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过程】
【任务一】结合课本第23页、第24页,根据表格梳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知识点(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互相提问)
1.议一议:借用表格快速梳理。
时间
方式
实质
过程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24页,找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知识点。
时间
背景
方式
结果
【任务三】阅读课本第25页、26页,找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知识点。
时间
方式
创举
结果
2.【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自我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
(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3)熟练展示。
(
2
)
三大攻造
1956年底
农业
生产
三大改造
合作社
手工
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工商业
赎买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新民主主义
改造前
改造后
社会
大改造
社会主义
社会(共27张PPT)
第二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毛主席接见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当时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个体经营、分散经营的。由于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种个体农业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大生产,因此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导致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952年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之后……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问题多多
而这种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经济还很快就产生了另外一个弊端,那就是:很多个体农民由于无法解决生产中的困难而很快贫困破产。破产农民不得不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其结果是使富农高利贷者、投机商人少数人越来越发财致富,多数农民则破产贫困,农村社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农村资本主义逐渐泛滥起来。
要如何来解决农民的困难呢?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
团结就是力量
国家出台政策、农民互助合作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956年
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导参加
实质
时间
方式
时间
方式
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合作社
私有制
公有制
【目标评价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史料研读
论从史出
土地改革之后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国家
农民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需要农民进行互助合作
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改造
形式
改造目的
改造
原因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农民踊跃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互助组是指农民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的集体劳动组织。
1953年鄂、湘、赣3省10乡农户(贫农)人均收入比较 (单位:折合稻谷市斤) 未组织户人均收入 临时互助组 常年互助组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均 比未组织户高 人均 比未组织户高 人均 比未组织户高
995 1126 17.6% 1295 6% 1401 46.7%
改造
原则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生产组织形式中哪种效果最好?为什么?
参考:个体生产形式、互助组生产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效果最好。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弥补了个体生产形式的不足和缺陷。
03
高级农业合作社
02
初级农业合作社
01
农业互助组
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变生产资料
私有制为公有制
改造
过程
改造
实质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 想想合作实在好,
个体分散办不到,
组织起来乐道道,
机器生产效率高。
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标评价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木器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目标评价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材料一:“解放初期,我对共产党感到害怕,以为共产党来了,工商业者的财运,将要被共产掉的,以致恐惧不安,所以对自己的企业,不抓生产,将部分生产资料作为账外资金,如果企业没有了,自己还有办法。”--《南京工商界的思想变化过程史料》,南京市档案馆藏,6005-2-329
材料二: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阅读课文及材料,分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国家
工人
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
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1.改造背景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
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公积金30%
国家34.5%
工人福利15%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改造方式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5课 三大改造
二、公私合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3.改造实质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公有)
资本家所有(私有)
合作
赎买
主
创举
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
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知识拓展: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变成公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确立起来,因此,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合作探究】
失误
发展过于迅猛,工作过于过急促和粗糙、行政命令过多而违背了部分人意愿,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三
大
改
造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义
工商 业
生产
合 作 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质:
三大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
改造前
改造后
我来总结
1、“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与乐松生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八字方针
2、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B
当堂演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