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龙岩模拟)下列关于动脉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养料较丰富 B.都在动脉中流动
C.颜色鲜红 D.含氧较少
2.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
A.左心房 右心室 B.左心室 左心房
C.右心房 右心室 D.右心室 左心房
3.(2020八下·茌平月考)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心脏
4.(2021七下·清远期中)血液流经下列器官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肝脏
5.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6.(2019·如东模拟)心脏的房室瓣的作用是:( )
A.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B.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
C.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使血液从心室流向静脉
7.(2019八上·泰兴期中)在医院抽血和挂水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毛细血管 D.不能确定
8.(2021七下·金水期中)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的成分是( )
A.血小板 B.白细胞 C.血红蛋白 D.成熟红细胞
9.(2021八下·东台期中)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高脂肪饮食 B.吸烟 C.经常运动 D.高血压
10.(2019七下·揭阳月考)下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11.(2021七下·龙岗期末)如图是人体血细胞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有细胞核,可以吞噬病菌
B.②没有细胞核,可以止血和加速凝血
C.成熟的③没有细胞核,可以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假如某人血液中②的量偏少,代表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12.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13.(2020·揭西模拟)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團饼状,且没有细胞核
B.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C.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D.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14.(2020·武威模拟)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15.(2019八下·潮阳期中)下列关于心脏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B.心脏壁的厚薄不同,心室壁厚于心房壁,左心室壁厚于右心室壁
C.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张开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只能开而不能关闭的瓣膜
16.(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17.(2020七下·滨州期末)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
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B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8.(2021八下·清远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过程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C.1000毫升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D.动脉是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19.(2021七下·罗湖期末)下图表示四种组织(甲、乙、丙、丁)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分离情况。据图分析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21七下·沂南期末)人体内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脑部所经历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主动脉 ④肺动脉 ⑤心脏 ⑥肺静脉 ⑦肺部毛细血管 ⑧各级动脉
A.①→⑤→③→⑧
B.①→⑤→④→⑦→⑥→⑤→③→⑧
C.②→⑤→④→⑦→⑥→⑤→③→⑧
D.②→⑤→③→⑧
二、实验探究题
21.(2020九上·新余期末)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你认为[3]是 血管。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 的数量会增多,A与C在结构
上的区别是C有 。
三、综合题
22.(2021七下·砀山期中)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2)心脏四个空腔中,心壁最厚的是[4] .最薄的是[ ] 。
(3)图中[7]是 ,流动着 血.
(4)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有一定方向,通过 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 ,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它们只能单方向开放.
23.(2021·阳泉)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保障初二年级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某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下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 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者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葡萄糖随血液经② 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2)小丽跑步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 血变成 血。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答出一点即可)。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③ ,再由④进入① ,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3)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 中被分解释放能量,因此小丽在学习时思维敏捷,跑步时充满活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丰富多样的食物是生物圈对人类的馈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就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
故答案为:B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A.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A正确。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错误。
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C错误。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4.【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肺部时,肺内氧气含量丰富,根据其他扩散的原理,氧气会扩散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是关键: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血液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5.【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然后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
故答案为:C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C
【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7.【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由表中比较静脉分布较浅,血流速度慢,便于寻找扎针,所以,在医院抽血和挂水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解答本题从血管的类型分布特点和作用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球形,有细胞核,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的功能,B符合题意;
C、红细胞之所以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在红细胞里具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C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9.【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饮食,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A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和酗酒,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就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B不符合题意。
C.经常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C符合题意。
D.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0.【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可见图中, 根据箭头方向 ,①是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③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熟动脉, ② 连接动脉和静脉,属于毛细血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血管的特点,比较容易,熟记: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
11.【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A正确。
B.②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正确。
C.成熟的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可以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C正确。
D.血液中的③红细胞量偏少,代表此人可能患有贫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它的机能是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二排出体外;其次是白细胞,它能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再者为血小板,当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凝血和止血的作业。血浆中的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钠、钾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它维持人体正常的血压和血液酸碱度。
检查项目 正常值 异常时的病症
红细胞计数 3.5×1012~5.5×1012/L 红细胞数量过少:贫血
白细胞计数 5.0×109~10×109/L 白细胞数量升高:炎症
血小板计数 1.5×1011~3.5×1011/L 血小板数量过少:血流不止
血红蛋白 110~160g/L 血红蛋白过低:贫血
12.【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A不符合题意;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不符合题意;
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3.【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A正确;
B、卵细胞内有卵黄,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养料。B正确。
C、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的生物,C错误。
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利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正确;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C、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所以C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从而危及生命;但在紧急情况下,有些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异型血,具体情况如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5.【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不符合题意。
