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8 19:58:1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莆田月考)德国史学家格尔德.克鲁梅赫说:在纳粹的宣传中,没有比拒绝《凡尔赛条约》、拒绝承认该条约更能蛊惑人心的了。”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源
B.纳粹党利用了《凡尔赛条约》埋下的复仇心理
C.拒绝《凡尔赛条约》是纳粹进行宣传的目的
D.德国拒绝签订《凡尔赛条约》
2.(2021九上·德阳月考) 191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指出:“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他们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这表明美国(  )
A.对战后东亚和平深表关切 B.倾向于联合日本制衡欧洲
C.意欲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 D.对日本在华现状表示不满
3.(2021·新疆)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右侧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4.(2021·邵阳)2021年3月7日,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三出: “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20世纪,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5.(2021·抚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6.(2021·港南四模)下列关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纳粹党
B.都是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建立起来的
C.都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
D.都是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形成
7.(2021·禅城一模)下列为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为此,德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
C.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8.(2021·石家庄模拟)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8—1937年,苏联开展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0—1930年,印度的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C.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 D.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9.(2021·桥西一模)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扩军备战的道路。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C.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10.(2021九下·柘城期中)观察下表,我们能够直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B.德国纳粹党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C.的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D.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1·济宁)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见下图)
【历史解释】
材料二 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动、起源的地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和亚洲,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尤为严重,两国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极端势力上台,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卷
【史料实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唯物史观】
材料四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序言》
【家国情怀】
材料五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1)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请问元朝时期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的设立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德国为发动战争而进行的扩军备战的一项史实。
(3)材料三中“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怎样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美国宪法有何局限性?
(5)材料五中“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哪一年算起的?材料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2.(2021·长岛模拟)伴随着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交往与冲突并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岳麓版高中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事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现象,画出这一贸易路线的简单示意图,并简述其对美洲和非洲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史实,说明“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 年 11 月 9 日深夜,纳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活动,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故名“水晶之夜”,共有 91 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 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 年 1 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据不完全统计,约有 600 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到 1945 年,1/2 的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被战火所毁,国民生产总值已退到 1938 年的 40% 左右……死亡 650 万人。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三:1979 年 12 月 7 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人民向纳粹的受害者们谢罪。有媒体评论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1)归纳材料一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请你举出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一例暴行。
(2)材料二说明战争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请谈谈你对德国发动战争的看法。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凡尔赛条约》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源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条约》严厉惩罚了德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难,于是法西斯趁机宣传, 利用人们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赢得了民众支持,在德国埋下复仇心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拒绝《凡尔赛条约》是纳粹进行宣传的目的 ,不符合题意;
D. 德国拒绝签订《凡尔赛条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 A .材料信息并没有直接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排除;
B .材料看不出要制衡欧洲,排除;
C .材料信息并没有强调美国要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排除;
D .从材料中“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它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侵占中国的现状表示不满。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阐述的德、意和日本对外扩张,标志着法西斯开始上台,对外扩张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中属于二战爆发的原因。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经过,不符合题意;
C.性质,不符合题意;
D.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回答。
4.【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英国,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看孩子,1933 年,德国希特勒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行动,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纳粹党的其他暴行有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以及迫害犹太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美国,不符合史实;
D.法国,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5.【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奥地利 荷兰,不符合史实;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不符合史实;
C.波兰 丹麦,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德国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20世纪30年代),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建立起来的是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不符合题意;
B.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可知,1919——1922年,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而题干表格中的大事件正是在该体系下发生的,所以他学习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不符合题意;
D.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的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9.【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随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德国和日本也造成巨大损失,为转移经济危机带来的矛盾,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专政。德国、日本分别成为欧洲和亚洲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所以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B,B项符合题意;
A项苏联建设成就显著,但不是世界最强工业国,排除;
C项美国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国家干预经济或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逐渐摆脱了危机,但不能彻底消除危机根源,排除;
D项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并未团结一致,美国实行新政、德日走法西斯道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难度不大,掌握经济危机后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苏联等国的发展方式即可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29年到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大幅增加,纳粹党人数也随之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造成失业人数剧增,而纳粹党趁机煽动人们,赢得了民心,因此纳粹党人数剧增,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纳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不符合题意;
D. 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进行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回答。
11.【答案】(1)中书省;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任选其一)
(3)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分权制衡原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5)1553年;希望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澳门回归;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元朝建立以后,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辖地的设立,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建立庞大的军队,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3)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用一个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军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应了美国宪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政治权利;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1553年算起的;表达了作者希望澳门回归,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1) 中书省;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任选其一)
(3) 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 分权制衡原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5) 1553年;希望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
(4)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所给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回答;
(5)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
12.【答案】(1)新航路开辟是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左右,欧洲国家进行新航路开辟,使得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即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进行画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 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故答案为:(1) 新航路开辟是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2) 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先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和发生的根源即根本原因;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进行画示意图,注意可以参照我国学习中常看到的示意图来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读懂题干含义,即知道这是要回答什么,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一定要先看懂题干含义,这是关键之一。
13.【答案】(1)①劫掠和砸毁犹太人商店;②打死犹太人;③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④将犹太人驱逐出境;⑤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
南京大屠杀。(其他符合题意的事例也可)
(2)人员伤亡;城市被毁;经济遭重创。
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和其本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①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
②现代德国勇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仔细分析材料一,“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共有91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年1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此题考查二战对德国的影响。“1/2的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被战火所毁,国民生产总值已退到1938年的40%左右……死亡650万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和其本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此题考查现代和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态度。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现代德国勇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莆田月考)德国史学家格尔德.克鲁梅赫说:在纳粹的宣传中,没有比拒绝《凡尔赛条约》、拒绝承认该条约更能蛊惑人心的了。”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源
