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现代诗二首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你喜爱读现代诗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读读现代诗吧!
引入新课
字词识读
巢
苇
罗
眠
霸
占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归巢——回巢
一瞬——刹那
霸占——强占
掉——丢
眠——睡
近义词
字词识读
掉——捡 霸占——割让
眠——醒
反义词
字词识读
引入新课
美丽的夕阳
课文解读
刘大白(1880—1932),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著作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1929年还将《旧梦》重编为《再造》《丁宁》《卖布谣》《秋之泪》4集出版。
课文解读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事物。
课文解读
1.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飞倦了。
2. 你从“驮”字体会到了什么?
①鸟儿飞倦了;
②鸟儿翻飞,飞进夕阳的红色背景里。远远看去,就好像太阳落在鸟背上一样。
课文解读
3.“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①夕阳不仅斜照着归飞的鸟,还照着晚江以及芦苇;
②鸟儿翻飞,渐渐飞离出太阳的背景。远远看着,就仿佛太阳从鸟儿的背上滑落下来。
课文解读
4.“妆”“红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妆”“红颜”把芦苇拟人化,富有情趣。
课文解读
碧彻秋空,倦鸟归巢,驮着斜阳,凌江飞渡,小诗第一节创造的意象,就气势非凡、诱人瞩目,叫人生出这样的遐思:那鸟儿,尽管飞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
课文解读
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吗?是渴望与太阳日夜相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吗?是害怕漆黑的夜色,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吗?那么通过这些遐思,作品的第一节,已可谓一首独立完美的小诗了。
课文解读
诗人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意绪荡开,继而写道:鸟儿“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不禁叫人浮想联翩:驮着太阳归巢的鸟儿,似乎生出悔意,忽又意识:太阳,是“江”的太阳,是“芦苇”的太阳,是宇宙万物的太阳,而不应是自己的太阳。
课文解读
看那“头白的芦苇”,不正是因为斜阳的照射,返老还童,满面红颜了吗?鸟儿俯首回顾的时候,想必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及时悔悟而自得。
课文解读
《秋晚的江上》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通过描写秋天黄昏时所看到的江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课文解读
鸟儿倦了 驮着斜阳——想象
双翅一翻 斜阳掉江——夸张
头白芦苇 妆成红颜—— 拟人
秋晚的江上
课文解读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课文解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课文解读
1.本诗从语言层次来看,有什么特点?
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相近的文字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结构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
2.本诗从语言风格来看,有什么特点?
《花牛歌》全诗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快。作者以孩童幼稚天真的眼光去看待花牛,描述花牛,不过分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复杂,也不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
课文解读
3.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通过描写草地上的花牛行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课文解读
请举例说出几个含有“牛”字的成语。
九牛一毛 汗牛充栋 牛毛细雨 对牛弹琴
牛刀小试 气冲斗牛 目无全牛 牛鬼蛇神
牛高马大 九牛二虎之力 风马牛不相及
庖丁解牛 牛头不对马嘴 初生牛犊不怕虎
课文解读
《花牛歌》通过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表现了花牛悠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课文解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花牛在草地里眠
花牛在草地里走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自由自在
课文解读
背
驼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 )着斜阳回去。
驼
下一个
课后练习
洒
掉
双翅一翻,把斜阳( )在江上……
掉
下一个
课后练习
遮住
霸占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 )了半个天。
霸占
下一个
课后练习
照耀
偷渡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 )西山的青峰。
偷渡
下一个
课后练习
感谢您的倾听
(所有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