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4:牛顿第一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4:牛顿第一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1 14:56:22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4: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2020·临沂)周末,小明骑自行车去书法广场感受书法的笔精墨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B.紧急刹车时,小明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20八下·如皋期末)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C.球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
D.球在B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
4.(2020八下·瑶海期末)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
A.在远地点静止
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落回地球
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
5.(2020八下·古冶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2020·天河模拟)小王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球将(  )
A. 在空中静止
B. 竖直向下落
C. 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 继续沿原轨迹向下
7.(2020八下·石家庄月考)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直接得出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8.(2020八上·昆明期中)伟大的物理学家   ,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9.(2020八下·洪泽期末)一辆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   牵引力;若牵引力不变,路面变得光滑,它将做   运动;若此时它受到的力都变为0,它将做   运动.
10.(2020八下·蚌埠月考)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当细线突然拉断瞬间,恰好此时重力也消失,物体将做   运动。
11.(2019·深圳模拟)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2.(2020·牡丹江模拟)研究运动物体不受力会怎样时,要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水平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此时应改变(  )
A.水平面的光滑程度 B.小车的质量
C.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 D.斜面的坡度
13.(2020八下·武昌月考)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可能会停下来、也可能滑出木板外,若滑出木板外可以将这次实验下滑的高度降低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D.在类似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推测: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 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4.(2019八下·莲湖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
B.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C.实验中必须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D.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5.(2020八上·讷河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运动得越   ;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问题,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
16.(2020九上·长沙开学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选填“a”“b”或“c”)
(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三、惯性
17.(2020八上·通州期末)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8.(2021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原来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19.(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20.(2020·南通)行驶的汽车内,某时刻座位上的乘客突然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说明汽车正在(  )
A.直行急刹车 B.直行急加速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
21.(2020九上·宣化月考)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分发生,同学们下楼时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这样容易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22.(2020八下·瑶海期末)“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到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23.(2020八下·锡山期末)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紧,这是利用了   (选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这时   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选填“安全带”或“头枕”或“安全气囊”)。
24.(2021九下·吉林月考)为什么人在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到?
25.(2020八上·讷河期末)为什么锤头松动了,拿着锤柄向坚硬的物体上撞击几下,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了。
26.(2020八下·徐州期末)淋湿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可以甩掉身上的水分(如图)。请你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是因为车子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错误,符合题意;
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给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3.【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球在C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CD.小球在A、B两点时,是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此时的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为0,若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若在B点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则球会保持静止不动,A、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方向是沿远地点切线的,所以当此时所有外力消失,卫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5.【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阻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B符合题意;
C.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同速度的物体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仍然有水平向前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后,铅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一定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A符合题意;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受到阻力才会慢慢停下来,B不符合题意;
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C不符合题意;
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依靠力来维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给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8.【答案】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分析】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9.【答案】等于;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由于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由平衡条件知道,它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若牵引力不变,路面变得光滑,说明阻力变小,即牵引力大于阻力,此时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将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此时它受到的力都变为0,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当汽车的牵引力大于阻力的时候,汽车做加速运动,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做匀速运动。
10.【答案】匀速直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细线突然拉断瞬间,恰好此时重力也消失,即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则物体保持断绳时的快慢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1.【答案】(1)速度
(2)小;慢
(3)匀速直线
(4)运动;惯性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那么当它到达斜面底端时,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2)从图中可看到,木板最光滑,棉布次之,毛巾最粗糙,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棉布次之,毛巾最小,可知道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3)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那么运动的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分析】(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小车下落高度相同,使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
12.【答案】A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研究运动物体不受力会怎样时,要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水平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应该选取不同的水平面,也就是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要使水平面光滑。
13.【答案】B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若小车滑出木板外,则应加长木板的长度,不能将这次实验下滑的高度降低,故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14.【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大小来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没有必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C错误,符合题意;
D.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时,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通过运动的距离大小来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情况。
15.【答案】(1)相等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远
(4)匀速直线运动
(5)不能
(6)静止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越远。(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5)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6)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分析】(1)物体下落的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3)接触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行越远;(4)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探究;(6)静止的物体,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16.【答案】(1)b
(2)速度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2)利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滑行,其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得到科学的结论。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时,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2)物体从相同斜面下滑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17.【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在赛跑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A符合题意;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是物质的一种性质,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18.【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两个小球跟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由于惯性,两个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永远不能相碰,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19.【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0.【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直行急刹车,乘客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A项符合题意;
B.直行急加速,乘客下半身随汽车加速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倾,B项不符合题意;
CD.向左急转弯或向右急转弯时,由于惯性上半身会向右倾或左倾,C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1.【答案】惯性;前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都具有惯性,当前面同学意外停下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容易因为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2.【答案】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1到2米,因此应采取“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护措施。
【分析】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会继续运动。
23.【答案】锤头;头枕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撞击锤柄下端时,锤头与锤柄都向下运动,锤柄撞在硬物上受到了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因此停止了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故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汽车将受到向前的冲击力,汽车被追尾时做加速运动,而人由于惯性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人相对于汽车向后运动,此时头枕给人的头向前的推力,避免人的头因向后运动而伤害到颈椎,故这时头枕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后车追尾,使得人向后运动,后枕起缓冲作用。
24.【答案】人在走路时,人身体和脚同时处于运动状态,脚突然被石块绊了一下停下来,而上半身还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所以人就会向前跌倒。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惯性就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5.【答案】答: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且具有惯性,则将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体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26.【答案】解:小狗抖动时,身上的水跟着一起运动,当狗停止抖动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离开狗的身体。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 / 1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4: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020·临沂)周末,小明骑自行车去书法广场感受书法的笔精墨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B.紧急刹车时,小明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是因为车子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错误,符合题意;
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给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3.(2020八下·如皋期末)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C.球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
D.球在B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球在C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CD.小球在A、B两点时,是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此时的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为0,若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若在B点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则球会保持静止不动,A、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2020八下·瑶海期末)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
A.在远地点静止
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落回地球
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方向是沿远地点切线的,所以当此时所有外力消失,卫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0八下·古冶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阻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B符合题意;
C.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同速度的物体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2020·天河模拟)小王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球将(  )
A. 在空中静止
B. 竖直向下落
C. 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 继续沿原轨迹向下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仍然有水平向前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后,铅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2020八下·石家庄月考)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直接得出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一定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A符合题意;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受到阻力才会慢慢停下来,B不符合题意;
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C不符合题意;
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依靠力来维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给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8.(2020八上·昆明期中)伟大的物理学家   ,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分析】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9.(2020八下·洪泽期末)一辆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   牵引力;若牵引力不变,路面变得光滑,它将做   运动;若此时它受到的力都变为0,它将做   运动.
