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只有一个地球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了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呼声,本文用直观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号召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保护人类的好妈妈——地球。
引入新课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中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意在向人民敲响警钟,呼吁人们应该珍惜自然,保护地球。
“只有”在文中地意思是仅有,突出了地球的珍贵和唯一。
引入新课
难
nàn 难民
nán 困难
例:由于救援物质越来越少,灾区难( nàn )民们的生活越发困难( nán )了。
字词识读
漫游;游历。
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交叉;错杂。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形容珠光等光彩鲜明。文中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微小。
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大方;不吝惜。
遨游:
晶莹:
交错:
和蔼:
璀璨:
渺小:
恩赐:
慷慨:
字词识读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目睹:
别无去处:
限制或控制。
(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
胡乱或过度的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的使用化学品。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亲眼看到。含“睹”字的词语还有:熟视无睹、耳闻目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等。
再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字词识读
莹
裹
资
矿
慷
慨
yínɡ
ɡuǒ
zī
kuànɡ
kānɡ
kǎi
篮
蔼
lán
ǎi
基
睹
jī
dǔ
贡
滥
ɡònɡ
làn
粗糙
晶莹
绚丽
黑暗
根据图片选择词语
多余
枯竭
充足
泛滥
根据图片选择词语
凶恶
和蔼
年轻
缓慢
根据图片选择词语
整齐
交错
排列
笔直
根据图片选择词语
想一想:同学们,认真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课文围绕着地球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解读
根据课文填空:
因为人类活动的范围( ),而地球上( ),人类不能指望( ),所以我们要( )。
很小很小
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其它星球上去
精心保护地球
课文解读
第一部分(1-2)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
第二部分(3-4)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第三部分(5—7)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第四部分(8—9)
人类应精心保护地球。
理清层次
课文解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课文解读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是人类万物繁衍生息的地方,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课文解读
奇山
飞瀑
课文解读
1
2
3
4
蓝天
草地
森林
冰山
课文解读
湖泊
大海
高原
建筑
课文解读
地球妈妈,我要衷心地赞美您——“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课文解读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一句有什么特点呢?
课文解读
1.这句话是作者对 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 ,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 。
2.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句中将 比作 。
3.打比方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 。
地球
可爱与美丽
热爱之情
地球
母亲,摇篮
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课文解读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微不足道的意思
作比较
列数字
课文解读
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很渺小。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说明地球很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课文解读
矿物资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说明矿产资源形成时间久,来之不易。
课文解读
说明矿产资源有限,不节制会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体现出地球“易碎”,因此,要合理开采,珍惜地球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课文解读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先前,原本。
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课文解读
矿物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
(可以再生)
课文解读
水资源
水资源
课文解读
地球上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与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动物、植物利用,地球可以供给陆地上生命的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可见,淡水资源是有限、珍贵的,它被污染会更加减少可供动植物和人类使用的淡水量,因而直接会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甘肃的水资源非常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课文解读
森林资源
地球上的森林面积约为43亿公顷,
占150亿公顷地球陆地面积的29%。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20位之后。
课文解读
生物资源
课文解读
二十个世纪以来,已有一百一十种动物以及一百三十九种禽类从地球上消失了,近三分之一是在最近50年内消失的,三分之一是在十九世纪绝迹的,三分之一是在前十八个世纪中绝种的,动物种群的消失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家认为:目前,有600种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人类如果不采取紧急的保护措施,不久它们就将绝迹。
课文解读
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第一需要。人可以数日不吃不喝,但却不能不呼吸。大气还阻挡了对人体有伤害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以及宇宙射线,消除、减轻了来自星际空间对地表的袭击,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课文解读
然而现在的地球却已是伤痕累累……,那是因为……
课文解读
毫无节制地开采
课文解读
大肆捕杀
课文解读
水污染
大气污染
生活垃圾
课文解读
你知道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壳。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课文解读
100年前:每四年灭绝一种动物。
80年前:每年灭绝一种动物。
现在:每13分钟灭绝一种动物。
课文解读
沙尘暴
课文解读
土地沙漠化
课文解读
海 啸
课文解读
洪水泛滥
干旱
雪灾
泥石流
课文解读
战争破坏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课文解读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距离的遥远,远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课文解读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举例子
作者举例子说明,即使移民也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应该珍惜保护地球。
课文解读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破碎” 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课文解读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课文解读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
课文解读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表达方法
课文解读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解读
晶莹球体
资源有限
生命摇篮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
保护地球
可爱
范围很小
人类母亲
易碎
难以移居
课文解读
棒球游戏
易碎
牢固
好球!
地球的特点有 _____ 。
易碎
下一个
外太空所见
地球的渺小
好球!
文章先写的是 。
外太空所见
下一个
十三分钟
十三小时
好球!
现在每 _ 会有一种动物灭绝。
十三分钟
下一个
保护地球
伤害地球
好球!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 。
保护地球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