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1 22:1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校园艺术节》第1课
《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中本单元创设了开展“校园艺术节”的活动情境,活动程序是确定了实施方案之后,首先第一个工作就是发布信息,广而告之,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艺术节活动。因此本单元将学习设计海报作为第一课的内容。海报设计是广告设计中的一个分支,设计过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个过程充满了创意的乐趣。但是,这个活动情境与学校实际并不相符,学生没有很好的代入感。同时海报设计的范畴比较窄,不足以展现广告创意的魅力,因此将本课学习内容调整为广告设计,学生对广告设计整体了解之后,掌握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及视觉表现方法,灵活运用,能更好的完成校园活动的海报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广告的历史、功能、分类;学会广告创意思维方法和视觉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优秀广告作品,学会用思维导图法获得创意;通过小组合作实践练习,提高与他人沟通、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创意不仅作用于广告,更能够改变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广告创意思维方法和视觉表现方法;尝试设计一则创意广告。
教学难点:对学生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根据活动的主题去设计一则有创意的广告。
学情分析:
 初一下学期,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也逐渐增强。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求新、求变的意识强烈,通过设计·应用课的学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评价设计:
1、能否以设计的眼光发现生活中广告创意的体现。
2、能否恰当的运用所学广告设计知识进行实践练习。
3、能否对学习内容有持续的兴趣并积极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4、实践过程能否细致耐心,与同学合作是否融洽。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1、播放叫卖音频,预设情景问题:他在喊什么呀?2、播放叫卖视频揭晓答案。总结:吆喝、叫卖,是最原始的广告活动,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现在的广告是这样的吗?如今的广告形式更加多样。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广告设计。新授广告设计的历史发展通过视频短片,了解广告的历史发展2、广告设计的功能及分类问题:了解了广告的发展史,谁能概括下广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宣传功能,通俗地讲就是“广而告之”。接下来通过欣赏几幅招贴广告,了解广告的分类。总结:常见的经济广告、文娱广告、政治广告、公益广告,按照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又可以分为商业性广告和非商业性广告。3、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通过视频《泰国公益广告,放下手机珍惜身边人!》分析创意思维方法——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可以简单有效的记录我们的放射性思维,找到好创意。小练习:运用思维导图法,同样表现手机危害的主题,你还能想到那些创意?广告图形表现方法通过欣赏优秀广告设计,了解广告图形的表现方法。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形象,根据宣传主题,整合在一起。换:把一个形象中的特定元素,换成其他的事物,也可以形象地说偷梁换柱,但二者之间要有外形或内在的联系。广告文字通过遮挡洗涤产品创意广告中的商标文字,了解文字在广告中作用——辅助我们理解广告的宣传主题。分析演唱会活动广告,知道标题文字和说明性文字。6、广告色彩通过小游戏,快速记忆广告。了解广告色彩的特点:鲜艳明快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但也要配合主题,图文搭配。实践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则创意广告。设计主题:从手机危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雾霾这四个主题中,任选其一。展示评价1、小组成果交流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2、教师总结点评,巩固本课知识。五、拓展提升创意不仅作用于广告,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视频《DIY废旧物品》和饿了么、滴滴打车、微信支付等案例,创意能够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学生欣赏并分析广告的宣传内容。学生交流 从广告的起源导入,激发学生对广告设计的好奇心。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归纳出广告按性质的分类。用思维导图分析广告创意思维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思维导图法的用法。有了创意,还需要画面表现出来。视频由于时间长,画面多,这里用平面广告的形式介绍视觉画面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广告图形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开阔,创意想法更加完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