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纸碟怪脸》 课件(3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纸碟怪脸》 课件(3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39:49

文档简介

《纸碟怪脸》教学设计
执教对象:二年级
一、教材分析:
《纸碟怪脸》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材料的幻想章节中的第17课,属于美术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与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对面具的设计能力,感知中国传统面具的艺术文化。
本课以中国民间面具为核心,通过让学生了解民间面具傩面的工艺、造型、色彩、纹样和文化等,帮助学生奠定创新设计的根本。课程作业在遵循常规绘画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手工拼贴后添绘的方式,让面具不断的丰富与创新。让学生能立足传统并继承与吸收,创新设计属于每个人个性化的面具。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天性: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活跃时期,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动手实践愿望强烈;认知特征是从整体特征记忆到局部结构记忆,从细致表现到创意表现。能力:初步掌握折、剪、画、翻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点线面色的表现手法。兴趣:美术学习兴趣浓厚;对多变的造型和丰富艳丽的色彩情有独钟。
同时,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适合进行动手实践的创作教学活动,教学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更有效的把控学生的注意力;二年级的学生也缺乏设计意识,因此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化的设计拓展学生的设计内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
(2)能绘画中结合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纹样丰富、色彩对比鲜
明的“纸碟怪脸”面具。
2.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了解民间面具的古老艺术特征,感受艺术魅力和趣味,。
(2)在比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色彩、纹样特色,启发创作的思路。
(3)在探索中,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怪”面具的外形、五官、色彩的夸张造型与
纹样装饰设计,发展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面具产生好奇与兴趣,开始喜欢和探究中国面具。
(2)能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在活动中模仿面具的应用功能。
(3)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绘画结合手工制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个“纸碟怪脸”。
2.教学难点:妙用各种材料和废弃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
五、教学准备:
1.工具材料:黑色马克笔、彩色水性笔、剪刀、胶水、彩色卡纸、其他废旧材料等。
2.教具: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激发兴趣·融入传统·导入新课
运用有趣的影子图片结合问候语,形成一种诙谐课堂氛围。照片中的现代艺术照方式,巧妙借用影子让较为严肃的面具形象,更加的生动有趣味性。人物的影子动态和问候语结合,顿时激发学生的探究面具的兴趣。
[设计意图]
本课在一开始就希望能最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离现代孩子较远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思想上让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仅是在唐诗宋词的背诵学习中,民间的传统文化也能丰富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埋下对传统探究的种子。
2.课堂新授:了解传统·放眼世界·布置任务
(1)了解中国民间面具的种类和文化。
借助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和快捷的认识中国传统面具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教师讲解、展示图片和文字加深印象。
(2)布置课堂任务——绘制一个创意面具。
在常规绘画的基础上结合手工制作以及再绘画的方式,让表现语言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是降低学生创作设计的难度,让表现语言为设计增色添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独立的表现形式,懂得多种表现形式的融会贯通应用。知道用什么材料才能妙用;怎样排列装饰才美;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样设计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
(3)简介世界上的第一个面具,为创新实践做铺垫。
通过世界第一面具的简洁性,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意图。
[设计意图]
立足传统,了解根本,创作才禁得起考验,所以第一时间就给学生输入传统的代码,让他们的创作来于传统又“异”于传统,尊重天性保留属于学生自我的符号。
3.实践创新:明确步骤·创新实践·吸收传统
(1)作业1:绘设计——面具造型并装饰。
要求学生在造型上吸收民间面具的怪诞夸张和变形,纹样的装饰上继承创新应用,基础的几何纹样的变形后艺术组合,借鉴参考中国传统动物纹样创新运用。
步骤1:脸型——用圆方尖变形拉长或压扁。
学生可能画的很大或很小,而这正是每个人不同结果的开始与关键,通过运用图形内外添加的方法不仅达到面具重要特征体现,而且保留每个学生原本的意图;再以傩面为例,通过视频结合教师讲解制作工艺,让学生在绘画的同时理解民间面具的表现方式;参考不同形态的面具,吸收并调整自己的面具。
步骤2:五官——添加与装饰。
提供基本的图形、和线条种类并介绍基础变化方式,引导学生变化创新添加;在未知的情况下添加图形与线条,形成自我理解的面具雏形,然后展示中国不同表情的民间面具,给学生吸收与学习的源泉,让面具增添名族特色。
步骤3:面部——绘图案花纹。
中国纹样神秘中透着艺术美感,有的简洁、有的繁复、有的怪诞、有的严谨等。给面具添加不同艺术形式的纹样,在中国风的基础上增添更浓郁的中国味道。
学生优秀作品——黑白稿
(2)作业2:添颜色——给黑白面具增色。
颜色以红黄蓝绿四种基本色为主,注意位置、区域大小、深浅和冷暖的变化。上色步骤也是先浅色后深色,先大块面上色再小块面,并注意叠加用色方法。
学生优秀作品——上色后
(3)作业3:手工添加——完善怪脸面具。
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给绘制的半成品继续完善,让造型更别致、细节更丰富、民族特色更强烈。出示现代手工面具,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保持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学生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
将一件作品的完成,分成三个基本环节,层层递进、削减难度,让学生有更好的带入性。教学即是教授、更是学习,因此,我理解的教学需要师生间更多的互动,以此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教学设计不程式化,追求更多的开放性,授课的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因情调整课堂。因此,即使给予了绘制步骤的教授,但总是预留了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肯定他们的可能性,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始终在线。
结尾:
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名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究中华文明的信念,坚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同时更是一门有趣的艺术,因为它的灵活多变性和可塑性。在追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个体的创作语言,让创作更个性化而不程式化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共32张PPT)
同学们:
大家好!
在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呢?
是的,影子和面具
纸碟怪脸
岭南美术出版社 二年级下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面具文化
已有四千年历史
现在民间仍有大量面具流传
1.以文化类型、空间分布和传承分类:
(5)萨满面具
(1)藏面具
(2)傩面具
(3)百戏面具
(4)彝族面具
时间:世界上最早的面具
材质:石料
存放:巴黎圣经圣地博物馆
本节课任务
绘&制
创意面具
绘设计——面具造型并装饰
作业一:
添颜色——给黑白面具增色
作业二:
手工添加——完善怪脸面具
作业三:
绘设计——面具造型并装饰。
作业一:
要求:
1.造型:
怪诞、夸张、变形。
2.花纹:
(1)基础几何图案变形、艺术组合。
(2)中国传统动物纹样创新运用。
参考形状
1.
改变拉长
2. 改变
压扁
第一步:脸型——用圆方尖画出
变一变
组合运用:图形内外添加法


