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弥勒期中)王刚同学因交通意外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A型,输给他的血首先考虑的是( )
A.AB型 B.O型 C.B型 D.A型
【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血型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凝集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所以,A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AB血型的人红细胞中A、B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无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故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2.(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血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身体大面积烧伤者,血浆大量减少,应输入血浆。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血液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低于正常值易患贫血。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当人体一次失血过多时,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但在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3.(2021七下·乾安期末)车祸中受伤的小王需要输血,在不明血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为如果大量输血的话,有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作为输血者和任何血型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是万能输血者,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4.(2021七下·绥滨期末)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 )
A.50%左右 B.7%~8% C.30% 左右 D.10%左右
【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2021七下·通河期末)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A.200~300毫升 B.800~1000毫升
C.400~500毫升 D.1200~1500毫升
【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6.下列有关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
B.输血前要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C.失血300毫升不需要输血
D.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血型不合,输血后献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
【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A正确;
B、输血是以输同血型为原则的,输血前要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B正确;
C、健康成年人失血300毫升以内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正确;
D、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7.(2021七下·绥滨期末)献血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C.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提倡公民自愿献血,AC不符合题意。
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故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献血,B符合题意。
D.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一次献血2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8.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B.无偿献血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C.在现场抢救失血过多患者时,可以不验血型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液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A说法正确。
B、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B说法正确。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说法错误。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与血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
9.下列关于安全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则是输同型血 B.任何血型都可输入少量O型血
C.AB血型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D.O型血可输入少量A型血
【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说法正确。
B、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为万能输血者,B说法正确。
C、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为万能授血者,C说法正确。
D、O型血的人只能输入O型血,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应该缓慢、少量的输入,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会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10.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人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图示①为血浆,②为白细胞,③为血小板,④为红细胞。异型输血一般要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输异型血时,输的血量要少,速度要慢,不然,④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危及生命。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以输同血型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出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1.(2021七下·云浮期末)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
C.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为如果大量输血的话,有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不符合题意。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大面积烧伤症患者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О型血,C符合题意。
D.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2.(2021七下·罗湖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B.输液时,刺入手背上的“青筋”,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C.动脉瓣的存在使得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某A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需输血,应输入A型血最为安全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型与输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A说法错误。
B、输液时,刺入手背上的“青筋”,是分布较浅的静脉,B说法错误。
C、动脉瓣存在于心脏与动脉之间,使得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C说法错误。
D、输血时应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某A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需输血,应输入A型血最为安全,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熟记血细胞的功能、血管的特点、瓣膜的类型、位置及功能等,熟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动脉一般分布较深,血流速度快,压力大,管壁厚,弹性大,不容易穿刺,所以,在抽血、输液时一般选择静脉,在人体内有三种瓣膜:静脉瓣、动脉瓣、房室瓣,动脉瓣位于心脏与动脉之间,使得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二、综合题
13.(2021·河池)如图中,甲是小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结构。乙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甲图中,小丽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填序号)。
(2)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输血一般以输 血为原则。我国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3)观察乙图可知,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 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填序号)。
【答案】(1)③
(2)同型
(3)肺循环;④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白细胞,④是血浆,其中,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2)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应少量缓慢的输入,太快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所以,图中,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
故答案为:(1)③;(2)同型;(3)肺循环、④。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输血的原则、血液循环路径,难度不大,熟记: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血小板,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以吞噬病菌;血浆主要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可以结合以下简图记忆血液循环路径:
1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是由[1] 和[2] 两大部分组成。
(2)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患 症。
(3)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如果一个人血液中[4]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 。
(5)17世纪,英国医生 发现了血液循环;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最早的血型分类,这就是 ;大量输血时,应以 为原则。
(6)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答案】(1)血浆;血细胞
(2)贫血
(3)白细胞
(4)血流不止
(5)哈维;ABO血型分类;输同型血
(6)结合;分离;运输氧气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1为血浆,2为血细胞,血细胞由3红细胞,4血小板和5白细胞组成。
(1)血液由1血浆和2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
(2)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贫血症。
(3)5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白细胞就会 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4血小板具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血液中4血小板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血流不止。
(5)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最早的血型分类,这就是ABO血型系统;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6)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和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少时,血流不止
过多时,形成血栓
(2)输血:以输同血型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出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注意:O型学为万能输血者,AB型为万能受血者。异型输血一般要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输异型血时,输的血量要少,速度要慢,不然,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危及生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弥勒期中)王刚同学因交通意外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A型,输给他的血首先考虑的是( )
