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0 09:04:21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如图所示,货车内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小球的细线摆角不同,下列关于货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车在前行中加速 B.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在前进中刹车 D.乙车在加速前进
2.(2021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原来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3.(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4.(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2020九上·孝南开学考)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浮灰
B.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6.(2020·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20·株洲)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如图这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个物体具有惯性(  )
A.手 B.锤柄 C.凳子 D.锤头
8.(2020·邵阳)同学们对体育课上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米跑步,同学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抛出去的标枪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
C.投掷出去的实心球仍然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并对实心球做功
D.用更大的力去打羽毛球,是为了增大羽毛球的惯性
9.(2020八下·北京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C.静止的物体受力以后一定能够运动起来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0.(2020八下·北京期末)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昆明期中)伟大的物理学家   ,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12.(2020九上·宣化月考)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分发生,同学们下楼时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这样容易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13.(2020九上·临泽开学考)如图甲、乙、丙所示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   。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设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
14.(2020八下·北京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若小强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则他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长”或 “短”)。
15.(2020八下·荔湾期末)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   (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16.(2020八下·溧阳期末)“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结论”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图示为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的情形。图中   是可靠的事实,   是推理。(均填序号)
17.(2020八下·瑶海期末)“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到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1八上·监利开学考)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给出了如图A所示装置,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1)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说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由上述实验现象可联想到: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此因素可由图B中的两图进行探究。实验时,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19.(2020·鸡西)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四、解答题
20.(2020八下·徐州期末)淋湿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可以甩掉身上的水分(如图)。请你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21.(2020·福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请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这种做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 B.. 甲图中球向前摆,说明汽车在减速,球由于惯性才会向前摆,AB不符合题意;
CD. 乙图中球向后摆,说明汽车在加速,球由于惯性才会向后摆,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2.【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两个小球跟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由于惯性,两个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永远不能相碰,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4.【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浮灰,衣服的运动状态改变,浮灰由于惯性会掉下去,是利用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是为了防止刹车不及时,车由于惯性,发生追尾事故,B符合题意;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木柄的运动状态改变,斧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是利用惯性,C不符合题意;
D.投掷铅球时,球由于本身具有惯性,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利用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保持车距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6.【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由于小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这主要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在锤柄静止时锤头继续向下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8.【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抛出去的标枪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
C.掷出去的实心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此时实心球不受手的推力作用,因此没有推力做功,C不符合题意;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羽毛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9.【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A不符合题意;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具有惯性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B符合题意;
C.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仍保持静止,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具有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静止的物体由于惯性继续静止。
10.【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A不符合题意;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
C. 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C符合题意;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的性质。
11.【答案】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分析】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12.【答案】惯性;前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都具有惯性,当前面同学意外停下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容易因为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3.【答案】速度;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影响情况,应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运动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该让小车在斜面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物体下落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
14.【答案】大;短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若小强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由图可知三次实验中接触面不同,小车运动的距离逐渐减小,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短。
【分析】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运行的距离越短。
15.【答案】减速;南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分析】当受到不平衡的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由于惯性,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
16.【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的情形,其中毛巾、棉布、玻璃等实验情形都是生活中可实现的,而光滑桌面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它是理想化的实验情形,因此①②③是可靠的事实,④是推理。
【分析】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17.【答案】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1到2米,因此应采取“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护措施。
【分析】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会继续运动。
18.【答案】(1)改变
(2)接触面粗糙程度;二力平衡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由实验可知接触面越粗糙,小车移动的距离越小,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就越快,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由上一实验现象可联想到: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使木块所受摩擦力和测力计对其拉力大小相等,这样就能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二力平衡可以计算摩擦力大小。
19.【答案】(1)相同
(2)改变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
(3)小;慢
(4)匀速直线
(5)运动状态
(6)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改变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3)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度有关,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4)根据实验结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由实验可知,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D符合题意。
【分析】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20.【答案】解:小狗抖动时,身上的水跟着一起运动,当狗停止抖动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离开狗的身体。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1.【答案】解: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时,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锤柄就停止了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利用惯性的知识解答。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首先分析物体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当锤柄下端撞击到其它物体时,锤柄停止运动;
此时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分析】先判断物体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没受到力的那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据此即可解答。