【答案】等于;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由于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由平衡条件知道,它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若牵引力不变,路面变得光滑,说明阻力变小,即牵引力大于阻力,此时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将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此时它受到的力都变为0,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当汽车的牵引力大于阻力的时候,汽车做加速运动,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做匀速运动。
10.(2020八下·蚌埠月考)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当细线突然拉断瞬间,恰好此时重力也消失,物体将做   运动。
【答案】匀速直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细线突然拉断瞬间,恰好此时重力也消失,即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则物体保持断绳时的快慢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1.(2019·深圳模拟)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答案】(1)速度
(2)小;慢
(3)匀速直线
(4)运动;惯性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那么当它到达斜面底端时,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2)从图中可看到,木板最光滑,棉布次之,毛巾最粗糙,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棉布次之,毛巾最小,可知道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3)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那么运动的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分析】(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小车下落高度相同,使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
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2.(2020·牡丹江模拟)研究运动物体不受力会怎样时,要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水平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此时应改变(  )
A.水平面的光滑程度 B.小车的质量
C.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 D.斜面的坡度
【答案】A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研究运动物体不受力会怎样时,要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水平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应该选取不同的水平面,也就是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要使水平面光滑。
13.(2020八下·武昌月考)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可能会停下来、也可能滑出木板外,若滑出木板外可以将这次实验下滑的高度降低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D.在类似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推测: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 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B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若小车滑出木板外,则应加长木板的长度,不能将这次实验下滑的高度降低,故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14.(2019八下·莲湖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
B.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C.实验中必须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D.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大小来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没有必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C错误,符合题意;
D.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时,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通过运动的距离大小来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情况。
15.(2020八上·讷河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运动得越   ;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问题,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
【答案】(1)相等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远
(4)匀速直线运动
(5)不能
(6)静止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越远。(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5)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6)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分析】(1)物体下落的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3)接触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行越远;(4)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探究;(6)静止的物体,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16.(2020九上·长沙开学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选填“a”“b”或“c”)
(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答案】(1)b
(2)速度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2)利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滑行,其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得到科学的结论。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时,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2)物体从相同斜面下滑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三、惯性
17.(2020八上·通州期末)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在赛跑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A符合题意;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是物质的一种性质,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18.(2021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原来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两个小球跟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由于惯性,两个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永远不能相碰,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19.(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0.(2020·南通)行驶的汽车内,某时刻座位上的乘客突然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说明汽车正在(  )
A.直行急刹车 B.直行急加速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
【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直行急刹车,乘客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A项符合题意;
B.直行急加速,乘客下半身随汽车加速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倾,B项不符合题意;
CD.向左急转弯或向右急转弯时,由于惯性上半身会向右倾或左倾,C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1.(2020九上·宣化月考)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分发生,同学们下楼时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这样容易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答案】惯性;前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都具有惯性,当前面同学意外停下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容易因为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2.(2020八下·瑶海期末)“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到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答案】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1到2米,因此应采取“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护措施。
【分析】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会继续运动。
23.(2020八下·锡山期末)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紧,这是利用了   (选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这时   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选填“安全带”或“头枕”或“安全气囊”)。
【答案】锤头;头枕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撞击锤柄下端时,锤头与锤柄都向下运动,锤柄撞在硬物上受到了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因此停止了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故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汽车将受到向前的冲击力,汽车被追尾时做加速运动,而人由于惯性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人相对于汽车向后运动,此时头枕给人的头向前的推力,避免人的头因向后运动而伤害到颈椎,故这时头枕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后车追尾,使得人向后运动,后枕起缓冲作用。
24.(2021九下·吉林月考)为什么人在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到?
【答案】人在走路时,人身体和脚同时处于运动状态,脚突然被石块绊了一下停下来,而上半身还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所以人就会向前跌倒。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惯性就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5.(2020八上·讷河期末)为什么锤头松动了,拿着锤柄向坚硬的物体上撞击几下,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了。
【答案】答: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且具有惯性,则将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体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26.(2020八下·徐州期末)淋湿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可以甩掉身上的水分(如图)。请你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解:小狗抖动时,身上的水跟着一起运动,当狗停止抖动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离开狗的身体。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