在重力作用上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请你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补充下列的实验步骤及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完整燕麦胚芽鞘均分为三组,编号A、B、C;
②A组在尖端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三组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预测结果:A 组水平生长,___________C 组背地生长 。
实验结论: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
29.绿色大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_________法,选取样本的关键是________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只/平方米。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6 19 16 20 16 15
(2)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小型蛙引入稻田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协作校联考试卷
高二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28.(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9(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协作校联考试卷
高二试卷参考答案
1-5ADBAC 6-10DBAAB 11-15CACDC 16-20BBDBD 21-25DADCB
26(1) 血浆和组织液 信息交流
(2) 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 增加
(3) 胰岛B 胰岛素 摄取、利用和储存
27.(1) 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免疫排斥 容易
(2) 远小于 增强
28.(1) 8~16 16
(2) 两重性 a
(3) B 组在尖端以下部位的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 水平放置 B 组背地生长,
29(1) 样方 随机取样 17
(2) S 增长型
(3)害虫的防治(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