1 / 1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如图所示,货车内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小球的细线摆角不同,下列关于货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车在前行中加速 B.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在前进中刹车 D.乙车在加速前进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 B.. 甲图中球向前摆,说明汽车在减速,球由于惯性才会向前摆,AB不符合题意;
CD. 乙图中球向后摆,说明汽车在加速,球由于惯性才会向后摆,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2.(2021九上·广州开学考)如图,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原来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两个小球跟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由于惯性,两个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永远不能相碰,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3.(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D.物体惯性是可以防止的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可以防止,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4.(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2020九上·孝南开学考)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浮灰
B.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浮灰,衣服的运动状态改变,浮灰由于惯性会掉下去,是利用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是为了防止刹车不及时,车由于惯性,发生追尾事故,B符合题意;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木柄的运动状态改变,斧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是利用惯性,C不符合题意;
D.投掷铅球时,球由于本身具有惯性,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利用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保持车距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6.(2020·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由于小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20·株洲)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如图这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个物体具有惯性(  )
A.手 B.锤柄 C.凳子 D.锤头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这主要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在锤柄静止时锤头继续向下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8.(2020·邵阳)同学们对体育课上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米跑步,同学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抛出去的标枪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
C.投掷出去的实心球仍然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并对实心球做功
D.用更大的力去打羽毛球,是为了增大羽毛球的惯性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抛出去的标枪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
C.掷出去的实心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此时实心球不受手的推力作用,因此没有推力做功,C不符合题意;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羽毛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9.(2020八下·北京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C.静止的物体受力以后一定能够运动起来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A不符合题意;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具有惯性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B符合题意;
C.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仍保持静止,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具有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静止的物体由于惯性继续静止。
10.(2020八下·北京期末)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A不符合题意;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
C. 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C符合题意;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的性质。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昆明期中)伟大的物理学家   ,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分析】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12.(2020九上·宣化月考)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分发生,同学们下楼时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这样容易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答案】惯性;前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都具有惯性,当前面同学意外停下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容易因为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3.(2020九上·临泽开学考)如图甲、乙、丙所示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   。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设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
【答案】速度;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影响情况,应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运动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该让小车在斜面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物体下落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
14.(2020八下·北京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若小强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则他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长”或 “短”)。
【答案】大;短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若小强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由图可知三次实验中接触面不同,小车运动的距离逐渐减小,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短。
【分析】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运行的距离越短。
15.(2020八下·荔湾期末)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   (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答案】减速;南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分析】当受到不平衡的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由于惯性,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
16.(2020八下·溧阳期末)“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结论”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图示为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的情形。图中   是可靠的事实,   是推理。(均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的情形,其中毛巾、棉布、玻璃等实验情形都是生活中可实现的,而光滑桌面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它是理想化的实验情形,因此①②③是可靠的事实,④是推理。
【分析】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17.(2020八下·瑶海期末)“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到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答案】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1到2米,因此应采取“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护措施。
【分析】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会继续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1八上·监利开学考)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给出了如图A所示装置,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1)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说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由上述实验现象可联想到: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此因素可由图B中的两图进行探究。实验时,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答案】(1)改变
(2)接触面粗糙程度;二力平衡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由实验可知接触面越粗糙,小车移动的距离越小,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就越快,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由上一实验现象可联想到: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使木块所受摩擦力和测力计对其拉力大小相等,这样就能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二力平衡可以计算摩擦力大小。
19.(2020·鸡西)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答案】(1)相同
(2)改变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
(3)小;慢
(4)匀速直线
(5)运动状态
(6)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改变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3)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度有关,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4)根据实验结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由实验可知,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D符合题意。
【分析】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四、解答题
20.(2020八下·徐州期末)淋湿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可以甩掉身上的水分(如图)。请你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解:小狗抖动时,身上的水跟着一起运动,当狗停止抖动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离开狗的身体。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1.(2020·福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请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这种做法。
【答案】解: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时,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锤柄就停止了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利用惯性的知识解答。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首先分析物体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当锤柄下端撞击到其它物体时,锤柄停止运动;
此时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分析】先判断物体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没受到力的那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据此即可解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