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14:55:24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水中藻荇交横(xìng) 犬牙差互(cī)
B.悄怆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隔篁竹(huǎng) 因恸绝良久(tóng)
D.水尤清冽(liè) 为坻,为屿(yǔ)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C 隔篁竹 huáng 、 因恸绝良久tòng。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曼——蔓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下面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潭中鱼可百许头。
【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
D项意思为“大约”,余各项均为“可以”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裨形胜(增益) 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
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答案】B
【知识点】小石潭记;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B 来者:后来的游者。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C.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D.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
【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
A项“乐”的意思依次为“高兴”“玩乐”;
B项“以”的意思依次为“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C项两个“其”均做代词,代指“小石潭”。
D项“之”的意思依次为“代词,这件事”、“代词,这件事”。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
6.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卷石底以出 ②以其境过清
B.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C.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似与游者相乐
D.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
【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A.①“以”连词,②介词 B.①约摸,②能够 C.①游动,②游人 D两个“其”都指小石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7.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B
【知识点】小石潭记;比喻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A.句意:像玉佩玉环在碰响,悦耳的水声使我心中快乐,把流水的声音比作玉佩玉环碰响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C.句意:看到溪岸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流动,把溪岸的曲折比作北斗星和蛇的爬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句意:溪流的岸势(两岸的样子)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把两岸的高低不平比作狗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CD项均运用了比喻修辞。B项没用运用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首先明确四个选项中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判断。
二、语言表达
8.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字左右)
【答案】【参考例文】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大约l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知识点】创新题型;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为某一景点写简介,一般可以从自然风光、特产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本题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方面介绍即可。语言要生动、简洁,富有感染力。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读懂选文,理解选文内容。本题中,阅读选文,理解选文内容,再结合选文内容,将小石潭的景色描述出来即可。
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其 源。
坐 潭 上,四 面 竹 树 环 合,寂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
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记 之 而 去。
【答案】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 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是句子,找出主谓宾三大成分,如第三句“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鱼”是主语,就要划开;是短语,可按结构划分,如“青 树翠蔓”是并列短语,可在“青树”“翠蔓”之间划开。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三、文言文阅读
(2021八下·利辛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唐代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下见小潭 下:   ②凄神寒骨 凄:   
③乃记之而去 去:   ④吾知之 吾:   
⑤可拊可餐 拊:   
1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12.《小石潭记》中“   ”直接写出了小石潭水的特征;《游青溪记》中“   ”突出了水流之激荡。(用原文词语填空)
13.结合两文内容,请简要说说两文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0.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离开;我;抚摩
11.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
12.清冽;跳珠溅雪
13.《小石潭记》一文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游青溪记》一文作者借青溪的清澈澄明,表达了自己对青溪的喜爱之情。
【知识点】小石潭记;寄情山水;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注重文言实词意思的积累;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
(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言文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时,要仔细分析文言文的内容、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出作者情感。
【附参考译文】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花,这和其他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而)我唯独对碧(青绿)色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绢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腴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10.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注重文言实词意思的积累。①中“下见小潭”是方位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向下 。 ②句中“凄神寒骨” 的“ 凄”字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凄凉。③句中“乃记之而去”去的意思是“离开”。 ④句中“吾知之 ” 中“”吾”的意思是“我”。⑤句中“”可拊可餐”中“拊” 的意思是“抚摸”。平时需要积累实词意思。
1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而“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的意思课本解释为“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的意思应解释为“ 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 ”。可据此作答。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小石潭水的特性,原句中说“水尤清冽”,可用“清冽”二字概括。而《游青溪记》中水流之激荡从“跳珠溅雪”可以凸显出。
1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言文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小石潭记》一文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游青溪记》一文作者借青溪的清澈澄明,表达了自己对青溪的喜爱之情。 可依此作答。
14.拓展阅读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②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 鱼。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②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③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④倍尺:二尺。⑤泓:深潭。⑥鲜:苔藓。⑦纡余:曲折延伸。⑧箭:小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其长可十许步
可:   
②渠之广或咫尺
或:   
③睨若无穷 穷:   
④予从州牧得之
从: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文中写了哪三处景观?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出其幽深、静穆的?
