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体温的控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16 13:54:56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体温的控制3.5 哪些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属于恒温动物?鸟类哺乳类人Do you know?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想一想 下表是小明身上测得的三个不同的温度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请问哪个值能代表他的体温?
他的体温正常吗?从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36.0~37.436.7~37.736.9~37.9正常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时间: 2012年11月24日 事件: 测体温结论: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羽毛球运动人


热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_。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__。
(3)寒冷时,___颤抖 ,能使热量成倍增加内脏骨骼肌骨骼肌冬天下雪时外界环境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却越玩越热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联系实际:散热皮肤通过哪几种途径散热?
每种途径适用于什么情况?常温和低温下:皮肤直接散热
外界温度≧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B如果B是代表正常温度下的血管口径,那么在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将会怎么变?高温低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 皮肤温度______,散热量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思考: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由“谁”命令?今年夏天下午,气温高达40摄氏度。一位建筑工人顶着烈日作业,发现自己头痛,头晕,恶心,体温升高达40℃最后昏厥在工地上了。
请你说说这位建筑工人可能得了什么病?你能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吗?角色扮演—医生如果你是医生对于这位中暑病人你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呢?
将病人立即搬离闷热环境外,还要脱去衣服,让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或则用酒精擦拭全身。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治疗方案:
(1)散热有____和____两种方式。
(2) 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___。越大,散热越多。
(3)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____不能发挥作用,____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直接散热 蒸发散热温度差汗液蒸发直接散热小结讨论: 在寒冷的冬天 , 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往往有哪些表现呢? 在炎热的夏天 , 人又是怎样来维持恒定的体温呢?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高温环境下血液温度提高到37℃以上血温降低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低温环境下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血温增高总结一、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其意义产热散热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的产热为主安静时:以内脏产热为主高温下:以汗液蒸发散热为主低温下:以皮肤直接散热为主二、能维持恒定体温的原因三、体温受脑干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剧烈运动时,产热的部位有哪些?人体是如何防止由于过热而带来的损害?2、人体有哪些散热途径?答:(1)骨骼肌。
(2)人体通过直接散热,以及汗液蒸发增加散热量来防止过热的损害,同时人类还有通风、降温等手段。大部分是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散失的,小部分则随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过程而散失学以致用:3.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调节下,使 (  )
A.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骨骼肌产热与直接散热平衡
C.直接散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D.内脏产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4.人在寒冷环境中 (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
C.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减小
D.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小AD例:人们研究知道,经常参加冬泳和进行冷水浴,由于冷水作用于人体皮肤,就使皮肤血管急剧收缩,使体表血液流向内脏致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经过很短的时间(大约一分钟之后),体内剧烈地产生大量的热,使血管舒张,血液迅速流向皮肤。据此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冷水作用于皮肤时肤色变为___,一分钟后肤色变得____。
(2)冷水刺激可使血管_______。长期坚持冷水锻炼可以使人的____能力更加迅速和准确。苍白色红润迅速收缩和舒张体温调节例:(1)某同学在温度很高的室内热得脸发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当他来到室外时,由于气温很低,脸色渐渐由红变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户外运动一段时间后,严寒的天气冻得他面部又成红色,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血管舒张,加速热量散失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舒张,带走皮肤一定热量,防止肌肤冻伤作业作业本A1课时训练2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闻人物:
13个月大的小艾里卡。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奇闻异事:Thank You !体温的控制教案
士林中学 蔡忠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学会体温的测量;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宽松、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的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温调节表明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应热爱生命,加强自我保护;培养学生真诚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学、用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体温的恒定,实际上就是一个恒温、变温的
概念以及温度几使用,所以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本节的难点在于第二和第三个知识点,即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和大脑对体温调节的控制。由于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处于微观的层面,所以要掌握和理解必须做一定的抽象。但是着恰恰是初中阶段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一个方面,所以本人认为要突破本节课,实际上就是突破第二、第三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图片出示红外线的测温仪,联系当前学校甲流的防控,说明体温控制对人的重要性。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恒定的体温
【教师活动】展示自己儿子的不同部位的体温,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儿子不同部位体温值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6.8 ℃
37.3℃
37.5℃
【学生活动】让学生回答:1、哪个温度能代表我儿子的体温?
2、他的体温正常吗?
3、你能从中发现怎样的规律?
【教师活动】展示自己一家三口在不同时间段测得的体温:
成员
上午6点
上午10点
中午12点
下午2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妻子
37.0 ℃
37.2 ℃
37.3 ℃
37.4 ℃
37.2 ℃
37.1 ℃
本人
36.8 ℃
37.0 ℃
37.1 ℃
37.3 ℃
37.1 ℃
36.9 ℃
儿子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2 ℃
思考:1、面对这些数据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2、你能想办法使这些数据更形象直观吗?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相关的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这些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寻找相关的规律。
1、比较每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有什么特点。
2、比较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体温是否一样?谁更高一些?
3、比较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体温是否一样?谁更高一些?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作答。教师小结相关规律。
【教师活动】让学生回忆哪些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属于恒温动物?
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可结合发高烧时的情况分析)
2、产热和散热
【教师活动】出示新闻资料2009年7月16日下午,气温高达40摄氏度。杭州一建筑工地,一位建筑工人顶着烈日作业,发现自己头痛,头晕,恶心,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最后昏厥在工地上了。
并让学生想一想建筑工人得了什么病?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前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上来是中暑,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通过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来解决中暑病因的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同时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生活动】画统计图后,分析讨论,明确: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教师活动】设疑”如果只产生热量而不散发热量会有怎样的结果?”(必定有学生回答,温度将会升高,这样就自然找到了建筑工人中暑的原因是由于散热机制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产热和散热平衡遭受到了破坏.)
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要使人体保持正常的恒定的体温,那么应该怎么办?”(学生必定会想到要产热和散热相互平衡.)
【学生活动】最后让学生回归书本找到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充当小医生,提出治疗预防中暑的方案.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会提出: “将病人立即搬离闷热环境外,还要脱去衣服,让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或则用酒精擦拭全身。”等方案.
【教师活动】设问一边用电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或则用酒精擦拭全身。是什么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七年级所学的知识可以回答:由于风扇加速了身体表面的蒸发,从而降低了体温.
【教师活动】自然引出散热的第一种形式——蒸发散热。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出蒸发散热的条件——外界温度>体表温度
设问:如果,当外界温度≤体表温度时,人体的散热将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呢?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请同学们想一想,人体散热是多了还是少了?人体又是怎样来控制散热多少的?
【学生活动】回归书本,让学生独立阅读书本图3-36(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掌握“低温时,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再使学生利用对比记忆法掌握“高温时,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教师活动】如果你在温度很高的室内往往会热得脸发红,如果这时候你来到室外时,由于气温很低,脸色渐渐由红变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活动】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温的调节
【教师活动】冒雪奋战的建筑工人和顶着烈日的建筑工人。
建筑工人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分别是如何维持体温的恒定的呢?
【学生活动】请大家结合书中图3-37分成寒冷组和炎热组讨论: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老师在这里可以出示几个提示问题:1、外界环境温度怎么样?
2、人是如何感受到这一变化的?
3、人体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4、人体的这些反应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
上述体温调节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大家还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三)新课小结 畅谈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是知识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怎样的帮助呢?
(四)反馈练习 巩固提高(采用游戏的形式完成相关练习具体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