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
星期天是快乐的,在这天我们可以放下书本,邀三五好友一同游戏、谈天;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家务、郊游,感受家庭的温馨……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星期天是什么样的?
课程导入
学习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我”在一天里心情的变化。(重难点)
3.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重点)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本文选自《务虚笔记》。
我会写
mèi
yǐ
dāo
zhuān
明媚 献媚
崇洋媚外
砖头 方砖
添砖加瓦
蚂蚁 工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唠叨 叨念
念念叨叨
bàn
róu
dān
jiǎo
绊倒 绊脚石
磕磕绊绊
绞痛 绞刑
绞尽脑汁
耽误 耽搁
耽于幻想
揉面 揉动
捶背揉肩
zhàn
cuō
huáng
绽放 破绽
绽露 皮开肉绽
搓洗 搓手
揉搓 搓弄
惶恐 惊惶
人心惶惶 诚惶诚恐
wēi
wěn
亲吻 吻别
吻合
依偎 相依相偎
注意右部“勿”不要写成“匆”。
注意右部“畏”不要多写一撇。
读写词语
停顿
晃动
耽搁
漫长
休止
时光
沉郁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荒凉
念叨
画报
翻箱倒柜
明媚
拨弄
草丛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说说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为什么对这一天记忆如此深刻。
第一部分(1)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描写“我”从满怀希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待,却终于彻底绝望的过程。
第二部分(2-6)
叙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第三部分(7)
阅读第一段,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昏暗下去”既是实指,指“我”从白天等到天黑;又是虚指,一方面暗示了等待的落空,另一方面表明“我”的心情最终归于灰暗。
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故意躲起来吓唬大人是孩子调皮可爱的常事,那天却忘了,说明 “我”心里只想着快点走。两个问句进一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连用两个问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不好挨”说明“我”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痛苦。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在妈妈去买菜之后做了哪几件事?想象这些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①跳方砖,跳房子
②看天,看云彩;
③蹲在院子里拨弄蚁穴;
④坐在草丛里翻看画报。
从中可以感受到“我”的焦急和兴奋。“我”因为母亲的承诺而满怀期望,内心欢喜,“自娱自乐”是为了打发等待中无聊的时光,舒缓焦急的心情。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这里的反问句表达了 “我”心中对妈妈说话不算话的强烈不满。
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母亲同样用一个反问句来应 对“我”,完全没有顾忌“我”的感受。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一段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实现“我”的盼望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盼望还没实现时的急切心理,同时也揭示了母亲迫于生计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空气越来越凉,这漫长的一天终于就这样无果而终了。作者将“我”的感觉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写出了“我”越来越失望,最终明白自己的盼望终将落空的心理状态。
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为了消磨母亲去买菜的这段时间,“我”做了哪些事?
(1)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
(2)看着天看着云彩走。
(3)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4)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5)想象画报上女孩子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都运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运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而《那个星期天》则运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所描写的人、事、物中,在叙述中表达了自己不断变化的情感。
结构图解
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写出了“我”从满怀期待到彻底失望的心理过程,突出了母亲对“我”心理感受的忽视给“我”带来的痛苦,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亲劳作的辛苦。
随堂练习
读句子,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 )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
2.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
(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贱贱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
一言不发
消失
失落
清晰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