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null
1.(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源分为 光源和光源。
【答案】自然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2.(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
【答案】自然;人造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3.(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行进的。
【答案】直线
【考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2021五上·渭滨期末)当光线照射到镜子的表面后,镜面会把光线折返回去,这种现象叫作 。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
【答案】光的反射;越好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返回原物质的过程叫做光的反射, 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5.(2019四下·沂源期中)热传递的方式有 、 、 。
【答案】辐射;传导;对流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在没有作功而只有温度差的条件下,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称为热传递。
6.(2021五上·渭滨期末)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 类的材料制作。
【答案】热的不良导体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善于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热的不良导体类的材料制作。
7.(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 、 、 、高原、丘陵等。
【答案】平原;山地;盆地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表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
8.(2021五上·渭滨期末)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
【答案】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9.(2021五上·渭滨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答案】水蒸气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10.(2021五上·渭滨期末)江河湖海的水蒸发的动力来自 ,降水汇集入海的动力来自 。
【答案】太阳;地球引力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江河湖海的水蒸发的动力来自太阳,降水汇集入海的动力来自重力。
11.(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 、 和 组成的。
【答案】脑;脊髓;周围神经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指脑和脊髓部分,后者指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包括脑神经与支配肢体的周围神经。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在前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20分)
12.(2021五上·渭滨期末)镜子能反射阳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阳光。
【答案】(1)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镜子能反射阳光,其它物体大都也能反射阳光,颜色不同、光滑度不同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13.(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答案】(1)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滴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作用,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太阳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因此,当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背对太阳方向观察,也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现象。
14.冬天戴手套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手套给我们提供了热量。
【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手套不可以为我们提供热量,而是可以保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导热,但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15.(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答案】(1)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题目说法错误。
16.(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球中心部分是地幔,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答案】(1)错误
【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6300千米。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由外到里分别是地壳、地慢、地核。地球中心部分是地核,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17.(2021五上·渭滨期末)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答案】(1)错误
【考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一般是由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组成,活火山是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题目观点错误。
18.(2021五上·渭滨期末)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答案】(1)正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所以,认为“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9.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答案】(1)错误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分析】“白色”和“无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2021五上·渭滨期末)人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刺激的强度和准确程度有所不同。
【答案】(1)正
【考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神经分布的认识,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神经反应速度是不同的,有的敏感些,有些迟钝些。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手背,因为这个部位的热觉比较丰富;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根,尤其对苦物质最敏感。人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刺激的强度和准确程度有所不同。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2021五上·渭滨期末)睡眠不足会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
【答案】(1)正
【考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质量差或者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睡眠不足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0分)
22.(2021五上·渭滨期末)下面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皮影戏
B.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C.医生戴的额镜
【答案】A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 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医生戴的额镜都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皮影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3.(2021五上·渭滨期末)17世纪,发现七色光秘密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哥白尼 C.笛卡尔
【答案】A
【考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世界上首先发现和提出太阳光能分解出七种色光的英国科学家是牛顿。1666年,牛顿倾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24.(2021五上·渭滨期末)冬天,我们给房子里安装暖气片时,应安装在房间的( )。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答案】C
【考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暖气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然后变热后又上升,冷空气又补充过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室内的空气变热了,所以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
25.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答案】B
【解析】【解答】易导热的材料也容易散热,不能用来作保温材料;不易导热的材料也不易散热,可以用来作保温材料。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6.(2021五上·渭滨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 C.人类活动
【答案】A
【考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27.(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基本上一马平川,没有太大的起伏
【答案】A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
28.(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杯子下面垫一块毛巾的作用是( )。
A.灭火
B.增加水蒸气
C.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
【答案】C
