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4.3 关注城市环境 学案
课题 24.3 关注城市环境 章 24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列举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社区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并做到保护身边的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教学重点】 组织好调查。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实施调查社区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__为主体,城市居民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2.近10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3.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导致____,其会破坏____、____甚至______等。4.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______、____、玻璃、金属等。5.温室效应主要由于________ 气体过多排放引起,酸雨主要由________ 气体引起。 6.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________ 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的。 7.全球性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有________、酸雨、________、臭氧层破坏。 8.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 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________ ,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9.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________ 等气体含量增加所引起的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现象。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________ 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________ 中装入的是可回收垃圾.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________ ,装入乙中的是________ .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________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________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使用含磷洗衣粉B.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D.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2.“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 )A.短距离出行,步行代替乘车B.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C.为了饮食卫生,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广州市规划到2020年左右,单位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3%。下列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屋顶绿化 B.植树造林C.废气排放 D.园林建设4.在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为方便出行尽量开私家车B.用空调选定适宜温度减少用电量C.善待身边的每一种动物和植物D.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回收的回收5.春城昆明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具魅力。下列不属于文明城市建设举措的是( )A.种植郁郁葱葱的行道树B.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箱C.提倡共享单车绿色出行D.为方便生活占道经营6.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源的是 ( )A.生活垃圾 B.固体废弃物C.化肥农药 D.废气污染7.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植树造林B.做人工巢箱,设立饲养台C.大力宣传保护动物D.以上三项都对8.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A.将垃圾分类装袋B.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C.改每户煤炉取暖为统一供暖D.在草地上踢足球9.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 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下列叙述中对废水循环利用不得当的是( )A.淘米水浇花B.洗菜的水冲厕所C.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养鱼D.用未经处理的工业用水灌溉农田10.下列不能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为了生活方便,尽量使用方便袋B.提高城市绿化面积C.控制污染性企业的生产D.及时清理生活垃圾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人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烟尘 二氧化硫
3.酸雨 植被 水体 建筑物
4.塑料袋 纸张
5.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6.二氧化碳
7.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8.二氧化碳;热量
9.二氧化碳
合作探究:
(1)甲;乙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
(4)焚烧法
课堂练习:
1.B 2.C 3.C 4.A 5.D 6.C 7.D 8.D 9.D 10.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下 8.24.3关注城市环境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小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 退耕还林还草
C. 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 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长沙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
A. 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
B. 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C. 游岳麓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D. 将公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
3.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山青水秀的遂宁冬季,也出现了雾霾天气!下列治理雾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增加火力发电 B. 扩大绿化面积
C. 发展公共交通 D. 严禁焚烧秸秆
4.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 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B. 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C. 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 D. 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5.下列行为与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生态文明抚州不符合的是( )
A. 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B. 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
C. 痰吐在地上既不雅观又不卫生,随地吐痰后要用脚立即擦掉
D. 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
6.汕头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的是( )
A. 主动积极清扫路边的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B. 爱花护草
C. 在树干上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D. 文明礼让,尊老爱幼
7.禹州市“五城联创”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正在加强该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对创建“五城”不合理的是( )
A. 首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B. 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C. 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绿化、环保工作
D. 要做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8.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
B. 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
C. 城市生态系统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必须从外部输入
D. 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分解者
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0.下列关于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B. 人们的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C. 我们烧的煤,用的石油来源于远古生物
D. 人们的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生物学
二、实验探究题
11.荷兰人菲尔达认为玉米作为饲料经济效益低,作为燃料效益高,但玉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认为会导致温室效应,这使他的玉米燃料计划受阻.为此菲尔达进行了申辩,他的主要观点是:
①二氧化碳是有用的气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为人类所用.
②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段新闻材料,请你分析:
(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实质和燃烧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2)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
产生等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以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个单位)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氯氟烃
1 30 160 17000
从这个表中卡琳还不能确定影响温室效应主要是哪种气体.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下列哪个数据是她最应该收集的( )
A.关于这四种气体的来源
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
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
D.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
三、综合题
12.近年来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 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行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 到“低碳生活”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自然界存在于大气中的碳主要是________ 的形式.