A.AB型 B.O型 C.B型 D.A型
2.(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血细胞
3.(2021七下·乾安期末)车祸中受伤的小王需要输血,在不明血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4.(2021七下·绥滨期末)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 )
A.50%左右 B.7%~8% C.30% 左右 D.10%左右
5.(2021七下·通河期末)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A.200~300毫升 B.800~1000毫升
C.400~500毫升 D.1200~1500毫升
6.下列有关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
B.输血前要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C.失血300毫升不需要输血
D.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血型不合,输血后献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
7.(2021七下·绥滨期末)献血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8.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B.无偿献血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C.在现场抢救失血过多患者时,可以不验血型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液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9.下列关于安全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则是输同型血 B.任何血型都可输入少量O型血
C.AB血型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D.O型血可输入少量A型血
10.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人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21七下·云浮期末)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
C.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2.(2021七下·罗湖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B.输液时,刺入手背上的“青筋”,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C.动脉瓣的存在使得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某A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需输血,应输入A型血最为安全
二、综合题
13.(2021·河池)如图中,甲是小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结构。乙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甲图中,小丽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填序号)。
(2)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输血一般以输 血为原则。我国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3)观察乙图可知,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 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填序号)。
1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是由[1] 和[2] 两大部分组成。
(2)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患 症。
(3)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如果一个人血液中[4]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 。
(5)17世纪,英国医生 发现了血液循环;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最早的血型分类,这就是 ;大量输血时,应以 为原则。
(6)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血型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凝集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所以,A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AB血型的人红细胞中A、B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无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故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2.【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身体大面积烧伤者,血浆大量减少,应输入血浆。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血液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低于正常值易患贫血。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当人体一次失血过多时,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但在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3.【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为如果大量输血的话,有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作为输血者和任何血型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是万能输血者,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4.【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6.【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A正确;
B、输血是以输同血型为原则的,输血前要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B正确;
C、健康成年人失血300毫升以内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正确;
D、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7.【答案】B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C.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提倡公民自愿献血,AC不符合题意。
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故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献血,B符合题意。
D.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一次献血2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8.【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A说法正确。
B、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B说法正确。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说法错误。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与血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
9.【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说法正确。
B、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为万能输血者,B说法正确。
C、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为万能授血者,C说法正确。
D、O型血的人只能输入O型血,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应该缓慢、少量的输入,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会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10.【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图示①为血浆,②为白细胞,③为血小板,④为红细胞。异型输血一般要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输异型血时,输的血量要少,速度要慢,不然,④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危及生命。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以输同血型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出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1.【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为如果大量输血的话,有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不符合题意。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大面积烧伤症患者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О型血,C符合题意。
D.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2.【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型与输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A说法错误。
B、输液时,刺入手背上的“青筋”,是分布较浅的静脉,B说法错误。
C、动脉瓣存在于心脏与动脉之间,使得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C说法错误。
D、输血时应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某A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需输血,应输入A型血最为安全,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熟记血细胞的功能、血管的特点、瓣膜的类型、位置及功能等,熟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动脉一般分布较深,血流速度快,压力大,管壁厚,弹性大,不容易穿刺,所以,在抽血、输液时一般选择静脉,在人体内有三种瓣膜:静脉瓣、动脉瓣、房室瓣,动脉瓣位于心脏与动脉之间,使得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13.【答案】(1)③
(2)同型
(3)肺循环;④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白细胞,④是血浆,其中,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2)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应少量缓慢的输入,太快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所以,图中,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
故答案为:(1)③;(2)同型;(3)肺循环、④。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输血的原则、血液循环路径,难度不大,熟记: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血小板,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以吞噬病菌;血浆主要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可以结合以下简图记忆血液循环路径:
14.【答案】(1)血浆;血细胞
(2)贫血
(3)白细胞
(4)血流不止
(5)哈维;ABO血型分类;输同型血
(6)结合;分离;运输氧气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1为血浆,2为血细胞,血细胞由3红细胞,4血小板和5白细胞组成。
(1)血液由1血浆和2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
(2)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贫血症。
(3)5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白细胞就会 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4血小板具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血液中4血小板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血流不止。
(5)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最早的血型分类,这就是ABO血型系统;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6)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和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少时,血流不止
过多时,形成血栓
(2)输血:以输同血型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出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注意:O型学为万能输血者,AB型为万能受血者。异型输血一般要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输异型血时,输的血量要少,速度要慢,不然,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危及生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