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两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两首》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00:38:0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篱下(lí) 人不寐(mèi) 锦帽貂裘(qiú)
B.鬓微霜(bìn) 千嶂里(zhàng) 秋容如拭(shì)
C.莽红尘(mǎng) 塞外声(sài) 霹雳弦惊(pì lì)
D.麾下炙(huī) 右擎苍(qíng) 羌管悠悠(qiāng)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ABD注音正确。C注音有误,“霹”应读作“pī”。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老夫聊发/少年狂
C.八百里/分麾下炙 D.俗子朋匈襟/谁/识我
【答案】C
【知识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停顿。C:应该为:八百里/分/麾下炙
故答案为:C
【点评】句子的停顿重在语感以及语法基础。考生在平时要多阅读文言文,培养语感,而且要学会运用语法知识来划分句子的节奏。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B.莽:广大。
C.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
D.未屑:没有停止。
【答案】D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D项未屑:是不屑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对诗句做出正确的理解。
4.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答案】B
【知识点】用典
【解析】【分析】A项中的“孙郎”、C项中的“燕然未勒”和D项中的“的卢”均为用典。B没有用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典故的能力。古诗中运用的典故,都会在课下注释中特别提出来,因此平时学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下来。
5.下列诗句、题目(或词牌名)、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B.酒酣胸胆尚开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南宋
C.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D.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清代
【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CD搭配正确。B项,苏轼是北宋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6.选出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
A.新开的校园书店货架上各种教辅用书,文学名著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了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
C.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任重道远。
D.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错用修改;褒贬色彩辨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析】【分析】A项“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形象“名著”不合适。;B项“连篇累牍”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该词含贬义,用在句中不合适。;D项“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
7.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是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去打猎;“锦帽”两句写出打猎的阵容。
B.这首词的下片都是写作者自己的雄心壮志。例如“酒酣”三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开朗的心胸。末了三句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阵。
C.这首词多用典故,增加了词的感染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随太守”三句,就是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
D.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的词人,并且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和《水调歌头》等,但都作于《江城子》之后,显然《江城子》一词还称不上是豪放派风格,还有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风味。
【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抓住诗中意象,揣摩诗歌意境,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来分析。
A.理解正确;
B.理解正确;
C.理解正确;
D.豪放,指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江城子》这首词的上阕描绘的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了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这首词是苏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二、综合表达
8.某班级开展下列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品诗句】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答案】(1)《思亲集》或《思乡集》
(2)C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范仲淹《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对家乡对亲人思念到了极点。这几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可以给这个诗集命的名字为:《思亲集》或《思乡集》。
(2)ABD赏析正确。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 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两句话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而不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故答案为:⑴ 《思亲集》或《思乡集》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从中找出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然后结合关键句子再仔细揣摩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所蕴含的的感情。
⑵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9.初三(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新闻撰写】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班级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答案】(1)C
(2)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3)借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唐诗三百首》伍本,一周后归还。
此据。
初三(1)班班委会 李明
2019年4月23日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欣赏。“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可见其中并无思乡情绪。故选:C
(2)细读这则新闻可知,新闻主体是古诗词诵读比赛,事件是圆满结束。综合表述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借条。第一行居中写“借条“二字,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需写明原因和所借物品的具体数目或具体钱数,数字应用大写。写明归还时间。最后分两行右对齐写署名和日期。
故答案为:⑴C;
⑵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⑶借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唐诗三百首》伍本,一周后归还。
此据。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新闻标题的一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⑶综合性学习题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语文的理解分析及运用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知识,并多训练;
10.读《渔家傲·秋思》,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100字以内)
【答案】结合诗句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语言表达条理清楚、连贯、鲜明、生动。
11.本课的四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请你根据辛弃疾的词写一段话,加以联想与想象,写出自己对于辛弃疾的理解。200字左右。
【答案】辛弃疾,你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但朝廷却怕你,烦你,忌用你。你在南宋生活了几十年,倒有近一半的时间被闲置在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那些年里,又多次频繁调动,而你每次遇到机会,就会认真执着地工作,但“过则成灾”,终招来鹤般的生活。你说:“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你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你为何隐藏剑气,因为你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你把它隐藏起来,是等待重新被重用的那一天。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在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写出自己对于辛弃疾的理解即可。
故答案为: 辛弃疾,你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但朝廷却怕你,烦你,忌用你。你在南宋生活了几十年,倒有近一半的时间被闲置在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那些年里,又多次频繁调动,而你每次遇到机会,就会认真执着地工作,但“过则成灾”,终招来鹤般的生活。你说:“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你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你为何隐藏剑气,因为你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你把它隐藏起来,是等待重新被重用的那一天。
【点评】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
三、诗歌鉴赏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词人酒醉后挑灯看剑,然后梦中又回到当时的战场,在战场上自己穿着铠甲,骑着的卢马,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敌人纷纷落马等情形,但是一梦醒来,回到现实中,词人不觉发出感叹,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白发老翁,看来,平生的壮志是无法实现了。因此,这里把梦境和现实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故答案为: 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13.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了却:了结,完成。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赢得:博得。身后:死后。这两句词的意思是: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前面内容,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据此可以看出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虚实结合
【解析】【分析】“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虚写。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故答案为: 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 / 1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篱下(lí) 人不寐(mèi) 锦帽貂裘(qiú)