【考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用勺子取一些碎冰放进杯子内,杯子下垫一块湿毛巾,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
29.(2021五上·渭滨期末)冰雹的形成原因与( )最相似。
A.云 B.霜 C.雨
【答案】C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
30.(2021五上·渭滨期末)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 )。
A.数学、语言、书写 B.音乐、绘画、情感 C.所有
【答案】A
【考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左脑和右脑有明确分工,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文字、语言、分析、数字、次序、数学、书写,右脑则主要负责颜色、音乐、想象、空间感觉、直觉、图形等活动。
31.(2021五上·渭滨期末)神经系统中,负责传达简单命令,并把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是( )。
A.脊髓 B.小脑 C.周围神经
【答案】A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其中周围神经既要负责收集各种感觉信号,又要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使其做出反应。
四、我会识图: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岩石名称。(10分)
32.(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如 、 。
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 ,如 、 。
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 和 都变成了另一种岩石: ,如石灰岩变成了 。
【答案】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理岩
【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导致地表变迁的力量有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部力量有火山喷发、地震、大陆漂移。外部力量包括风、流水、冰、温度变化、海浪。岩石的形成方式:地慢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变成了另一种岩石:变质岩,如石灰岩变成了大理岩。
五、我会排序
33.(2021五上·渭滨期末)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只填序号)
①奇思停下脚步
②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③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
④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
⑤眼睛看到红灯亮起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答案】⑤②④③①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奇思的眼睛首先看到红灯亮起,然后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再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再由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最后奇思停下脚步。
六、我会连线:(10分)
34.(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会连线
铜 木块
瓷杯 热的良导体 铁块
橡皮 报纸
不锈钢杯 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
大理石 牙刷
【答案】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体导热性的认识,铜、不锈钢、铁都是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冬天触摸大理石感觉很冷,这是因为大理石导热快,所以大理石也是热的良导体。瓷杯、橡皮、木块、报纸、空气、牙刷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
七、我会实验:(10分)
35.(2021五上·渭滨期末)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水、冰、培养皿
实验步骤:①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②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
③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
我的结论:
(1)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 ,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 。
(2)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
(3)这是模拟 的形成。
【答案】(1)水蒸气;水珠
(2)降低;聚集
(3)雨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①根据实验经验可知,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变成液态水。②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更低,有利于水蒸气凝结,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雨的形成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null
1.(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源分为 光源和光源。
2.(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
3.(2021五上·渭滨期末)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行进的。
4.(2021五上·渭滨期末)当光线照射到镜子的表面后,镜面会把光线折返回去,这种现象叫作 。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
5.(2019四下·沂源期中)热传递的方式有 、 、 。
6.(2021五上·渭滨期末)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 类的材料制作。
7.(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 、 、 、高原、丘陵等。
8.(2021五上·渭滨期末)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
9.(2021五上·渭滨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10.(2021五上·渭滨期末)江河湖海的水蒸发的动力来自 ,降水汇集入海的动力来自 。
11.(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 、 和 组成的。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在前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20分)
12.(2021五上·渭滨期末)镜子能反射阳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阳光。
13.(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14.冬天戴手套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手套给我们提供了热量。
15.(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16.(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球中心部分是地幔,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17.(2021五上·渭滨期末)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18.(2021五上·渭滨期末)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19.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0.(2021五上·渭滨期末)人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刺激的强度和准确程度有所不同。
21.(2021五上·渭滨期末)睡眠不足会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0分)
22.(2021五上·渭滨期末)下面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皮影戏
B.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C.医生戴的额镜
23.(2021五上·渭滨期末)17世纪,发现七色光秘密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哥白尼 C.笛卡尔
24.(2021五上·渭滨期末)冬天,我们给房子里安装暖气片时,应安装在房间的( )。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25.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26.(2021五上·渭滨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 C.人类活动
27.(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基本上一马平川,没有太大的起伏
28.(2021五上·渭滨期末)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杯子下面垫一块毛巾的作用是( )。
A.灭火
B.增加水蒸气
C.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
29.(2021五上·渭滨期末)冰雹的形成原因与( )最相似。
A.云 B.霜 C.雨
30.(2021五上·渭滨期末)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 )。
A.数学、语言、书写 B.音乐、绘画、情感 C.所有
31.(2021五上·渭滨期末)神经系统中,负责传达简单命令,并把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是( )。
A.脊髓 B.小脑 C.周围神经
四、我会识图: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岩石名称。(10分)
32.(2021五上·渭滨期末)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如 、 。
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 ,如 、 。
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 和 都变成了另一种岩石: ,如石灰岩变成了 。
五、我会排序
33.(2021五上·渭滨期末)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只填序号)
①奇思停下脚步
②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③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
④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
⑤眼睛看到红灯亮起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六、我会连线:(10分)
