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1 19:56:19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 物体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物体的影子永远不会消失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一天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的发生变化。古代的“日晷”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制成的。
2.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谁的体积最大(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太阳的体积是353523099387722477 立方公里;地球的体积是271695318501 立方公里;月球的体积是 5497660624 立方公里,正确;
B.太阳的体积是353523099387722477 立方公里;地球的体积是271695318501 立方公里;月球的体积是 5497660624 立方公里,错误;
C.太阳的体积是353523099387722477 立方公里;地球的体积是271695318501 立方公里;月球的体积是 5497660624 立方公里,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太阳、地球、月亮大小关系,注意太阳大于地球大于月球。
3. 下列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大小不一
B. 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 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不一。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所以C符合题意。
4. 下列属于地球和太阳、月球之间相同点的是( )。
A. 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 B. 都有丰富的液态水 C. 都是球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都是球体,都有自转和公转。只有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源,太阳和月亮上没有液态水,所以A、B选项不正确。
5.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它的活动周期是( )。
A. 1年 B. 11年 C. 60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一般11年为一个周期。
故选:B
二。填空题
6.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____________。
【答案】两侧
7.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然后看到____。
【答案】 ①. 帆顶 ②. 船身
【解析】
【详解】人们站在海库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檐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这种现象说明地球是圆形的。
8. 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____________,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答案】云
9. 太阳上有黑子,____________上有环形山。
【答案】月球
【解析】
【详解】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太阳和月亮的大小,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远得多。
10.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_____的仪器。
【答案】时间
【解析】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三。判断题
11. 地球仪上的蓝色代表海洋。(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仪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陆地,另一部分蓝色的代表海洋。
12. 日晷是我国现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
【答案】×
【解析】
【详解】日晷又称日圭,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13. 现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运用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个球体,所以
最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就是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的照片。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人造卫星是最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
14. 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半个月。( )
【答案】×
15.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出发地,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出发地,证明了地球是个圆球,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这是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四。连线题
16. 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
太阳 能发光
地球 有水
月球 有环形山
有黑子
【答案】
五。简答题
17. 请说一说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答案】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
【解析】
【详解】海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份海报所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首先确认资料的来源,我们可以借助书籍及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海报信息。根据所找信息,我们要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从而制作出比较科学而又有创意的海报。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海报,要求学生掌握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18. 观察记录简易日晷的影子变化。
【答案】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
【解析】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日晷是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晷针又叫“表”。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点睛】本题考查日晷,要求学生掌握日晷的影子变化。
六。综合题
19. 某同学在演示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2)此时,可能观察到什么天文现象。
【答案】(1)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代表地球上观察的人。
(2)太阳被月球遮挡,出现日食现象。
【解析】
【详解】眼睛代表地球上观察的人,月球的体积小于太阳,因此小球代表月球,大球代表太阳。图中小球把大球挡住了,人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小球,看不到大球,即看不到太阳,所以发生的是日食现象。
20. 排序题。
小金拍了一些月相图,照片洗出来后,他想贴在月相板上,但是照片弄乱了,请你帮他把上、下半月的照片选出来,并按要求排列。(用字母表示)
(1)上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EABG ②. DFCH
【解析】
【详解】月相变化的特点是上半月亮面在右,且亮面越来越大;下半月亮面在左,且亮面越来越小。
21. 综合题。
用手电筒照射木圆柱,观察影子的变化。(先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再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1)当手电筒在木圆柱上方照射时,看到影子在木圆柱的____________。
(2)当手电筒在木圆柱左侧照射时,看到的影子在木圆柱的____________。
(3)当手电筒在木圆柱的正上方位置时,改变圆柱体的摆放位置,影子的形状也会随之____________。
(4)我们发现:
①影子的位置与光源的____________有关。
②影子的形状与所照射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下方周围 ②. 右侧 ③. 改变 ④. 照射角度 ⑤. 摆放位置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 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物体的影子永远不会消失
2.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谁的体积最大(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3. 下列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 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 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4. 下列属于地球和太阳、月球之间的相同点的是( )。
A. 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 B. 都有丰富的液态水 C. 都是球体
5.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它的活动周期是( )。
A. 1年 B. 11年 C. 60年
二。填空题
6. 太阳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____________。
7.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然后看到____。
8. 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____________,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9. 太阳上有黑子,____________上有环形山。
10.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_____的仪器。
三。判断题
11. 地球仪上的蓝色代表海洋。( )
12. 日晷是我国现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
13. 现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
14. 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半个月。( )
15.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出发地,证明了地球球体。( )
四。连线题
16. 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
太阳 能发光
地球 有水
月球 有环形山
有黑子
五。简答题
17. 请说一说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18. 观察记录简易日晷的影子变化。
六。综合题
19. 某同学在演示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的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2)此时,可能观察到什么天文现象。
20. 排序题。
小金拍了一些月相图,照片洗出来后,他想贴在月相板上,但是照片弄乱了,请你帮他把上、下半月照片选出来,并按要求排列。(用字母表示)
(1)上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综合题。
用手电筒照射木圆柱,观察影子的变化。(先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再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1)当手电筒在木圆柱上方照射时,看到影子在木圆柱的____________。
(2)当手电筒在木圆柱左侧照射时,看到的影子在木圆柱的____________。
(3)当手电筒在木圆柱的正上方位置时,改变圆柱体的摆放位置,影子的形状也会随之____________。
(4)我们发现:
①影子的位置与光源的____________有关。
②影子的形状与所照射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