B.鬓微霜(bìn) 千嶂里(zhàng) 秋容如拭(shì)
C.莽红尘(mǎng) 塞外声(sài) 霹雳弦惊(pì lì)
D.麾下炙(huī) 右擎苍(qíng) 羌管悠悠(qiāng)
2.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老夫聊发/少年狂
C.八百里/分麾下炙 D.俗子朋匈襟/谁/识我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B.莽:广大。
C.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
D.未屑:没有停止。
4.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诗句、题目(或词牌名)、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B.酒酣胸胆尚开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南宋
C.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D.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清代
6.选出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
A.新开的校园书店货架上各种教辅用书,文学名著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了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
C.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任重道远。
D.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7.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是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去打猎;“锦帽”两句写出打猎的阵容。
B.这首词的下片都是写作者自己的雄心壮志。例如“酒酣”三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开朗的心胸。末了三句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阵。
C.这首词多用典故,增加了词的感染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随太守”三句,就是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
D.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的词人,并且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和《水调歌头》等,但都作于《江城子》之后,显然《江城子》一词还称不上是豪放派风格,还有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风味。
二、综合表达
8.某班级开展下列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品诗句】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9.初三(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新闻撰写】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班级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10.读《渔家傲·秋思》,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100字以内)
11.本课的四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请你根据辛弃疾的词写一段话,加以联想与想象,写出自己对于辛弃疾的理解。200字左右。
三、诗歌鉴赏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ABD注音正确。C注音有误,“霹”应读作“pī”。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答案】C
【知识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停顿。C:应该为:八百里/分/麾下炙
故答案为:C
【点评】句子的停顿重在语感以及语法基础。考生在平时要多阅读文言文,培养语感,而且要学会运用语法知识来划分句子的节奏。
3.【答案】D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D项未屑:是不屑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对诗句做出正确的理解。
4.【答案】B
【知识点】用典
【解析】【分析】A项中的“孙郎”、C项中的“燕然未勒”和D项中的“的卢”均为用典。B没有用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典故的能力。古诗中运用的典故,都会在课下注释中特别提出来,因此平时学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下来。
5.【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CD搭配正确。B项,苏轼是北宋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6.【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错用修改;褒贬色彩辨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析】【分析】A项“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形象“名著”不合适。;B项“连篇累牍”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该词含贬义,用在句中不合适。;D项“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
7.【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抓住诗中意象,揣摩诗歌意境,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来分析。
A.理解正确;
B.理解正确;
C.理解正确;
D.豪放,指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江城子》这首词的上阕描绘的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了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这首词是苏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8.【答案】(1)《思亲集》或《思乡集》
(2)C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范仲淹《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对家乡对亲人思念到了极点。这几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可以给这个诗集命的名字为:《思亲集》或《思乡集》。
(2)ABD赏析正确。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 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两句话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而不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故答案为:⑴ 《思亲集》或《思乡集》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从中找出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然后结合关键句子再仔细揣摩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所蕴含的的感情。
⑵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9.【答案】(1)C
(2)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3)借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唐诗三百首》伍本,一周后归还。
此据。
初三(1)班班委会 李明
2019年4月23日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欣赏。“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可见其中并无思乡情绪。故选:C
(2)细读这则新闻可知,新闻主体是古诗词诵读比赛,事件是圆满结束。综合表述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借条。第一行居中写“借条“二字,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需写明原因和所借物品的具体数目或具体钱数,数字应用大写。写明归还时间。最后分两行右对齐写署名和日期。
故答案为:⑴C;
⑵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⑶借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唐诗三百首》伍本,一周后归还。
此据。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新闻标题的一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⑶综合性学习题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语文的理解分析及运用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知识,并多训练;
10.【答案】结合诗句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语言表达条理清楚、连贯、鲜明、生动。
11.【答案】辛弃疾,你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但朝廷却怕你,烦你,忌用你。你在南宋生活了几十年,倒有近一半的时间被闲置在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那些年里,又多次频繁调动,而你每次遇到机会,就会认真执着地工作,但“过则成灾”,终招来鹤般的生活。你说:“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你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你为何隐藏剑气,因为你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你把它隐藏起来,是等待重新被重用的那一天。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在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写出自己对于辛弃疾的理解即可。
故答案为: 辛弃疾,你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但朝廷却怕你,烦你,忌用你。你在南宋生活了几十年,倒有近一半的时间被闲置在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那些年里,又多次频繁调动,而你每次遇到机会,就会认真执着地工作,但“过则成灾”,终招来鹤般的生活。你说:“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你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你为何隐藏剑气,因为你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你把它隐藏起来,是等待重新被重用的那一天。
【点评】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
12.【答案】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词人酒醉后挑灯看剑,然后梦中又回到当时的战场,在战场上自己穿着铠甲,骑着的卢马,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敌人纷纷落马等情形,但是一梦醒来,回到现实中,词人不觉发出感叹,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白发老翁,看来,平生的壮志是无法实现了。因此,这里把梦境和现实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故答案为: 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13.【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了却:了结,完成。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赢得:博得。身后:死后。这两句词的意思是: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前面内容,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据此可以看出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14.【答案】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虚实结合
【解析】【分析】“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虚写。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故答案为: 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