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1 22:0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陶瓷图片和复制品、录像的欣赏与体验,了解陶瓷、感知陶瓷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是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陶瓷的感受,在艺术创作中学会相互分工与合作,能在认识陶瓷的基础上,能与剪纸、添加、刮蜡等有趣的描绘方法,尝试陶瓷、工艺品器形和纹饰的创造,并以此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讨陶瓷的纹饰、造型、色泽和质感等艺术特点。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实物、挂图。
2、 学生准备:收集的资料、展板。
1、 教学过程:
本课由三个环节组成:感知与体验、表现与创造、评价与反思。
(1) 感知与体验
1、 引入
课前老师布置各小组收集了一些陶瓷的资料,制成了展板,筹备了小小的陶瓷美术馆,现在请同学们把对陶瓷的了解和认识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1、 陶瓷是一种怎样的艺术?
2、 我们最早发现的陶瓷是什么?
3、 陶与瓷的区别?
4、 我国那些地方盛产陶瓷?
师:通过看刚才的展览,以及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对陶瓷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陶瓷艺术就是火与土的艺术,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真正默契。最早的陶瓷是彩陶,从陶到瓷是人类运用材料的一次飞跃,也是科技和工艺水平进步的象征。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火与土的世界。去探讨传统陶瓷的无穷魅力。
(出示课题:走进古朴的彩陶世界)
师:我们对彩陶了解多少呢?魅力何在呢?
现在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到半坡出土的博物馆逛一逛,一起来了解彩陶。
师:同学们在参观之前,各组请派一位同学来抽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着一个不同的问题,各组围绕这个问题边观看边思考。回座位后小组讨论,并选代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同学们问题的答案。
2、 探讨与研究
师: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彩陶,同学们一定都有所收获了,现在请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
(课件打出第一个问题:请分析彩陶的造型特点。)
师:请分析彩陶的造型?这问题是那组负责的?
生:介绍(略)。
师:彩陶的造型特点是千姿百态,我们可以分为四大类:半圆形的钵、盘、碗类;腹壁膨圆的罐、壶类;颈肩部变化的瓶、杯类;有足的鼎类。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包满的美感。
(课件打出第二个问题:分析彩陶的色彩特点。)
生:略
师:以红、白、黑为主,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我们可以跟代表我国最高制陶水平的唐三彩作一个比较,唐三彩是彩色低温釉的总称,色彩以黄、绿、白为主。在烧成的过程中颜色自然流动,互相浸润,形成班驳的釉色。色彩优美流畅,华丽热烈,色彩的独到之处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彩陶与唐三彩相比色彩显得简单和谐的古朴美。
(课件打出第三个问题:请分析彩陶纹饰种类。)
生:略。
师:彩陶纹饰内容丰富有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还有图案化和抽象化的几何纹。手法多样,有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有用直线描绘的,有用曲线描绘的,体现了抽象美。
(第四个问题:半坡人为什么在彩陶盘内侧画鱼和人面,他的含义是什么?)
生:略。
师:有人认为是图腾的标记,有人认为是纹身的写照,不管是那种意见,都肯定了这些创作与当时的渔猎有关联,蕴涵着他们的崇拜和愿望。而将渔纹置于人的周围,则表现出人类祈求获得与鱼一样大量繁殖后代的能力的愿望。
师:在了解彩陶的种类、造型、纹饰色彩之后,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彩陶的魅力体现在哪呢?是简洁、深厚的造型;单纯和谐的色彩;生动自然的纹饰;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马家窑彩陶,回旋、飞动、舒展、流畅,具有极强的节奏韵律感和运动感。尽管彩陶还属于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但奇怪的是先民对艺术形式法则把握是如此超前,对点、线、面视觉语言的运用和发掘如此娴熟。以至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彩陶艺术还保持如此巨大的魅力。
在了解了陶之后我们一起来了解瓷器。
师:一件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宋代陶瓷,它的魅力又在那呢?
师:这是两组不同朝代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请同学们从造型、材质、纹饰分别进行对比欣赏,清代的陶瓷和明代的陶瓷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宋代的陶瓷,无论其质感和色泽,都呈现出玉的光彩。崇尚自然,强调釉色和质感。造型简练、凝重、含蓄,给人一种清逸素雅的美感。明清的陶瓷纹饰繁缛富丽,精巧之至。重视人为的装饰和形式美的追求。
“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两种艺术类型,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这两种艺术类型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也得到了印证,有美学家用这两个成语来代表宋瓷和明清的陶瓷。那一种是“初发芙蓉”那一种是“错彩镂金”?
生:略。
师:宋瓷的“初发芙蓉”,出污泥而不染。明清的瓷器“错彩镂金”绚烂之极。
(2) 表现与创造
师:通过上一环节的欣赏探索我们对陶瓷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陶瓷的艺术魅力无穷。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展开畅想,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表现形式将对陶瓷的畅想表现出来。比如为彩陶做一个宣传海报;选感兴趣的彩陶添加花纹;或与剪纸的形式剪出感兴趣的陶瓷造型与纹饰;以水彩的融和效果表达唐三彩,或以刮蜡的形式绘制彩陶等。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设计与合作,选定各组喜欢的表现形式。(10分钟)
一组:用刮蜡的方法制彩陶。
二组:设计感兴趣的陶瓷造型并添加有创作的纹饰。
三组:以剪纸的形式剪出感兴趣的纹饰。
四组:以水彩的融和效果表达唐三彩。
(3) 评价与反思
师:制作的时间到了,请同学们安静下来,下面各组分别将你们的作品展示并介绍给同学欣赏。
下课玲响之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老太太家门口摆了一个破柜子,一位收藏家发现是唐朝的,想买下来,老太太开口说5块,收藏家说给10块,还说买来当柴烧,下午来取货。可是收藏家来取柜子时,柜子不见了。老太太说:“你是少见的好人,我说5块,你给10块,自己心意过不去,帮着把它劈成柴。”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们不要觉得传统陶瓷文物离我们很远,近来看报纸说在广州改建工程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生活遗址。如果对彩陶一点也不了解,就是发现也一样难逃厄运。所以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关注我们的民族遗产――陶瓷,弘扬陶瓷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也了解一下外国的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