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2: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下划线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天赋(fù) 琴弦(xián) 患难(huàn) 诣其父(yì)
B.胚胎(pēi) 痴迷(chī) 窈窕(yáo) 揿电铃(qìn)
C.灾祸(huò) 困窘(jiǒnɡ) 家禽(qín) 拧螺丝(nǐnɡ)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杨氏之子》中巧妙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机智且幽默的孩子。
B.在丰子恺笔下,人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性格,其中食指最肯吃苦,经常受伤。
C.《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反复提问、思考,发现了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启示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探究能力。
D.讲笑话时应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要沉住气,自己不笑场。
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聪惠(甚:非常。) B.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
C.乃呼儿出(乃:就,于是。) D.孔指以示儿曰(示:表示。)
4.下列哪一项朗读停顿最恰当?(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为设/果,果有/杨梅。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5.下列句中的省略号,不是标示省略作用的一项是(  )。
A.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吊钟……各个季节的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C.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D.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二、填空题
6.根据词意写词语
①不说话,不出声。   
②赶走,赶跑。   
③施加压力,使受祸害。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惩罚    地讲解    得脸色苍白
   的问题    地思考    得满脸通红
   的想象    地繁殖    得仔仔细细
8.看拼音,写汉字。
在五根手指中,食指的xiànɡ mào   虽然不如其他手指,但是本领却不小,可以用来打算盘、nǐnɡ luó sī   、jiě niǔ kòu   等。它经常接触毒物、烈物等,所以最容易烫伤、咬伤、yà   伤。
9.多音字组词
禁jīn    jìn   
行xíng    háng   
10.写出近义词。
舒展——   
迷恋——   
妨碍——   
迫害——   
淘气——   
绞尽脑汁——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雅舍(节选)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留空隙,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予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田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1)读完短文可知,“雅舍”,虽以“雅”取名,实际上是一间   。
(2)“雅舍”的特点有(  )。(多选)
A.结构简陋,不蔽风雨 B.位置荒凉,坡陡难爬
C.隔墙传声,鼠蚊肆虐 D.月光送寒,大雨送泥
(3)在画“__”的句子中用“○”圈出大雨滂沱时“雅舍”屋顶变化的词语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屋顶崩裂生动地比作   ,可见短文语言的风趣。
(4)写出文中你认为最幽默的一句,并说说它的妙处。
12.课外阅读。
晏婴劝谏
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频频颔首,并对随从的大臣说道:“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临淄,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史孔和梁丘据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听了他们这些话,晏婴在旁独自冷笑。
齐景公看晏婴冷笑,便揩干眼泪问道:“我和我的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又罚史孔和梁丘据两人各一杯酒。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疏——    乞求——   
昏庸——    浅显——   
(2)晏婴是如何理解“食鱼无反,勿乘驽马”这八个字的?
①“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   
②“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   
(3)齐景公和晏婴对金壶中所刻的句子理解不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齐景公、群臣和晏婴各是什么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出他们的形象特点。
齐景公:    群臣:   
晏婴:   
(4)这篇文章一共讲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写在横线上。
①第一件事:   
②第二件事:   
(5)文章结尾写道“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四、写作题
13.仔细观察这幅漫画,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答案部分
1.B
2.B
3.D
4.B
5.C
6.默不作声;驱逐;迫害
7.严厉;详细;气;奇妙;认真;羞;丰富;不停;看
8.相貌;拧螺丝;解纽扣;轧
9.禁受;禁止;行走;行家
10.伸展;着迷;阻碍;压迫;调皮;挖空心思
11.(1)破房子
(2)A;B;C;D
(3);比喻;奇葩初绽
(4)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 这句话把蚊虫叮咬的包比作玉米,生动形象地把蚊虫叮咬这么痛苦的事情说得很幽默,体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12.(1)茂盛;恩赐;贤明;深刻
(2)不要过分压榨百姓。;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
(3)贪图享乐;溜须拍马;正直机智
(4)晏婴解读金壶中的“食鱼无反,勿乘驽马”的意思。;晏婴开导君王要有正确的生死观。
(5)齐景公认识到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肤浅行为,为自己有这样不仁不义的想法而感到惭愧。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