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观照女性命运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6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观照女性命运是鲁教版语文必修三的第三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从《诗经》走到《祝福》,行走在被忽略的边缘、关注那些被种种有形无形的枷锁束缚着的女性,听她们诉说她们自身的悲苦境遇,感受她们的苦与痛。通过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到造成她们悲苦命运的社会原因,理解文本流传的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在树立积累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在写作平台上展示出自己的独特的风采。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近这些历史上的女性悲剧人物;专题二:分析她们的性格;专题三:如何来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本单元通过《氓》《行行重行行》《祝福》《窦娥冤》等作品来了解历史上的女性悲剧人物,并以《祝福》为主体探讨本单元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引领学生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这些悲剧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一篇记人记叙文。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把握女主人公性格和感情的变化,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具体诗句及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准确把握女主人公性格情感变化
2、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位悲剧人物的命运及悲剧缘由,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3、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5.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对真挚忠贞爱情的向往,学习女主人公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2、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3.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本单元写了哪些女性悲剧人物?
2.她们具有怎样的性格?
3.文本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这些历史上的女性悲剧人物。
专题二:分析她们的性格。
专题三:如何来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
专题一
走进《史记》的悲剧人物。
所需课时
课上2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氓》《行行重行行》《祝福》《窦娥冤》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这些女性悲剧人物,分析概括他们各自悲剧命运的缘由,并积累整理重要的知识点,比如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方法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知识点和基础知识。
2.熟悉几位女性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通过对几位女性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悲剧缘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几位女性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命运吗?
2. 几位女性的悲剧原因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如何看待她们的人生悲剧?这些悲剧能否避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悲剧的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悲剧?你熟悉的悲剧有哪些?你认为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投影补充悲剧的相关知识)
3.组内讨论:几位女性的人生是悲剧吗?为什么?如果是,那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尝试小组归纳。
4.思考:他们被毁灭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5.课下思考:诗经中是如何运用赋比兴手法刻画笔下的悲剧人物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分析她们的性格。
所需课时
课上2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对《祝福》的阅读,研究探讨鲁迅笔下悲剧人物的刻画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环境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2. 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3. 鲁迅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祝福》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重点阅读《祝福》
活动一:
1.讨论: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
1.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细节,如“彼可取而代之”“泣下数行”“项王笑曰”等)
2.思考: 鲁迅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什么(提示注意文中环境描写的渲染烘托作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如何来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
所需课时
课上2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文本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最后完成关于人物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文本,了解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及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如何来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祝福》,你对鲁迅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常规资源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综合阅读本单元文本,然后完成写作。
活动一:总结古代女性命运
阅读文本,思考这几个人物是不是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女性?他们的命运如何?能否被改变?
活动二:如何定位现代女性
思考:古代女性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对你有哪些启发?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怎样?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祥林嫂的人物评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2.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