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安家落户。请将“言”字组上不同词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①祝你天天快乐,学习进步。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④吸烟有害健康,再这样抽下去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差。
⑤你一天马马虎虎,学习应付了事,这怎么能行呢?
⑥老师,我一定会把你的话记在心里。
2.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横线上。
老:A.年岁大 B.富有经验 C.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D.经常 E.很;极
老远 老人 老手
老迟到 老朋友
3.看图,写出下面汉字的艺术形式。
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轿 骄 虚
矫 娇 虑
5.开动你的脑筋,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孔夫子搬家——
隔着门缝吹喇叭——
四月的冰河——
传说 创造了文字。
6.修辞判断。
①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悲观,决不叹气。
②革命圣地成了培养革命青年的学校。
③从化的荔枝多得像汪洋大海。
7.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①一口咬去牛尾巴。
②千字插中间,北字分两边。
③左边一个王老头,右边一个白老头。两人同坐大石头,碧波荡漾乐心头。
8.选择正确的读音。
甥 (A.shēng B.shūn) 锥 (A.zuī B.zhuī)
迂 (A.yū B.xū) 搁 (A.gē B.kē)
二、语言表达
9.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小球门手仅管在上回守门的时候把漆盖跌破了,确仍然豪不在意,他带着皮手套,警惕地住视对方,多向一个真正的守门员。
三、现代文阅读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面是状状在“遨游汉字王国”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
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从材料一中,你得出的信息是: 。
(2)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化字写在田字格中。(1分)
(3)下面对材料二的信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意在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
(4)作为小学生,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
11.课外阅读。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送给相邻的一个部落首领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读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 。
(2)第四自然段中,部落首领的信的内容是什么?右上含义?
(3)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4)比一比,想一想,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四、写作题
12.习作。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呢?请写一写自己在学习中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50字左右。
答案部分
1.吉言;格言;寓言;箴言;直言;良言
2.E;A;B;D;C
3.剪纸;印章;匾额;扇面
4.轿车;骄傲;虚心;矫正;娇气;考虑
5.净是输(书);名(鸣)声在外;开动(冻)了;仓颉
6.拟人;比喻;夸张
7.告;乖;碧
8.A;B;A;A
9.尽、膝、却、毫、戴、注、像
10.(1)汉字字形美观
(2)鸟
(3)D
(4)规范使用汉字,不滥用网络语言。
11.(1)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2)略
(3)第一段:人类在文字创造之前用结绳记事或是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第二段:文字发明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第三段: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4)文字使表达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