B、肌肉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符合题意。
C、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腔内的血液被分别射入倒主动脉、肺动脉这两条血管中。不符合题意。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6.【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17.【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两图对照可知,血液流经上肢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其中H为上肢动脉。则该图含义是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④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而⑤J表示上肢静脉血管而不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B。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H为上肢动脉,则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J表示上肢静脉血管。
18.【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 A、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A错误;
B、动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多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少的血液。B错误;
C、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量最多。C错误;
D、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参与循环和肺循环的血量是相同的,时间是一致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参与循环和肺循环的血量是相同的,时间是一致的,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动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多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少的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的55%,血细胞占血液的另外45%。
19.【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分离率上升,故呼吸作用越旺盛,氧气与血红蛋白的分离率越高。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分离率最高的是丙,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以及血红蛋白的特性,明确:组织细胞进行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能量用于维持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0.【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由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小肠,人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从下腔静脉回到心脏,最先进入右心房。具体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
21.【答案】(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静脉
(3)C;白细胞;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3是静脉血管。(3)A是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是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因此,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细胞核;D是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2.【答案】(1)心脏
(2)左心室;3;左心房
(3)肺动脉;静脉
(4)静脉;心室;瓣膜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血液循环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2)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途径较远需要的动力较大,右心室把血液从血液输送到肺部,途径较近,所需动力较小,心房把血液押送的心室,途径最近,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比较薄,右心房次之,左心房壁最薄。
(3)图中,7是肺动脉,肺动脉于右心室相连,右心室中是静脉血,所以,有右心室流向肺动脉的血液中流的也是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1)心脏;(2)左心室、3、左心房;(3)肺动脉、静脉;(4)静脉、心室、瓣膜。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明确: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都流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左心房和左心室都流动脉血。
23.【答案】(1)糖类(或“淀粉”);成人小肠可长达5-6米(或“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很大;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下腔静脉
(2)静脉;动脉;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左心房;主动脉
(3)线粒体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观察图片可知①主动脉;②下腔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糖类是主要的功能物质。小肠适合吸收的特点是:成人小肠可长达5-6米(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大(大);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薄)。
如上图:葡萄糖通过小肠被吸收经血液,通过②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如上图: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丰富);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薄)。氧气由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①主动脉→运往全身组织细胞。
(3)细胞的线粒体利用氧气,将葡萄糖(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 / 1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龙岩模拟)下列关于动脉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养料较丰富 B.都在动脉中流动
C.颜色鲜红 D.含氧较少
【答案】C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就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
A.左心房 右心室 B.左心室 左心房
C.右心房 右心室 D.右心室 左心房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
故答案为:B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2020八下·茌平月考)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心脏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A.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A正确。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错误。
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C错误。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4.(2021七下·清远期中)血液流经下列器官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肝脏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肺部时,肺内氧气含量丰富,根据其他扩散的原理,氧气会扩散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是关键: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血液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5.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然后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
故答案为:C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6.(2019·如东模拟)心脏的房室瓣的作用是:( )
A.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B.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
C.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使血液从心室流向静脉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C
【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7.(2019八上·泰兴期中)在医院抽血和挂水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毛细血管 D.不能确定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由表中比较静脉分布较浅,血流速度慢,便于寻找扎针,所以,在医院抽血和挂水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解答本题从血管的类型分布特点和作用解答。
8.(2021七下·金水期中)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的成分是( )
A.血小板 B.白细胞 C.血红蛋白 D.成熟红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球形,有细胞核,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的功能,B符合题意;
C、红细胞之所以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在红细胞里具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C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9.(2021八下·东台期中)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高脂肪饮食 B.吸烟 C.经常运动 D.高血压
【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饮食,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A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和酗酒,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就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B不符合题意。
C.经常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C符合题意。
D.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0.(2019七下·揭阳月考)下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可见图中, 根据箭头方向 ,①是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③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熟动脉, ② 连接动脉和静脉,属于毛细血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血管的特点,比较容易,熟记: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
11.(2021七下·龙岗期末)如图是人体血细胞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有细胞核,可以吞噬病菌
B.②没有细胞核,可以止血和加速凝血
C.成熟的③没有细胞核,可以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假如某人血液中②的量偏少,代表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A正确。
B.②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正确。
C.成熟的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可以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C正确。
