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主体与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如何突出主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比较的方式来探究掌握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和对比探究来发现主体相同背景不同时候和背景相同主体不同时候产生的效果,感受叙事性造型课程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如何突出主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已经四年级的,普通的导入形式司空见惯,所以故事性范画导入或许能起到稍好点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利用教师范画来请求孩子帮助作品完善,引出主体不变而背景变化时的画面效果。
(二)新授
1、问一问
设计意图:联系教师范画作
老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画了两幅画,但是在画完这两个人物以后,老师没有灵感了,那位同学可以帮助老师设计一下,这两幅画的人物在干什么?在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老师:谢谢同学们帮助老师完成了这两幅作品。(引出新课)第四课主体与背景
老师:根据老师的示范,同学们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吗?
老师:刚刚老师画的两个人物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却给他们设计了不同的背景,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却是大不相同(学生的观察点不再主题语学生:看范画。品,归纳和发现其中隐含的主体与背景规律(主体不变)。
2、看一看
设计意图:联系教师范画作品,归纳和发现其中隐含的主体与背景规律(背景不变)。
3、怀疑精神
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性和共性研究,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安排小游戏来背景关系上,所以出示5张相同主体不同背景的作品稿)。
老师:你回答的真棒,在这里我们可以概括为:当主体不变,而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画面效果变化强烈。(板书关键字)
老师:我们再来欣赏另外的一组图片,看一看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8幅背景相同,主体不同的图片)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尝试养成怀疑的精神。
4、比一比
设计意图:找茬游戏,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探究作品和定义中的差错,并暗示出突出主体的方法,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如果可以积极一点的表现自己,老师会更高兴。老师备课的时候经常会查阅网络信息来完善课程,但是老师却发现网络信息有些并不准确。
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看一看老师找到了那些有趣的信息,同学们尝试找一找定义中的错误。老师:主体是什么?和定义中的叙述有哪些差别?
(三)学 生绘画,老师辅导
四、总结
老师:主体的定义有那么多的错误,我们一起来看看背景的定义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差错,好吗?老
师:这幅画的主体是什么?
老师:绘画和定义之间的差错哪?
老师:老师看到这些绘画作品以后,发现网络上的信息并不是全部正确的,我们要学会甄别。就像我们刚看到的关于主体和背景的定义,就有许多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大胆的怀疑和质疑。
老师:说了那么多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那我们在绘画中如何突出主体那?
六、作业布置
内容:用绘画形式完成主体与背景的作品,突出主体、构图完整,能够体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批改形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