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下列对唐、宋、元各自文学最高成就的概括,正确的是( )
A. 唐诗、宋词、元赋 B. 唐诗、宋词、元小说
C. 唐词、宋诗、元曲 D.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生活需求而对诗进行的改良。元曲则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融入了胡人特色的词,是随着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强制性推行的表现形式,所以元曲也叫胡曲。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提倡 B.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和壮大
C. 科举制的推动 D. 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甫《垂老别》
②关汉卿《窦娥冤》
③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吴承恩《西游记》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②④
《清明上河图》和《窦娥冤》的作者分别是( )
A. 司马迁 马致远 B. 张择端 关汉卿 C. 辛弃疾 白朴 D. 司马光 郑光祖
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请按照这些文学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代表人物像进行排序。(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一位学者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人们如此心仪宋朝的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文化生活丰富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在“瓦子”里听说书
在“苑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去“夜市”吃夜宵
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 B. C.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与我国哪一传统节日有关?( )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体现晚唐诗人李白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 ——《窦娥冤》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 A B. B C. C D. D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船山书院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为清末著名书院、湖湘文化之文脉,书院因祭祀王船山而建立,以王船山为先师,始终至力于弘扬王船山思想。下列对于王船山的思想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理学的创始人
B. 创立了湖湘学派
C. 强调实践第一,认为“行”是“知”的基础
D. 在衡阳举兵抗清,阻击清军南下
以下是王逸同学整理的一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笔记,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唐朝诗坛上的“双子星”
B. 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
C. 汤显祖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成果
D. 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京剧脸谱主要适用的角色是净角和丑角
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 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 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 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 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A. 唐代长安 B. 北宋开封 C. 南宋临安 D. 元代大都
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 )地方呢?
A.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 B. 食客盈门的酒楼
C.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D. 好汉比武的擂台
二、材料解析题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宋代文化繁荣。请写出材料二绘画作品的名称,并指出宋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哪三大发明领先于世界?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宋元时期都市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自统编版教材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小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几处瓦子。 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夜市。当时的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街头歌舞表演,人们装扮成剧中的各类人物,做出不同的动作,结成队伍游街表演,称为队舞。
(1)据材料归纳其主要内容。指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元大都作为元朝当时最大的城市和世界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商业店铺、戏馆酒楼林立,百货云集,当时有鼓楼、斜街、羊角、枢密院角四大市场,另外还有三十多处物流集散之地。无论是皇亲国戚、中外巨商、达官贵人,所需要的高档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即便是普通百姓所需要的盐、粮、油等日常用品也是琳琅满目。元大都不但是中国文化、宗教、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商贸交流的汇合点。元大都还是当时元朝的中心驿站,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海洋运输业,都蓬勃发展。 ——摘编自《元朝大都的都市生活》
(2)从材料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材料三 “千百年后,也许我们的背影都已经远去,只有诗词的绝代风华仍然在人世间永恒流传。”诗词,于我们而言,诗意便是唐诗宋风,是书卷中的点点文墨,是胸中的山川沟壑。多读诗词,诗词会变成萦绕在身上的温润气质。
——摘自《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3)词是哪朝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介绍当时一位著名词人(人物及其对词的贡献)。
材料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摘自360百科
(4)以《窦娥冤》为例,谈谈元曲是怎样反映社会生活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对此书的评价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材料二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三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哪部史学巨著 它是谁主持编著的
(2)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 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 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宋、元各自文学最高成就的概括,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结合所学可知,在唐朝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诗;在宋朝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词;在元朝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曲,因此唐、宋、元各自文学最高成就的概括是唐诗、宋词、元曲,故D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宋代和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文学需求量大,市民阶层的扩大,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大,宋词、元曲兴盛起来,B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宋词、元曲。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和壮大。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3.【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①杜甫《垂老别》是唐朝时期;②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朝时期;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时期;④吴承恩《西游记》是明代。①③②④排序正确,故D正确;A、B、C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重点掌握唐诗宋词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和《窦娥冤》,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故B正确。
ACD.这三项均错误,故排除ACD。
故选B。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成就,要求就读图文信息。
【解答】
④①③②.李白是唐代诗人;李清照是宋代的词人;关汉卿是元代的杂剧作家;曹雪芹是清代文学家,故④①③②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要求结合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解答】
C.结合所学,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在商业、贸易、教育、文化方面十分发达,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呈现出十分丰富多彩的景象,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故C正确。
