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2.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3.《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谷”中的稻(水稻)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
4.下列关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B.缺铁易患贫血
C.缺氟易患龋齿 D.缺硒易患甲状腺肿大
5.下列物质中,属有机物的是( )
A.碳酸氢钠 B.葡萄糖
C.碳酸 D.二氧化碳
6.小林同学对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安全知识
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风能、水能、太阳能——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使有害物挥发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C.元素与人体健康 D.环保与物质利用
缺钙——易得甲状腺肿大 缺氟——易生龋齿 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7.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C.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
D.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8.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②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①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农业
①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
9.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淀粉+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淀粉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
C.淀粉中可能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KNO3溶液(K2SO4) 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B NaCl溶液(Ca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结晶
D O2(H2O) 浓硫酸 洗气
11.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煤、石油、液化气属于化石燃料 B. 应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 胃酸过多的认可多喝柠檬汁
C. 电动自行车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动车喷漆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 D. 用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作用, 用氧气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12.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物质分类
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 ①过氧化钙、石油、盐酸都是混合物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②二氧化硫、水、氧气都是氧化物
C.对有机物的认识 D.对安全的认识
有机物不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①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②葡萄糖、蛋白质、淀粉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进行稀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衣:常用__ __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食:牛奶、黄瓜、米饭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 __。
(3)住:利用活性炭的__ __性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
(4)行:车用燃料汽油通常是将__ __加热炼制得到的。
(5)用: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__ __。
14.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我省从2009年9月1日起,启动了“蛋奶工程”。
(1)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2)牛奶常用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3)为减少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引起的“白色污染”,目前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1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常见矿石 。
(2)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的碱 。
(3)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剂的是 。
16.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①制作衣服的原料有:a.羽绒 b.蚕丝 c.棉线 d.羊毛 e.涤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医用口罩的中间层是用来隔离病毒的熔喷布。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2)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均衡的饮食。
①中考快到了,小明妈妈为他制定的午餐食谱是:米饭、红烧鱼块、清炖羊肉、青菜、牛奶,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________。
②樱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富含矿物质钙、铁、磷等,樱桃中的“钙、铁、磷”是指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安全良好的家居环境使生活更美好。
①装修房子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完毕后,要长时间通风,让甲醛、含铅成分的物质挥发出去。写出铅的元素符号________。
②水基型灭火器是家庭常用灭火器。该灭火器灭火时,产生的泡沫喷射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达到灭火的目的。其灭火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汽车外壳的材料是钢铁,钢铁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车的尾气排气管装有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与CO转化成无毒的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去世。他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损失。
(1)稻谷被加工成大米。从营养角度考虑,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无机盐
(2)李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有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他需要及时施加的一种肥料是________(填序号)。
a.KCl b.NH4NO3 c.KNO3 d.NH4H2PO4
(3)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氮肥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常用的肥料。生产氮肥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制得氨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明在使用NH4HCO3肥料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肥料包装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塑料,该包装袋属于________材料;该包装袋随意丢弃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1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19.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现取该牛奶样品30 mL,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下同)
(2)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ABDBC 7-12BAADCD
二、填空题
13.(1)灼烧(或点燃闻气味) (2)食黄瓜 (3)吸附 (4)石油 (5)稳定(或不活泼)
14. (1)蛋白质 (2)热塑性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15. (1)Fe2O3(其他合理的答案均给分) (2)NaOH (3)NaCl
16.(1)①e ②过滤 (2)①青菜 ②元素 (3)①Pb ②隔绝氧气 (4)①混合物 ②2CO+2NO2CO2+N2
三、实验探究题
17. (1)b
(2)c
(3)3H2+N22NH3
(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有机合成 白色污染
18.【实验探究】HCl 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 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 ②不能 如果B、C位置互换,气体通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蒸气,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1)设产生氨气的质量为x。
2NH3+H2SO4===(NH4)2SO4
34 98
x 9.5 g×4.9%
= x≈0.16 g
(2)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0.16 g××100%≈0.13 g
答:(1)产生氨气的质量为0.16 g;(2)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0.1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