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中和反应
一 选择题
1.“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P2O5——氧化物
B.Na2CO3——碱
C.CuSO4——盐
D.HNO3——酸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CuO+H2SO4===CuSO4+H2O
3.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下列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
C.用硫酸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碱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6.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与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 )
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7.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镁与稀硫酸
B.氧化铁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8.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已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9.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
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二 非选择题
1.由_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盐。NH4Cl、NH4NO3等虽然不含金属离子(含有NH4+),也属于盐,因此盐的组成中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2.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结合生成水。注意:中和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____和________,生成物是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反应是否发生,丽丽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烧杯中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4)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填写图2圆圈内的空白,其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_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2)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__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疗上:①常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牙膏、肥皂水等_____性物质中和蚊虫叮咬后留在皮肤中的蚁酸。
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小红同学近日常吐酸水,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后说:“没事,是胃酸过多,吃些药就会好的。”医生给小红开的药方中有一种含氢氧化镁的药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生同时又提醒小红要注意饮食,少吃含________(填“酸”或“碱”)的食品。
(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
6.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三位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
④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2)丁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可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BBAACACCC
二 非选择题
1.金属 酸根 NaCl CuSO4(合理即可) 不一定
2.酸 碱 酸溶液 H+ 碱溶液 OH- 酸 碱 不一定
3.1)滴瓶 烧杯
2)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3)由红色变成无色
4)NaOH+HCl===NaCl+H2O
5)Na+ Cl- H2O H+和OH-结合成H2O
4.1)熟石灰
2) 熟石灰 Ca(OH)2+H2SO4===CaSO4+2H2O
3)Al(OH)3+3HCl===AlCl3+3H2O 碱
5.1)中和过多的胃酸 Mg(OH)2+2HCl===MgCl2+2H2O 酸
2)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
6.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温度升高 NaCl和HCl 二 产生气泡
2)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