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武冈开学考)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
A.“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形成 B.“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形成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卫国战争主要进程
【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2年-1943年,苏联获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下图内容出自二战期间的( )
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出自二战期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内容出自《联合国家宣言》。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故B项正确;
1919年6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22年签订了《九国公约》,1938年9月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均与题干“出自二战期间”不符,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4.(2021九下·民勤开学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是( )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美英对日宣战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故选B;
AC时战争的性质没有变,仍然是帝国主义战争,排除;
D是讨论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如何战后处理德国的问题,不是战争性质的转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2021九下·民勤开学考)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德国突袭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苏德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①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无关,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二战爆发、进一步扩大以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二战的重大转折点、结束等主要史实。
6.(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他们同样是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小时之内,美国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战列舰被炸毁"。发动这一偷袭行动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德国,不符合题意;
B.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C.根据“珍珠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中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是日本,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7.(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诺曼底战役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度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所以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开辟欧洲第二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信息,抓住材料中“两个战场”,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及后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标志事件:诺曼底登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关于战役的卡片
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信息2:苏德战场
信息3:苏军胜利
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A.珍珠港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柏林战役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投降,苏军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B项正确;
珍珠港战役发生在1941年12月,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A项;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排除C项;
柏林战役发生在1945年4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的转折点。难度适中,熟练教材内容,掌握斯大林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即可作答。
9.(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昨天,1914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1941年12月7日星则日,日本进行了无缘无故和卑鄙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导致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上述演讲的历史事件是( )
A.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1941年12月7日星则日,日本进行了无缘无故和卑鄙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C项正确;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德国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排除A项;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排除B项;
1942.1.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珍珠港事件。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掌握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历史事实即可作答。
10.(2021九下·平原开学考)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战场从西欧、北欧扩展到东欧,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②③符合题意,B正确;
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①错误,AD排除;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④错误,C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具体史实(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村料四:图说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些新能源的应用?
(3)针对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4)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的事件?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5)图1所示是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这次会议上苏联的哪项承诺促进了图3事件的早日到来?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电力和石油。
(3)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恶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雅尔塔会议。苏联承诺: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根据材料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电力应用方面,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使用的是汽油和柴油,使石油成了主体能源。因此,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电力和石油的应用。
(3)根据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恶化。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因此,材料四三幅图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事件。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所示是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场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1945年8月上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2.(2021九上·镇平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 图2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
在罗马签署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
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C)
材料二:1950-1970年,联邦德国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21人增加到67.9人。1950—1973年,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可证的支出从2200万马克上升到165400万马克,增长了74倍以上。根据马歇尔计划,西德在1948-1951年获得了36.5亿美元的援助。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司在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从5.81亿美元上升为87.26亿美元。
材料三:联邦德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导致图1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发展特点,并据上述材料分析原因。
(3)德国的再次崛起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启示,请你写出来。
【答案】(1)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
(2)经济发展迅速,再次成为世界强国。制定恰当的政策,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技,美国的援助。
(3)和平崛起,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等。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 (1)依据所学,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德国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因此导致图1局面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分区占领。
(2)由“1950-1970年,联邦德国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21人增加到67.9人。1950--1973年,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口的支出从2200万马克上升到165400万马克,增长了74倍以上。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国的直接投资从5.81亿美元上升为87.26亿美元。根据马歇尔计划,西德在1948-
1951年获得了36.5亿美元的援助。联邦德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发展特点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原因是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学技术,美国的扶持。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德国的再次崛起给我们启示是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和平崛起。
故答案为:
(1) 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
(2) 经济发展迅速,再次成为世界强国。制定恰当的政策,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技,美国的援助。
(3) 和平崛起,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等。
【点评】 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崛起、欧洲共同体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2021九上·南阳月考)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部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休…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材料二:这场战争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
一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木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1)引发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指什么?由此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个"承诺"对二战的局势有什么影响?
