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人物与环境(中外小说)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承接了必修三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同属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针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反抗史。《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的代表作,主人公别里科夫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教材的编者精心选择了不同时期(古代、现代、当代)最好作品,挑选了中国与外国不同风格的名家名作,让我们与学生一同畅饮最醇厚的文学佳酿。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把握。把握主题,首先要认真通读作品,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透过故事情节探寻蕴含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
分析情节,首先要注意情节的展开和曲折性。各种矛盾冲突是否有由发生、发展到高潮和结束的空间和过程,情节是否丰富、复杂、曲折,能否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挖掘事件的意蕴留下广阔的空间;其次要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尤其是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其三要注意情节发展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造。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传》、契诃夫与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2.了解小说三要素在小说构成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划分小说的情节,学习使用情节来深入理解小说主旨。
2.结合小说三要素探讨作品主题,细化情节的展开和矛盾的解决线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2.鉴赏纯美的自然环境与纯美的人文环境,熏陶真、善、美的人生观。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如何确定小说的情节划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学习分析小说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学会运用小说各要素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专题划分
专题一:确定小说情节的划分切入点。
专题二: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专题三:学习运用小说要素来理解小说主题,如情节和人物等。
专题一
确定小说情节的划分切入点,准确划分小说情节结构。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单元在必修三学习了小说特征的基础上,注重人物的变化及原因追溯,能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确定小说情节划分的技巧。
通过课本中三篇小说的阅读,能够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与其片段节选中怎样区别对待小说的情节划分。通过阅读面的扩大,熟练掌握小说三要素,学会用小说的情节划分来领会小说主题,以便领略更深层面的东西。
能够举一反三,对新阅读的小说能较快速地划分出情节结构,准确地找到小说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从而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主题。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确定小说情节的划分切入点;
2.掌握小说情节划分技巧,能准确划分小说情节结构。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小说三要素中,情节包括哪几个环节?
2.小说情节环节中,哪几个是必不可少的?
3.哪一个环节最容易确定?
4.哪一个环节最能指向小说的主题?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通过集体回顾,建构小说文体的知识体系。
1.小说三要素小结与回顾。
2. 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有哪些。
3. 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还包括序幕和尾声。
4.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有时候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5. 小说的主题思想是由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变化发展来体现的。
二、通过小组讨论,对小说情节和人物要素进一步地深化理解。
1. 课文内容梳理。将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划分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
2.小组讨论:确定好哪一个环节是最容易确定的。
3.为什么通过高潮和结局最能确定情节的划分?
教学评价
1.能准确划分本单元三篇小说的情节结构。
2.能迁移划分一般短篇小说的情节结构。
专题二
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学习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部分,把握小说的主题,必须从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出发。所以,学习小说必须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深入透彻地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多角度入手,而情节是其中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的时候最关注的方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则要求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要在梳理脉络的同时标注核心事件,同时以不同的视角来概括情节,如李小二的视角,管营、差拨的视角等,会有更多的收获。
要在“逼上梁山”的主题观照下,通过补充阅读相关章回,探讨林冲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就是情节划分的主要依据。与《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情节结构,可以发现,《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具有相对的并列性,线式结构不如前者明显。但是,情节的划分还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小说情节中矛盾冲突对于小说人物性格的影响。
2. 结合小说三要素探讨作品主题,细化情节的展开和矛盾的解决线索。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小说的高潮和矛盾冲突的关系怎样?
2.林冲怒杀陆虞侯,表现了其性格成长的哪一个方面?
3.别里科夫最终的死,是小说的高潮还是结局?最后两个自然段,属于情节发展的哪一个环节?起了什么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网络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理解,林冲性格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2.除了情节,小说中还有哪些因素,对于塑造林冲的性格起了作用?
小说中巧妙的伏笔、照应的技巧;对“风雪”的描写烘托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小组讨论:高潮和结局怎样更加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4.小组讨论:高潮和结局怎样通过人物形象指向小说的主题?
教学评价
完成小说阅读训练《小职员之死》(契诃夫),准确理解情节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写作《我这样看林冲》,表达自己对林冲反抗道路的认识。
专题三
学习运用小说要素来理解小说主题,如情节和人物等。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对中学生而言,小说是最具有感性的最能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文体,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单元林冲与别里科夫,都是文学作品长廊中闪光的人物,在理解了其刻画方法之后,正确理解两个形象的社会意义,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方面。
通过讨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意义,进一步内化林冲性格,指导自己的人生。
别里科夫的套子式人生观,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而言,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和引以为戒地方?林冲是怎样冲破套子的?翠翠和老船夫是怎样钻在套子里的?三篇课文中有没有可以沟通的地方?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可以融会贯通所学的内容。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小说每一个要素,是如何指向小说主题的。
2.理解本单元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3.鉴赏纯美的自然环境与纯美的人文环境,熏陶真、善、美的人生观。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小说主题是通过哪几个要素体现的?
2.你眼中的林冲是个怎样的人呢?
3.别里科夫的套子式思维,怎样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人?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网络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个个侠肝义胆,快意恩仇,性格光彩照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宋江怒杀阎婆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杨志误失生辰纲…… 在这些人物中林冲这个形象最为特殊,有人说他相貌如张飞,身手如赵云,性格象刘备。有人说他善,有人说他狠,清代学者金圣叹说他“毒”。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眼中的林冲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小组讨论,套子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观。
“套子观”应用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是个性格平和谦虚随和的人,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活舒适恬淡,但是一连串难以忍受的打击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想继续过“套子”中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这就是逼上梁山。林冲的例子是从“安于套子”到不得不“冲破套子”的最好佐证。
“套子观”应用于《边城》——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翠翠的那种朦胧的爱情非常美,因为二老,原来“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的翠翠,开始“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心中有薄薄的凄凉”,“会迷乱”,沉思、生气、悲伤、甚至痛苦,这一切全然是因为爱。可惜翠翠自始至终没有什么能表征她主体性的行为。直到小说结尾,她还在等着,尽管那个人 “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 。她甚至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只有这一切都已发生,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 “ 哭了一个夜晚 ” 。这一切都说明,翠翠其实一直活在沉默和压抑当中,她的奔放、豪迈、野性一直被压抑着,这种压抑使得她连爱的语言都不会表达。对于命运阴差阳错为她编织的情感“套子”,翠翠缺少冲破“套子”的能力,被动地、迷茫地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对于老船夫而言,他心中其实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一个“套子”,那就是自己女儿对爱的殉情。女儿的死成了一种重压,这种压抑导致他违背了自己的天性,在孙女的婚事上,小心翼翼,瞻前顾后,费尽心机,成了一个“不爽利”的人,最终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离开了人世间。
教学评价
以《我们的套子》为中心写一篇文章,表达别里科夫思想的积极和消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