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目 录
CONTENTS
江海交汇之地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江海交汇之地
1、范围
______市、
______省南部
______省北部
上海
江苏
浙江
长江三角洲
江海交汇之地
2、位置
江 海 交汇之地
长江
黄海、东海
江海交汇之地
据图中信息,分析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黄海
东海
长江
对内:依托长江,沟通沿海与内地
对外:位于海运中枢,沟通南北,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想一想: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_______
地区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地区:
A ________,B _________; C___________.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长江三角洲,其中的“苏”
指的是_______,“杭”指的_____.
长江三角洲
京津唐
珠三角
长江三角洲
苏州
杭州
江海交汇之地
读图分析长三角地区的地形地势及河湖分布情况。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江苏兴化人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如图为垛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垛田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甜菜 D. 甘蔗
2.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低洼 B. 河网密布
C. 气候湿润 D. 土壤肥沃
B
A
3.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 )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B
江海交汇之地
读图分析长三角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
雨热同期,水资源丰沛
江海交汇之地
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
河流在下游形成冲击平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河流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用水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灌溉水源。
弊:易造成洪涝灾害。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作用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便利水运
提供城市用水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水能发电
提供城用水
提供工业用水…
3.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地形、河湖: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特点:长江下游,濒临黄海、东海
地理位置
优势: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河运、海运便利
小结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金陵
临安、钱塘
姑苏
广陵
人口稠密
富庶繁华
古都云集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核心城市:上海
北翼中心:南京
南翼中心:杭州
核心:上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外高桥码头
核心城市—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浦 东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北翼中心—南京
明孝陵
玄武湖
秦淮河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六朝古都。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
杭州
西湖
钱
塘
江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点。
多沿河、沿交通线分布
(原因:取水方便,交通便利)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洋山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
昆山
上海
杭州
苏州
——同城效应
活动探究
2、在城市群中形成同城效应的关键: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1、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加收入
弊:交通成本高,上下班耗时多
活动探究
3、生活中的同城效应
活动探究
广佛同城
核心城市:上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位置优越,面海背陆,腹地广大
发展条件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小结
“同城效应”
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海陆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水网稠密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鄂、湘、赣
B.黔、蜀、渝
C.皖、浙、沪
D.苏、鲁、豫
A
2.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D.长江下游与京广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D
B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2.水乡风貌
周庄
乌镇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戏曲文化
3.特色文化
越剧
评弹
3.特色文化
茶文化
碧螺春
3.特色文化
丝绸文化
3.特色文化
饮食文化
清蒸狮子头
松鼠鳜鱼
淮扬菜
3.特色文化
饮食文化
东坡肉
阳春面
蟹黄包
醉蟹
三
水乡的特色文化与旅游
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小结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地位
作用
同城效应
水乡的特色文化与旅游
旅游业发展条件
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