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09: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革命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革命人生观。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欣赏:你发现了什么?
(生:图片中都有为人民服务。评:好眼力)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标语?(生:派出所,警察局,人民政府门口,法院大厅......评:善于观察)政府部门悬挂“为人民服务”的意思是?(生:替人民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同志演讲稿,齐读课题
二、理清思路
(一)抓住课文中心——关注课文第一自然段
朗读第一段,思考:毛主席是怎么理解“为人民服务”的?
展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对比句子完全、彻底,“完全”是百分之百,“彻底”是一直到底。两个词语强调了为人民服务是革命队伍的唯一目的—— 板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齐读句子。
(二)自由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用横线画出每段中心句,最好能圈出中心句里的关键词。板书: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师:也就是说,中心句有时在自然段前,有时在自然段后,怎么找中心句?......要认真读文段,根据文段所写的内容来捕捉“概括性”的句子。看黑板,一目了然,主席的这篇演讲稿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谈了三个问题------预学单的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具体展开论述的
三、以第二段为例,学习课文的“分析论证”
(一)学习第二段“死的意义”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2.引用、对比: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指导朗读句子。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指导理解句子。(固或 于——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3.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举例,张思德的例子。
师:主席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张思德是什么样的战士 (默读资料袋张思德的故事)
4.你还知道哪些人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与敌人抗争到底,直到牺牲。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光荣牺牲。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秘密,在敌人的铡刀面前誓死不屈。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代言人。
5.小结:由此看来,证明观点既可以引用资料,又可以对比突出,还可以列举事实来增强说服力。
(二)认真朗读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前三句话,共有几句话 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指导:抓关键词) 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起来的 要求:先个人思考,再交流难题,小组汇报小组汇报第二问:师评:每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把长句缩成短句,抓关键词来概括。小组汇报第三问:巧妙使用关联词语,联系紧密,层层推理,环环相扣,先说......,再说......又说......最后强调......齐读短文,感受关系。
2.出示填空,引导试背。(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只要我们( ),为(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指导背诵: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背诵是有方法的:熟读成诵是一条自然规律,熟读的基础上抓关联词能理清关系,也能事半功倍。)
四.总结写法,体会好处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演讲稿(即议论文),大家学的很认真,盘点收获: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友爱”三个方面论述。论述时使用了“引用、对比、举例”等办法增强了说服力。
五.延学拓展——读材料,谈感受
材料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材料2:“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师:看了这两则材料你想说什么?
预设:学生1:他们都在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2:身为一名学生,我要在学习上尽心尽力,将来建设祖国
学生3:身为一个孩子,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替父母分忧解愁,传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师结:我明白了,身为一名教师,我就该在这三尺讲台上竭尽全力的传授知识,为祖国培养人才! 你、我、大家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六、作业:
背诵课文《为人们服务》这篇文章,爷爷奶奶曾经读过,爸爸妈妈曾经背过,今天我们要接过这个接力棒,传承精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