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古诗二首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感受两位诗人的才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吧!
引入新课
字词识读
wēi
部首:
笔画: 6
组词:危险 危难
造句:遇到歹徒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字词识读
ɡǎn
部首:攵
笔画:11
组词:勇敢
造句:妈妈教我攀岩的时候要勇敢。
jīnɡ
组词:惊讶 惊吓
造句:他非常的惊讶。
部首: 忄
笔画: 11
字词识读
组词:阴天
造句:天气预报显示明天是阴天,晚上可能会下雨。
yīn
部首: 阝
笔画: 6
字词识读
组词:相似 好似
造句:他们三个外貌相似,因为他们是三胞胎。
sì
部首: 亻
笔画: 5
字词识读
组词:野外 野蛮
造句:这周爸爸妈妈带我们到野外露营。
yě
部首: 里
笔画: 11
字词识读
组词:苍茫
造句:这是一片苍茫的原野。
cānɡ
部首: 艹
笔画: 7
字词识读
组词:迷茫 茫然
造句:对于以后要做什么,他很迷茫。
mánɡ
部首:艹
笔画: 9
字词识读
字词识读
sù
宿
sì
寺
wēi
危
chén
辰
kǒnɡ
恐
sì
似
lú
庐
lǒnɡ
笼
ɡài
盖
cānɡ
苍
mánɡ
茫
惊
jīnɡ
课文解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为人洒脱,足迹遍及我国名山大川,喜爱饮酒赋诗,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酒仙”“诗仙”。他的诗关注祖国壮丽的山河,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
课文解读
语:说话。
恐:害怕。
惊:惊动。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危:高。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课文解读
译文:
夜晚住在山顶寺庙上,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晚上不敢大声地讲话,是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课文解读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赋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课文解读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课文解读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文解读
敕勒川,阴山下,
译文: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绵延千里的阴山脚下。
课文解读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译文:
天空就像蒙古包的圆顶一样遮盖着敕勒川大草原,向四周望去,
无边无际的草原和天相接在一起。
课文解读
天苍苍,野茫茫,
译文:
深蓝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
课文解读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下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课文解读
敕勒川大草原在阴山脚下。天空就像蒙古包一样笼罩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深蓝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每当风儿吹来草儿低下去的时候,就会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课文解读
1、《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了一幅( ),抒写了( )。
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图
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2、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解读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课文解读
课堂游戏
春天到了,玲玲来到郊外放风筝,但是现在风力还不够。风婆婆说:“只要你们能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就可以帮助玲玲把风筝放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一下玲玲吗?
玲玲放风筝
( )指的是高楼。
危楼
大楼
( )指的是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敕勒川
阴山
( )指的是广阔的原野。
四野
苍茫
( )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苍茫
穹庐
感谢您的倾听
(所有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