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下 12寓言二则 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下 12寓言二则 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0:4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寓言二则
引入新课
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是——《亡羊补牢》与《揠苗助长》。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寓言
寓言是民间的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引入新课
字词识读
组词:死亡 亡羊补牢
造句:面对死亡,战士们毫不畏惧。
部首:亠
笔画:3
wánɡ
字词识读
组词:牢固 牢房
造句:我们要牢记师长的教导。
部首:宀
笔画:7
láo
字词识读
组词:钻心 钻研
造句:他一头钻进实验室做起了实验。
部首:钅
笔画:10
zuān
字词识读
组词:劝说 劝告
造句:我们要耐心听从老人的劝告。
部首:又
笔画:4
quàn
字词识读
组词:丢弃 丢掉
造句:这只玩具小熊被丢弃了。
部首:厶
笔画:6
diū
字词识读
组词:告诉 告知
造句:小明告诉我明天开班会。
部首:口
笔画:7
ɡào
字词识读
组词:筋疲力尽 筋骨
造句:运动员比赛前都要活动一下筋骨。
部首:竹( )
笔画:12
jīn
字词识读
组词:疲倦 疲劳
造句:上了一天班,他累得筋疲力尽。
部首:疒
笔画:10

wánɡ
láo





fānɡ
zuān




juàn

huǐ

diāo
jiāo
jīn







jié
chuǎn

字词识读
juàn (羊圈)
quān (圆圈)

jìn (尽头)
jǐn (尽管)

lěi (积累)
lèi (累死)

多音字
字词识读
亡羊补牢:
劝告:
禾苗: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1.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2.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
谷类作物的幼苗。
字词识读
筋疲力尽:
明白: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1.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2.公开的;不含糊的;3.聪明;懂道理;4.知道;了解。
字词识读
寓言
亡羊补牢
劝告
禾苗
筋疲力尽
明白
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课文解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圈破羊丢。写养羊人丢了一只羊及丢羊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再次丢羊。写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羊又被狼叼走了。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修补羊圈。写养羊人再次丢羊后,知错就改——把羊圈修好,从此再没丢过羊。
课文解读
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亡羊”的原因,为下文的“补牢”埋下了伏笔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
课文解读
写出了街坊对养羊人的关心以及在街坊心中修羊圈的紧迫性。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强调事情的紧迫
告诉牧羊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课文解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说明养羊人认为羊已经丢了,修补羊圈于事无补,突出了养羊人对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修羊圈这件事不以为然的态度,为下文再次丢羊埋下了伏笔。
语言描写、反问
课文解读
两个“又”,强调了养羊人不听劝告,让悲剧再一次发生,为后文养羊人的后悔作铺垫。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不听劝告的后果
课文解读
写养羊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马上改正。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突出了养羊人内心的后悔
行动的迅速
养羊人的认真和羊圈的牢固
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点明了知错就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课文解读
拓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寓言中那样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的放羊人说,你能知错就改,也不算晚。
课文解读
亡羊补牢
后悔
起因——圈破丢羊
不听劝告
再次丢羊
结果——修补羊圈 知错就改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经过
课文解读
主题概括:《亡羊补牢》讲述了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建议,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课文解读
通过《亡羊补牢》我们学到了做错了事情,接受意见然后立即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那么在《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里我们又能学到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课文解读
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课文解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巴望长高。写古时候有个人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高。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揠苗助长。种田人拔高了禾苗,累得筋疲力尽。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禾苗枯死。写种田人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课文解读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表现了种田的人眼巴巴地等着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
课文解读
“好像”说明了禾苗没有长高只是种田人自己的心理感受。这为下文种田人拔高禾苗埋下了伏笔。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时间的连续出现
急切的心情
课文解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焦急的程度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几乎走火入魔
课文解读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累的一点力气也没有
想了很长时间
拔禾苗花了不少时间
课文解读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那个人此时非常开心,因为他以为自己帮了禾苗的忙,帮助它们长高了。
课文解读
因为禾苗的生长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种田的人太急于求成了,忽视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所以,禾苗都枯死了。这个事实说明: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被事情办坏。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为什么那个人费了半天力气,结果禾苗都死了呢?
拔禾苗的后果
课文解读
拓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寓言中那样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样的人说,你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难道你不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吗?
课文解读
寓言的概念是什么呢?
课文解读
寓言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它通过讲述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呢?
课文解读
寓言故事往往比较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寓言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呢?
课文解读
可以充分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
揠苗助长
巴望——禾苗长得快
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
办法——往高里拔
结果——禾苗枯死了
课文解读
主题概括:《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课文解读
课堂游戏
一天早上,小兔子到菜园帮妈妈拔了一根胡萝卜。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动物想抢走小兔子的胡萝卜,请你帮助小兔子打败这些动物,保卫它的胡萝卜。阅读下列题目,选择合适的词语就能帮小兔子赶走这些可恶的动物们。
保卫胡萝卜
小兔子,把你的胡萝卜交出来!
衣服
破了个( )
山羊
窟窿
窟窿
小兔子,把你的胡萝卜交出来!
劝告
修补( )
街坊
羊圈
羊圈
小兔子,把你的胡萝卜交出来!
焦急
改正( )
禾苗
错误
错误
小兔子,把你的胡萝卜交出来!
稻田
拔高( )
太阳
禾苗
禾苗
感谢您的倾听
(所有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