参考图片1
——面具脸型
图形种类:
线条种类:
线条变化:
第二步:五官——添加与装饰
图形变化:
造型
——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
表现手法
——主要以五官以及纹样的变化和装饰人物塑造。
参考图片2
——面具五官
第三步:面部——绘图案花纹
参考图片3
——装饰花纹
优秀作品——共同特征:造型夸张变形
1.脸型:同中有异、有创新。
2.五官:大或小、长或短、又或者很特异!!!
3.纹样:黑白搭配得当、疏密有致、形状虚实结合。
添颜色——给黑白面具增色
作业二:
颜色鲜艳:以 为主。
注意变化:位置、区域大小、深浅、冷暖。
上 色 工 具
①颜色种类:
②颜色深浅:
③颜色运用:
四选三
选较浅色
位置:画在面具白色区域。
数量:面具内三种,面具外两种。
方式:浅色铺垫,深色装饰。
上 色 步 骤
上 色 参 考
上 色 效 果
作业三:
选择:
1.选择一种制作材料。
2.使用两种或以上制作材料。
3.结合使用手绘工具。
手工添加——完善怪脸面具
制作材料——纸张、布料、树枝、毛线等
装饰面具(内)—五官
使用图形:
运用方法:
1.改变图形大小:
2.改变图形颜色:
3.组合图形运用:
①同类型图形
②不同类型图形
装饰面具(外)—脸型
使用图形:
运用方法:
1.改变图形大小:
2.改变图形颜色:
3.组合图形运用:
①同类型图形
②不同类型图形
优秀作品
思考:
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材料制作面具吗?
1.手工材料:彩色卡纸、简易贴纸等;
2.自然材料:树枝、树叶等;
3.环保材料:废旧纸碟、报刊杂志纸、餐巾纸、吸管等。
不同材质的面具
木质面具
泥胎面具
铜制面具
瓷质面具
皮布质面具
草质面具
棕板面具
葫芦瓢面具
事实上,还有更多不一样的材料做成的面具,期待同学们去发现哦!
“新”材制
衍生品
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智慧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