(2)植物对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作用是________ .
(3)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4)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________ .
(5)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哪两方面的措施________ .
13.资料分析
科学家曾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 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日在利马开幕,会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需共同努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多年来的减排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效.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温室效应的增强是由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那么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温室气体是________ .
请你列举出,在现阶段,导致这种气体增多的两个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请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至少列举3点) 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D
【解析】A、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骑车尾气的排放,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还林还草可以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就地焚烧作物桔柑秸时,在燃烧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污染环境,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2.【答案】 A
【解析】有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比无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要少,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故A符合题意。
3.【答案】 A
【解析】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故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可以是减少烧煤和燃油,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者增加植树造林,更新空气吸收烟尘。增加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治理雾霾;A符合题意。扩大绿化面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烟尘,发展公共交通和严禁焚烧秸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雾霾。
4.【答案】 B
【解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
详解: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A不符合题意;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B不符合题意;
C、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形成的。当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就会粘住灰尘、病毒和细菌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我们的喉部就有痒的感觉,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能随地吐痰。可以把痰吐到痰盂里或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C符合题意;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D不符合题意。
6.【答案】 C
【解析】建设文明城市,就应该爱护花草,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维护社会和谐,选项C中的行为破坏植物,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
7.【答案】 A
【解析】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做到: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选项中,B、C、D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选项A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8.【答案】 B
【解析】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需要从外部购进大量的食物.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
统简单,可见B符合题意.
9.【答案】 A
【解析】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虽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但酒精、沼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故符合题意.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开发新绿色能源能够解决能源匮乏等问题,A项正确。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B项正确。我们燃烧的煤、炭是源于远古的生物,经过剧烈的地质变化埋藏在地下而形成的,C项正确。因此选D。
11.【答案】 (1)相同
(2)D
【解析】(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实际是玉米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剧烈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热量的过程,其实质和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相同.
(2)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也就是全球变暖可能是太阳活动加剧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烃
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A四种气体的来源没必要必要,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没必要必要,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没必要必要,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可以得出结论.
12.【答案】 (1)二氧化碳
(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和节能减排
【解析】(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3)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据图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4)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
(5)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少开汽车,减少使用煤(或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开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两方面的措施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②节能减排.
13.【答案】 (1)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解析】(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再就是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另外,植物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8.24.3 关注城市环境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本节目标
1.列举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2.认识并做到保护身边的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新知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生态系统中?
新知讲解
一、城市生态与社区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腾飞,城市建设迎来的高速发展
新知讲解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新知讲解
沙尘暴
雾 霾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白色污染
新知讲解
酸 雨
新知讲解
汽车尾气
新知讲解
二、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
生态环境
为了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加强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新知讲解
填埋垃圾
焚烧垃圾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垃圾堆肥
新知讲解
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广大居民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大力促进城市的绿化和美化,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课堂总结
关注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社区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起主导作用
高度开放易造成环境污染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从我做起
对污染物回收利用、控制排放
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板书设计
一、城市生态与社区环境密切相关
1.人类起主导作用
2.高度开放易造成环境污染
二、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从我做起
1.对污染物回收利用、控制排放
2.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
A. 水土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
B. 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水华
C.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
2.“十面霾伏”成了冬日里的常见现象!相关数据表明,如今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有50万人!下列治理雾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扩大绿化面积
B. 发展公共交通
C. 增加火力发电
D. 严禁焚烧秸秆
C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酸雨、温室效应
C.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
D. 温室效应、含铅废气
4.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 洗手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B. 把用过的作业本当做草稿本使用
C. 放学离开教室时关灯电扇
D. 把不能再使用的塑料文具盒埋到地下,以免污染环境
D
B
5.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臭氧层的破坏
B. 太阳黑子的大爆发
C. 工业化生产向大气中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D. 空调的使用
6.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 提倡少使用农药和化肥
C. 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 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C
C
课堂练习
7.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 移风易俗
B. 减少固体垃圾
C.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D.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8.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B.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
B
D
课堂练习
9.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10.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
A.水污染、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污染、噪音污染
D.以上三点都是
D
D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与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