D.血液中的③红细胞量偏少,代表此人可能患有贫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它的机能是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二排出体外;其次是白细胞,它能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再者为血小板,当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凝血和止血的作业。血浆中的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钠、钾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它维持人体正常的血压和血液酸碱度。
检查项目 正常值 异常时的病症
红细胞计数 3.5×1012~5.5×1012/L 红细胞数量过少:贫血
白细胞计数 5.0×109~10×109/L 白细胞数量升高:炎症
血小板计数 1.5×1011~3.5×1011/L 血小板数量过少:血流不止
血红蛋白 110~160g/L 血红蛋白过低:贫血
12.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A不符合题意;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不符合题意;
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3.(2020·揭西模拟)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團饼状,且没有细胞核
B.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C.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D.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A正确;
B、卵细胞内有卵黄,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养料。B正确。
C、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的生物,C错误。
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利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正确;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2020·武威模拟)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C、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所以C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从而危及生命;但在紧急情况下,有些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异型血,具体情况如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5.(2019八下·潮阳期中)下列关于心脏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B.心脏壁的厚薄不同,心室壁厚于心房壁,左心室壁厚于右心室壁
C.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张开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只能开而不能关闭的瓣膜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不符合题意。
B、肌肉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符合题意。
C、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腔内的血液被分别射入倒主动脉、肺动脉这两条血管中。不符合题意。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6.(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17.(2020七下·滨州期末)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
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B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两图对照可知,血液流经上肢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其中H为上肢动脉。则该图含义是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④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而⑤J表示上肢静脉血管而不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B。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H为上肢动脉,则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J表示上肢静脉血管。
18.(2021八下·清远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过程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C.1000毫升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D.动脉是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 A、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A错误;
B、动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多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少的血液。B错误;
C、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量最多。C错误;
D、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参与循环和肺循环的血量是相同的,时间是一致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参与循环和肺循环的血量是相同的,时间是一致的,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动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多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和营养少的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的55%,血细胞占血液的另外45%。
19.(2021七下·罗湖期末)下图表示四种组织(甲、乙、丙、丁)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分离情况。据图分析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分离率上升,故呼吸作用越旺盛,氧气与血红蛋白的分离率越高。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分离率最高的是丙,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以及血红蛋白的特性,明确:组织细胞进行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能量用于维持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0.(2021七下·沂南期末)人体内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脑部所经历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主动脉 ④肺动脉 ⑤心脏 ⑥肺静脉 ⑦肺部毛细血管 ⑧各级动脉
A.①→⑤→③→⑧
B.①→⑤→④→⑦→⑥→⑤→③→⑧
C.②→⑤→④→⑦→⑥→⑤→③→⑧
D.②→⑤→③→⑧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由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小肠,人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从下腔静脉回到心脏,最先进入右心房。具体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
二、实验探究题
21.(2020九上·新余期末)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你认为[3]是 血管。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 的数量会增多,A与C在结构
上的区别是C有 。
【答案】(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静脉
(3)C;白细胞;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3是静脉血管。(3)A是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是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因此,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细胞核;D是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三、综合题
22.(2021七下·砀山期中)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2)心脏四个空腔中,心壁最厚的是[4] .最薄的是[ ] 。
(3)图中[7]是 ,流动着 血.
(4)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有一定方向,通过 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 ,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它们只能单方向开放.
【答案】(1)心脏
(2)左心室;3;左心房
(3)肺动脉;静脉
(4)静脉;心室;瓣膜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血液循环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2)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途径较远需要的动力较大,右心室把血液从血液输送到肺部,途径较近,所需动力较小,心房把血液押送的心室,途径最近,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比较薄,右心房次之,左心房壁最薄。
(3)图中,7是肺动脉,肺动脉于右心室相连,右心室中是静脉血,所以,有右心室流向肺动脉的血液中流的也是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1)心脏;(2)左心室、3、左心房;(3)肺动脉、静脉;(4)静脉、心室、瓣膜。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路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明确: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都流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左心房和左心室都流动脉血。
23.(2021·阳泉)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保障初二年级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某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下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 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者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葡萄糖随血液经② 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2)小丽跑步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 血变成 血。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答出一点即可)。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③ ,再由④进入① ,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3)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 中被分解释放能量,因此小丽在学习时思维敏捷,跑步时充满活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丰富多样的食物是生物圈对人类的馈赠。
【答案】(1)糖类(或“淀粉”);成人小肠可长达5-6米(或“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很大;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下腔静脉
(2)静脉;动脉;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左心房;主动脉
(3)线粒体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观察图片可知①主动脉;②下腔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糖类是主要的功能物质。小肠适合吸收的特点是:成人小肠可长达5-6米(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大(大);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薄)。
如上图:葡萄糖通过小肠被吸收经血液,通过②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如上图: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丰富);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薄)。氧气由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①主动脉→运往全身组织细胞。
(3)细胞的线粒体利用氧气,将葡萄糖(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