34.(2021五上·渭滨期末)我会连线
铜 木块
瓷杯 热的良导体 铁块
橡皮 报纸
不锈钢杯 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
大理石 牙刷
七、我会实验:(10分)
35.(2021五上·渭滨期末)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水、冰、培养皿
实验步骤:①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②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
③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
我的结论:
(1)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 ,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 。
(2)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
(3)这是模拟 的形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然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2.【答案】自然;人造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3.【答案】直线
【考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答案】光的反射;越好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返回原物质的过程叫做光的反射, 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5.【答案】辐射;传导;对流
【考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在没有作功而只有温度差的条件下,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称为热传递。
6.【答案】热的不良导体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善于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热的不良导体类的材料制作。
7.【答案】平原;山地;盆地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表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
8.【答案】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9.【答案】水蒸气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10.【答案】太阳;地球引力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江河湖海的水蒸发的动力来自太阳,降水汇集入海的动力来自重力。
11.【答案】脑;脊髓;周围神经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指脑和脊髓部分,后者指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包括脑神经与支配肢体的周围神经。
12.【答案】(1)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镜子能反射阳光,其它物体大都也能反射阳光,颜色不同、光滑度不同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1)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滴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作用,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太阳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因此,当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背对太阳方向观察,也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现象。
14.【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手套不可以为我们提供热量,而是可以保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导热,但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15.【答案】(1)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1)错误
【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6300千米。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由外到里分别是地壳、地慢、地核。地球中心部分是地核,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17.【答案】(1)错误
【考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一般是由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组成,活火山是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题目观点错误。
18.【答案】(1)正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所以,认为“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9.【答案】(1)错误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分析】“白色”和“无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答案】(1)正
【考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神经分布的认识,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神经反应速度是不同的,有的敏感些,有些迟钝些。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手背,因为这个部位的热觉比较丰富;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根,尤其对苦物质最敏感。人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刺激的强度和准确程度有所不同。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答案】(1)正
【考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质量差或者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睡眠不足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
22.【答案】A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 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医生戴的额镜都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皮影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3.【答案】A
【考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世界上首先发现和提出太阳光能分解出七种色光的英国科学家是牛顿。1666年,牛顿倾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24.【答案】C
【考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暖气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然后变热后又上升,冷空气又补充过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室内的空气变热了,所以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
25.【答案】B
【解析】【解答】易导热的材料也容易散热,不能用来作保温材料;不易导热的材料也不易散热,可以用来作保温材料。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6.【答案】A
【考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27.【答案】A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
28.【答案】C
【考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用勺子取一些碎冰放进杯子内,杯子下垫一块湿毛巾,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
29.【答案】C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
30.【答案】A
【考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左脑和右脑有明确分工,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文字、语言、分析、数字、次序、数学、书写,右脑则主要负责颜色、音乐、想象、空间感觉、直觉、图形等活动。
31.【答案】A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其中周围神经既要负责收集各种感觉信号,又要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使其做出反应。
32.【答案】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理岩
【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导致地表变迁的力量有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部力量有火山喷发、地震、大陆漂移。外部力量包括风、流水、冰、温度变化、海浪。岩石的形成方式:地慢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变成了另一种岩石:变质岩,如石灰岩变成了大理岩。
33.【答案】⑤②④③①
【考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奇思的眼睛首先看到红灯亮起,然后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再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再由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最后奇思停下脚步。
34.【答案】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体导热性的认识,铜、不锈钢、铁都是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冬天触摸大理石感觉很冷,这是因为大理石导热快,所以大理石也是热的良导体。瓷杯、橡皮、木块、报纸、空气、牙刷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
35.【答案】(1)水蒸气;水珠
(2)降低;聚集
(3)雨
【考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①根据实验经验可知,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变成液态水。②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更低,有利于水蒸气凝结,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雨的形成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