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7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7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1 22:1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图形.联想.创意》是岭南版美术教材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该课要求学生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总体或局部特征进行联想和创意。如本课所说的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表现手法来进行图形的联想,创造一个全新的视角形象。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并发挥发散思维进行奇思妙想。
(二)学生分析
奇思妙思是孩子的天性,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及观察能力。但往往最易突视了身边的题材,往往认为联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善于在生活中根据物体之间的相似点展开想象,以联系创造生活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手形联想与创意方法,运用一些表现手法举一反三的抓住图形的总体或局部特征进行创意和联想。能通过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并发挥发散思维进行奇思妙想。渗透提高学习能力的理念。
2、过程与方法
课堂上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联想和创意的探索;在美术学科中运用学科性的整合、小组合作教学、作业由自评、他评、教师评等方式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特色;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竞争激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课堂小结、课后延伸,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知识拓展及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在对艺术家的作品的欣赏中,使学生感受到图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及图形所包含的内涵,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对图形的欣赏和创造。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工艺设计领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操作实践是将知识加以强化并加深理解的过程。因此,在课程中设置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艺术体验,为学生大胆创造提供感性经验。从心理方面看,初中学生正处于“客观写实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织在一起的矛盾时期。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幻想逐步由具体、虚构向抽象、现实的方向发展,喜欢刻意临摹写实,不敢想象,创造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所以,对于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怎样设计活动,使得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实践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教学难点:学生往往欣赏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很精彩,但是一到自己创作的时候就觉得困难,通过亲身实践,从而体验到图形创作的技巧,学生一定会感受更深刻。
(五)课前学具准备
印泥、白纸、绘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激趣导入
通过形意诗《秋思》来激发学生对文字图形化的兴趣,同时很快地记住这首古诗。
《秋 思》
圆日高山路口长
横云细雨断斜阳
扁舟大海无心过
风卷残花千日香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让学生利用指纹画和“手”的造型创作环节 学生在尝试手形联想与创意
第三环节 展示评价
选择好的学生作品进行班级展评
第四环节 总结反馈
对整堂课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