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从“黑种人的故乡”“充满生机的大地”和“单一商品经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突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章前两节知识的延展和深入,通过本节教学,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继续学习区域地理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地形图上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纬度位置特点。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3、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通过对本区大量地图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物产,培养探讨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教育及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
2、通过对单一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发展经济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结合资料,分析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例呈现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赋能路径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应用101教育PPT播放带有非洲传统特色旋律的音乐和画面的视频——《狂野非洲之旅》,在播放的过程中,配以介绍,带入情境,引入新课。提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欣赏视频 进入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个整体的印象。
自然环境, ↓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黑种人的故乡 展示本区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完成以下任务:在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地理事物,完成课文读图题。说出本区的位置和范围,并描述其纬度位置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完毕,提问检验成果。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黑种人灿烂的文化及殖民统治的历史。(播放非洲文化的视频) 读图探究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学生回答学生读图学生阅读观看视频 通过自主学习,把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通过对黑种人文化及历史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倡导世界和平的教育,为后面学习本区经济做铺垫。
充满生机的大地↓ (三)读图分析归纳总结 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展示“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引导学生读图,引导概括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引导学生完成课文活动部分,了解热带草原气候对本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读图说出本区气候类型学生读图,概括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分析原因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单一商品经济↓(四)师生合作释疑解难 展示“非洲物产分布图”,读图找出主要物产的分布,认识“世界原料仓库”2、展示“本区部分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占本国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图”说出本区出口商品的特点,联系本区历史,说出原因。引出“单一商品经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3、组织表演: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模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外贸交易。、(提示:注意收集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学生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4)说一说: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摆脱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出谋献策。 学生读图找出主要物产的分布情况学生读图回顾历史观看表演收看问题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积极发言出谋献策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演环节在开展,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理解,既落实本课重点,又突破难点,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学以致用,让学生懂得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
四、知识网络图,梳理关系
五、随堂检测,巩固提升
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 )
中东 B. 南亚 C. 拉丁美洲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 ( )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非洲动物大迁徙的原因是 ( )
动物为了适应干、湿季的气候变化
动物为了适应热带季风气候的季节变化
动物为了逃避天敌的攻击
动物为了躲避狩猎者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有 ( )
A. 石油、铜 B.煤、天然气
C. 铝土、锰 D. 黄金、金刚石
5、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原因是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 ( )
A. 长期的殖民统治
B.自然资源贫乏,气候恶劣
C. 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商品交换
D.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六、课堂观察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渗透理性思考,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但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欠缺,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在课堂上我应用101教育PPT直观展示地图教学,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总结归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例中充分发挥课件的交互作用,借助101教育PPT的教学资源,将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地图、图片、视频更直观展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分析地图等途径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教育及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本节注重对单一商品经济的分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发展经济的教育。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