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古诗词高效全方位训练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古诗词高效全方位训练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1: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下古诗词专题高效全方位训练
本专题从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常见考题、中考体验坊六大方面进行全方位高效讲解与训练,助你轻松穿越题海抵达成功彼岸。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渴望身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上阕写出猎的场面。起句用一个“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气。“卷”字表现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的情景。“看孙郎”,用孙权的典故,突出了词人犹如少年的豪情。下阕写酒酣后的豪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和豪放开阔的心胸;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典雅地表达出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最后两句抒发了词人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主题】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写法】
善于用典,含蓄精练地表情达意,风格粗犷、豪放。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2.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 。
3.词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 。
5.词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填空题
1.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的 ,字 ,号 ,与 和 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 派。
2.词萌芽于 (填朝代名),形成于 朝,盛行于 ,最初称为“ ”或“ ”,也有人把它称为“ ”。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 、 和 。
3.词中“太守”指 ,“孙郎”这里借指 。
4.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5.本首词中,作者用了“ ”“遗冯唐”“ ”三个典故。
6.上阕一个“ ”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7.全词抒发了作者 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8.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9.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10.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 。
1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 词。
(二)简答题
12.这首词的结尾三句勾勒出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请对下阕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14.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1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16.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9.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0.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21.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三)选择题
22.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
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
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
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23.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
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25.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2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27.下列对本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描写了一个冬猎场面,下片侧重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
C.“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写太守率众人观看孙郎亲射虎。
D.本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28.下列对本首词中“狂”的内涵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
A.“狂”在外在。身着锦帽貂袋,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B.“狂”在行为。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态。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鬓霜。
D.“狂”在志向。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
29.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0.苏轼是 (朝代)文学家。
3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欣然起行(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33.“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

34.从《记承天诗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

【中考体验坊】
诗词鉴赏
(2019 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来源:学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答: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
(2020年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7题。(3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③远,空怅望,过维扬④。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记功。③双阙:指代朝廷。④维扬:即扬州。宋室南渡后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惨重。

7.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词运用典故:“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B. 乙词中的“沙”“草”“天”“路”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景象,再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共同营造了辽远凄迷的意境。
C.甲词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以议论为主。乙词上片前五句描写见闻,下片结尾处点维扬,全词中间部分集中抒情,这种写法能使结构紧凑。
D.两首词都表现了作者想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报国壮志。苏轼虽带着不得重用的无奈,但更有进取的“狂气”。李好古虽目睹维扬破败,痛心惆怅,但仍有御敌情怀。
诗词默写
【2021·云南昆明】
(5)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018·陕西】
18.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018·湖南怀化】
1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
20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答案】
一、理解型默写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一)填空题
1.宋 苏轼 子瞻 东坡居 苏洵 苏辙 豪放派
2.南朝 唐代 宋代 曲词 曲子词 诗余 小令、中调、长调
3.作者自己 作者自己
4.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5.亲射虎 射天狼
6.卷
7.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
8.少年狂气(狂气)
9.描写(叙事、记叙、叙述) 抒情(抒怀)
10.孙权 魏尚(顺序可颠倒)
11.江城子 豪放
(二)简答题
12.勾勒出一位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表达了词人报效朝廷、抵御进犯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3.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14.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6.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17.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18.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
19.“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0.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表送了作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写无限热爱。
21.“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三)选择题
22.B 23.B 24.C 25.B
26.D 27.C 28.B 29.C
(四)对比阅读
30.宋代(宋朝、北宋)
31.(1)高兴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喜悦的样子)(2)只是(只、仅)
32.示例: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围绕“空明澄澈”回答即可)
33.“卷”字突出了气势的宏大,和速度的快。(围绕“神速;声势浩大”答出一点即可)
34.有闲情雅致;诗意地生活;心胸旷达;壮志难酬;英武豪迈;有报国之志等。(答出两点即可)
【中考体验坊】
(2019 河南)
【分析】这首词通过冬猎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杀敌保疆,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上阕作者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下阕承接上阕,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作者心态、举止、胸怀、气概等方面考虑。例如,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锦帽貂裘”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郎”的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表现。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句中的“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挽弓射箭要冲锋陷阵,可以看都以为爱国英雄的形象。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可以从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修辞手法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
(1)上阕描绘的心态和举止体现了词人之“狂”,如出猎时的英勇气派,出猎队伍的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之多,以孙郎自喻的豪迈等。下阕主要表现在对词人胸怀、气概的刻画,如“遣冯唐”“射天狼”皆由“狂”生发而来。
(2)示例:描绘了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抒写了词人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运用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力量,表明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引用“射天狼”等典故,委婉地指出了边防重点。
(2020年山东泰安)
答案1.A2.B
(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答案】C(根据甲词下片关键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可知,诗人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表达方式是抒情)
诗词默写
【2021云南昆明】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2018·陕西】
会挽雕弓如满月
【2018·湖南怀化】
射天狼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
20会挽雕弓如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