B.纳粹党利用了《凡尔赛条约》埋下的复仇心理
C.拒绝《凡尔赛条约》是纳粹进行宣传的目的
D.德国拒绝签订《凡尔赛条约》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凡尔赛条约》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源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条约》严厉惩罚了德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难,于是法西斯趁机宣传, 利用人们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赢得了民众支持,在德国埋下复仇心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拒绝《凡尔赛条约》是纳粹进行宣传的目的 ,不符合题意;
D. 德国拒绝签订《凡尔赛条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2021九上·德阳月考) 191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指出:“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他们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这表明美国(  )
A.对战后东亚和平深表关切 B.倾向于联合日本制衡欧洲
C.意欲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 D.对日本在华现状表示不满
【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 A .材料信息并没有直接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排除;
B .材料看不出要制衡欧洲,排除;
C .材料信息并没有强调美国要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排除;
D .从材料中“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它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侵占中国的现状表示不满。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2021·新疆)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右侧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阐述的德、意和日本对外扩张,标志着法西斯开始上台,对外扩张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中属于二战爆发的原因。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经过,不符合题意;
C.性质,不符合题意;
D.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回答。
4.(2021·邵阳)2021年3月7日,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三出: “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20世纪,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英国,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看孩子,1933 年,德国希特勒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行动,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纳粹党的其他暴行有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以及迫害犹太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美国,不符合史实;
D.法国,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5.(2021·抚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奥地利 荷兰,不符合史实;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不符合史实;
C.波兰 丹麦,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2021·港南四模)下列关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纳粹党
B.都是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建立起来的
C.都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
D.都是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形成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德国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20世纪30年代),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建立起来的是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
7.(2021·禅城一模)下列为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为此,德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
C.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不符合题意;
B.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8.(2021·石家庄模拟)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8—1937年,苏联开展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0—1930年,印度的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C.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 D.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可知,1919——1922年,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而题干表格中的大事件正是在该体系下发生的,所以他学习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不符合题意;
D.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的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9.(2021·桥西一模)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扩军备战的道路。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C.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随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德国和日本也造成巨大损失,为转移经济危机带来的矛盾,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专政。德国、日本分别成为欧洲和亚洲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所以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B,B项符合题意;
A项苏联建设成就显著,但不是世界最强工业国,排除;
C项美国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国家干预经济或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逐渐摆脱了危机,但不能彻底消除危机根源,排除;
D项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并未团结一致,美国实行新政、德日走法西斯道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难度不大,掌握经济危机后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苏联等国的发展方式即可作答。
10.(2021九下·柘城期中)观察下表,我们能够直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B.德国纳粹党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C.的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D.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29年到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大幅增加,纳粹党人数也随之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造成失业人数剧增,而纳粹党趁机煽动人们,赢得了民心,因此纳粹党人数剧增,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纳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不符合题意;
D. 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进行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1·济宁)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见下图)
【历史解释】
材料二 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动、起源的地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和亚洲,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尤为严重,两国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极端势力上台,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卷
【史料实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唯物史观】
材料四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序言》
【家国情怀】
材料五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1)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请问元朝时期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的设立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德国为发动战争而进行的扩军备战的一项史实。
(3)材料三中“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怎样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美国宪法有何局限性?
(5)材料五中“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哪一年算起的?材料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1)中书省;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任选其一)
(3)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分权制衡原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5)1553年;希望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澳门回归;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元朝建立以后,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辖地的设立,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建立庞大的军队,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3)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用一个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军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应了美国宪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政治权利;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1553年算起的;表达了作者希望澳门回归,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1) 中书省;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制,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任选其一)
(3) 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 分权制衡原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5) 1553年;希望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
(4)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所给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回答;
(5)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
12.(2021·长岛模拟)伴随着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交往与冲突并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岳麓版高中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事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现象,画出这一贸易路线的简单示意图,并简述其对美洲和非洲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史实,说明“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
【答案】(1)新航路开辟是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左右,欧洲国家进行新航路开辟,使得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即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进行画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 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故答案为:(1) 新航路开辟是相对孤立的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2) 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3)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相继加入战争,一战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二战爆发前,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战争最终爆发,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先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和发生的根源即根本原因;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进行画示意图,注意可以参照我国学习中常看到的示意图来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读懂题干含义,即知道这是要回答什么,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一定要先看懂题干含义,这是关键之一。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 年 11 月 9 日深夜,纳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活动,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故名“水晶之夜”,共有 91 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 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 年 1 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据不完全统计,约有 600 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到 1945 年,1/2 的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被战火所毁,国民生产总值已退到 1938 年的 40% 左右……死亡 650 万人。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三:1979 年 12 月 7 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人民向纳粹的受害者们谢罪。有媒体评论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1)归纳材料一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请你举出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一例暴行。
(2)材料二说明战争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请谈谈你对德国发动战争的看法。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①劫掠和砸毁犹太人商店;②打死犹太人;③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④将犹太人驱逐出境;⑤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
南京大屠杀。(其他符合题意的事例也可)
(2)人员伤亡;城市被毁;经济遭重创。
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和其本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①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
②现代德国勇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仔细分析材料一,“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共有91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年1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此题考查二战对德国的影响。“1/2的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被战火所毁,国民生产总值已退到1938年的40%左右……死亡650万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和其本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此题考查现代和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态度。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现代德国勇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