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感受音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至四年级下册感受课程中的一节,一年级下册的《摸一摸画一画》是感受触觉,二年级下册的《五味瓶》是感受味觉,三年级下册的《感受音乐》是感受听觉,四年级下册的《色彩的情感》是感受情绪。在这个感觉递进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是在一、二年级画触觉和味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学习以绘画的表现形式,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对某一感觉的独特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根据音乐旋律的强弱等变化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点线面和色彩等元素,以抽象的美术语言,把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
3、情感与价值观:理解音乐与美术的密切联系,感受艺术作品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教材重点为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用美术的语言进行表现。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抽象画面的组织和欣赏。
【教学过程】
导入 弹奏音乐,让学生猜歌曲(两只老虎)。
师:同学们,你能猜出老师弹奏的曲子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生:两只老虎师:你们听到这首歌想起了什么?生:活泼、可爱的老虎老师播放课件展示老虎的图片资料(2张老虎动图)
师: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当我们看到一幅画面,脑海中会联想到很多音乐。同样,当我们听到一些音乐,我们的眼前也会浮现一些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音乐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中启发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新授
(一)探索新知
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做连线题(根据图片中的人或物,把感受相似的找出来,初步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
师:图片是大海、公园、家人、哭泣的婴儿生:激昂、安静、欢乐、忧伤随后向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听一听感受音乐的不同旋律,想一想音乐与线条、色彩之间的联系,试一试:画出耳边的音乐。
(二)听一听想一想(预设对话)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下面老师将播放几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请大家注意感受,仔细聆听,先来听安静的音乐。
师:音乐播放完毕了,同学们请谈一下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用线条怎么表达?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生:感觉到了安静、舒适,线条应该是平缓的曲线,颜色应该是粉色的或者不鲜艳的颜色等。
师:同学们,咱们再来听两首激昂的音乐,请把手握成拳状跟着旋律舞动,并认真感受音乐。
师:音乐播放完毕了,同学们请谈一下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用线条怎么表达?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生:感觉到了兴奋、激动,线条应该是激烈的折线、点等,颜色应该是醒目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等。
师:同学们,咱们再来听首忧伤的音乐,请闭上眼睛跟着旋律认真感受。
师:音乐播放完毕了,同学们请谈一下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用线条怎么表达?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生:感觉到了难过、忧伤,线条应该是比安静的音乐还平缓的曲线等,颜色应该是黑色、灰色等
师:同学们,咱们再来听首欢乐的音乐,请闭上眼睛跟着旋律认真感受。
师:音乐播放完毕了,同学们请谈一下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用线条怎么表达?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生:感觉到了欢乐、喜庆,线条应该是充满动感的曲线等,颜色应该是红色、黄色等。以上环节完毕以后,师生共同在黑板画出四种类型音乐的线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三)欣赏作品
分别展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音乐》、夏加尔的《音乐的胜利》、吴冠中的《春如线》三幅名家作品。此外还有四副学生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观赏名家作品及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师生共同从色彩、点、线、面等方面分析画面。
(四)学生创作
播放音乐(梁祝),让学生们自主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1.认真感受所播放音乐,展开联想。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点、线、面与色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3.构图要饱满。
(五)作业展评
把画完的画展示在教室黑板,学生们互相观摩,师生互评。①介绍自己的作品。②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三、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搜集描绘音乐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如雕塑、绘画等。同时还可以用泥塑、粘贴等综合材料进行创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音乐和美术的联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