A.B.D.选项中,“②国家统一、强大“叙述是错误的,因为两宋时期国家没有完全实现统一,与两宋并存的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故排除A.B.D。
故选C。
7.【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排除。故选C。
8.【答案】D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要求理解历史题材的古诗词。
【解答】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体现的是《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故D正确。
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体现晚唐诗人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同时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故A错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体现苏轼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故B错误。
C.“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文学,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题干体现的便是辛弃疾寄给好友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故C正确。
AB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王阳明,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故C正确。
AB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不是汤显祖,故C叙述错误。
A.“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唐朝诗坛上的“双子星”,故A叙述正确。
B.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故B叙述正确。
D.“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京剧脸谱主要适用的角色是净角和丑角,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肆、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十分热闹。大的瓦子,可容纳几千人。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清平乐》,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选项A。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14.【答案】B
【解析】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开封)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据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座都市是北宋开封。
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清明上河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5.【答案】A
【解析】通过“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有人说书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的等等”可得知应该去瓦子也叫瓦舍。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此题考查的宋代的社会生活,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6.【答案】(1)变化: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南方各族人民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开发;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2)《清明上河图》;宋词。
(3)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4)宋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前朝科技文化打下的基础;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政局相对稳定;城市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科学家们的努力等。
【解析】(1)本题考查宋代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原因,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是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主要包括: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南方各族人民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开发;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2)本题考查宋代的文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结合所学可知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涌现出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的词人。
(3)本题考查宋代三大发明,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出现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古代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4)本题考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要求具备综合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前朝科技文化打下的基础;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政局相对稳定;城市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科学家们的努力等推动了宋代科技文化繁荣局面的出现,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内容:宋代的商业和文化娱乐业发达,开封和临安出现了瓦子、勾栏,夜市兴盛。原因: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2)元大都是元朝最大的城市和世界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商品应有尽有,能满足各层次的需求;元大都是中国文化、宗教、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商贸交流的汇合点;元大都是当时元朝的中心驿站,商业贸易、海洋运输业,都蓬勃发展。
(3)宋朝;以辛弃疾为例,他继承了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窦娥冤》以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却无处伸冤,她发出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誓愿,在死后竟然实现的故事。用浪漫笔法鞭挞了黑暗势力。
【解析】(1)本题考查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主要内容及其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夜市”可以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主要内容是宋代的商业和文化娱乐业发达,开封和临安出现了瓦子、勾栏,夜市兴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2)本题考查元大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元大都作为元朝当时最大的城市和世界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商业店铺、戏馆酒楼林立,百货云集......元大都不但是中国文化、宗教、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商贸交流的汇合点。元大都还是当时元朝的中心驿站,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海洋运输业,都蓬勃发展”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元大都是元朝最大的城市和世界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商品应有尽有,能满足各层次的需求;元大都是中国文化、宗教、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商贸交流的汇合点;元大都是当时元朝的中心驿站,商业贸易、海洋运输业,都蓬勃发展。
(3)本题考查宋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诗词,于我们而言,诗意便是唐诗宋风,是书卷中的点点文墨,是胸中的山川沟壑。多读诗词,诗词会变成萦绕在身上的温润气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著名词人:辛弃疾,他继承了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本题考查元曲是怎样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以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却无处伸冤,她发出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誓愿,在死后竟然实现的故事。用浪漫笔法鞭挞了黑暗势力。
18.【答案】 (1)《资治通鉴》。司马光。
(2)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 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 风格豪放、气势磅礴。
(3)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1)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3)综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