【答案】(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可”:大约。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译为: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西”“陷”“堕”“颠”“动”等词语的翻译。
(4)文中的景观有三处:石渠、石泓、石潭。手法:移步换景和衬托。特别是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声衬静,以声写静。
故答案为:(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基本能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人们在渠上修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从下面绕过石头。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曲折延伸了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袁家渴。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高之后烧掉,疏通石渠后渠中灌满了水。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疏通渠道遇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和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1 / 1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水中藻荇交横(xìng) 犬牙差互(cī)
B.悄怆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隔篁竹(huǎng) 因恸绝良久(tóng)
D.水尤清冽(liè) 为坻,为屿(yǔ)
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3.下面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潭中鱼可百许头。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裨形胜(增益) 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
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5.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C.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D.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
6.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卷石底以出 ②以其境过清
B.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C.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似与游者相乐
D.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
7.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语言表达
8.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字左右)
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其 源。
坐 潭 上,四 面 竹 树 环 合,寂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
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记 之 而 去。
三、文言文阅读
(2021八下·利辛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唐代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下见小潭 下:   ②凄神寒骨 凄:   
③乃记之而去 去:   ④吾知之 吾:   
⑤可拊可餐 拊:   
1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12.《小石潭记》中“   ”直接写出了小石潭水的特征;《游青溪记》中“   ”突出了水流之激荡。(用原文词语填空)
13.结合两文内容,请简要说说两文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4.拓展阅读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②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 鱼。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②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③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④倍尺:二尺。⑤泓:深潭。⑥鲜:苔藓。⑦纡余:曲折延伸。⑧箭:小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其长可十许步
可:   
②渠之广或咫尺
或:   
③睨若无穷 穷:   
④予从州牧得之
从: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文中写了哪三处景观?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出其幽深、静穆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C 隔篁竹 huáng 、 因恸绝良久tòng。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曼——蔓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
D项意思为“大约”,余各项均为“可以”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4.【答案】B
【知识点】小石潭记;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B 来者:后来的游者。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
A项“乐”的意思依次为“高兴”“玩乐”;
B项“以”的意思依次为“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C项两个“其”均做代词,代指“小石潭”。
D项“之”的意思依次为“代词,这件事”、“代词,这件事”。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
6.【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A.①“以”连词,②介词 B.①约摸,②能够 C.①游动,②游人 D两个“其”都指小石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7.【答案】B
【知识点】小石潭记;比喻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A.句意:像玉佩玉环在碰响,悦耳的水声使我心中快乐,把流水的声音比作玉佩玉环碰响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C.句意:看到溪岸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流动,把溪岸的曲折比作北斗星和蛇的爬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句意:溪流的岸势(两岸的样子)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把两岸的高低不平比作狗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CD项均运用了比喻修辞。B项没用运用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首先明确四个选项中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判断。
8.【答案】【参考例文】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大约l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知识点】创新题型;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为某一景点写简介,一般可以从自然风光、特产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本题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方面介绍即可。语言要生动、简洁,富有感染力。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读懂选文,理解选文内容。本题中,阅读选文,理解选文内容,再结合选文内容,将小石潭的景色描述出来即可。
9.【答案】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 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是句子,找出主谓宾三大成分,如第三句“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鱼”是主语,就要划开;是短语,可按结构划分,如“青 树翠蔓”是并列短语,可在“青树”“翠蔓”之间划开。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答案】10.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离开;我;抚摩
11.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
12.清冽;跳珠溅雪
13.《小石潭记》一文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游青溪记》一文作者借青溪的清澈澄明,表达了自己对青溪的喜爱之情。
【知识点】小石潭记;寄情山水;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注重文言实词意思的积累;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
(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言文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时,要仔细分析文言文的内容、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出作者情感。
【附参考译文】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花,这和其他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而)我唯独对碧(青绿)色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绢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腴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10.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注重文言实词意思的积累。①中“下见小潭”是方位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向下 。 ②句中“凄神寒骨” 的“ 凄”字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凄凉。③句中“乃记之而去”去的意思是“离开”。 ④句中“吾知之 ” 中“”吾”的意思是“我”。⑤句中“”可拊可餐”中“拊” 的意思是“抚摸”。平时需要积累实词意思。
1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而“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的意思课本解释为“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的意思应解释为“ 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色这种颜色 ”。可据此作答。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小石潭水的特性,原句中说“水尤清冽”,可用“清冽”二字概括。而《游青溪记》中水流之激荡从“跳珠溅雪”可以凸显出。
1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言文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小石潭记》一文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游青溪记》一文作者借青溪的清澈澄明,表达了自己对青溪的喜爱之情。 可依此作答。
14.【答案】(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可”:大约。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译为: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西”“陷”“堕”“颠”“动”等词语的翻译。
(4)文中的景观有三处:石渠、石泓、石潭。手法:移步换景和衬托。特别是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声衬静,以声写静。
故答案为:(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基本能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人们在渠上修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从下面绕过石头。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曲折延伸了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袁家渴。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高之后烧掉,疏通石渠后渠中灌满了水。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疏通渠道遇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和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