【答案】(1)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2)《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体系。
(3)《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法德双方投入重兵作战,伤亡超过70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的历史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故答案为:
(1) 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2) 《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体系。
(3)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武冈开学考)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
A.“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形成 B.“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形成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卫国战争主要进程
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下图内容出自二战期间的( )
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4.(2021九下·民勤开学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是( )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美英对日宣战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5.(2021九下·民勤开学考)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他们同样是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小时之内,美国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战列舰被炸毁"。发动这一偷袭行动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7.(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诺曼底战役
8.(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关于战役的卡片
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信息2:苏德战场
信息3:苏军胜利
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A.珍珠港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柏林战役
9.(2021九下·金乡县开学考)昨天,1914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1941年12月7日星则日,日本进行了无缘无故和卑鄙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导致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上述演讲的历史事件是( )
A.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10.(2021九下·平原开学考)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村料四:图说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些新能源的应用?
(3)针对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4)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的事件?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5)图1所示是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这次会议上苏联的哪项承诺促进了图3事件的早日到来?
12.(2021九上·镇平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 图2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
在罗马签署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
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C)
材料二:1950-1970年,联邦德国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21人增加到67.9人。1950—1973年,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可证的支出从2200万马克上升到165400万马克,增长了74倍以上。根据马歇尔计划,西德在1948-1951年获得了36.5亿美元的援助。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司在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从5.81亿美元上升为87.26亿美元。
材料三:联邦德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导致图1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发展特点,并据上述材料分析原因。
(3)德国的再次崛起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启示,请你写出来。
13.(2021九上·南阳月考)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部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休…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材料二:这场战争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
一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木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1)引发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指什么?由此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个"承诺"对二战的局势有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2.【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2年-1943年,苏联获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出自二战期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内容出自《联合国家宣言》。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故B项正确;
1919年6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22年签订了《九国公约》,1938年9月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均与题干“出自二战期间”不符,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4.【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故选B;
AC时战争的性质没有变,仍然是帝国主义战争,排除;
D是讨论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如何战后处理德国的问题,不是战争性质的转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答案】D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德国突袭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苏德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①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无关,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二战爆发、进一步扩大以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二战的重大转折点、结束等主要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德国,不符合题意;
B.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C.根据“珍珠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中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是日本,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度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所以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开辟欧洲第二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信息,抓住材料中“两个战场”,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及后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标志事件:诺曼底登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投降,苏军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B项正确;
珍珠港战役发生在1941年12月,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A项;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排除C项;
柏林战役发生在1945年4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的转折点。难度适中,熟练教材内容,掌握斯大林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即可作答。
9.【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1941年12月7日星则日,日本进行了无缘无故和卑鄙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C项正确;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德国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排除A项;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排除B项;
1942.1.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珍珠港事件。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掌握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历史事实即可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战场从西欧、北欧扩展到东欧,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②③符合题意,B正确;
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①错误,AD排除;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④错误,C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具体史实(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电力和石油。
(3)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恶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雅尔塔会议。苏联承诺: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根据材料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电力应用方面,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使用的是汽油和柴油,使石油成了主体能源。因此,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电力和石油的应用。
(3)根据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恶化。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因此,材料四三幅图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事件。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所示是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场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1945年8月上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1)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
(2)经济发展迅速,再次成为世界强国。制定恰当的政策,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技,美国的援助。
(3)和平崛起,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等。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 (1)依据所学,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德国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因此导致图1局面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分区占领。
(2)由“1950-1970年,联邦德国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21人增加到67.9人。1950--1973年,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口的支出从2200万马克上升到165400万马克,增长了74倍以上。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国的直接投资从5.81亿美元上升为87.26亿美元。根据马歇尔计划,西德在1948-
1951年获得了36.5亿美元的援助。联邦德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发展特点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原因是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学技术,美国的扶持。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德国的再次崛起给我们启示是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和平崛起。
故答案为:
(1) 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
(2) 经济发展迅速,再次成为世界强国。制定恰当的政策,参与欧洲一体化,重视教育,重视引进科技,美国的援助。
(3) 和平崛起,加强国际合作,科教兴国等。
【点评】 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崛起、欧洲共同体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答案】(1)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2)《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体系。
(3)《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法德双方投入重兵作战,伤亡超过70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的历史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故答案为:
(1) 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2) 《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体系。
(3)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