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中国诗歌意象

文档属性

名称 古典诗词鉴赏——中国诗歌意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09: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中国诗歌意象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一句话,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什么叫意象、意境。或问答,或导学,并举例分析。
2、意境的分类,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举例分析辨别关系。
3、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4、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根据学生所学温故知新,了解柳、落花、芳草、梧桐、菊、梅、猿猴、雁、鸟、流水、月、雨、云及其他一些意象的约定俗成的寓意。
5、试分析高考中与意象有关的题。如果有时间,将训练三个高考试题。
6、课堂小结所学知识,布置作业完成教学。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什么是意象?
2、意象与意境 什么叫意境?
3、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专题划分
专题1:什么是意象
专题2:意象与意境 什么叫意境
专题3: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专题一
专题1:什么是意象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2、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孟浩然一首词进行鉴赏,思考诗中有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这些形象被赋予了什么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诗歌的意象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的根。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这几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一)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 这三首诗歌
活动二:这三首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这三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雨”在词中传达的情感。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同是表现“雨”诗歌,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五:抓住词中“雨”这一意象,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诗歌中“雨”的具体内涵。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意象与意境 什么叫意境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意象的不同特点,综合分析意象内容。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活动二: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活动三: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谒金门  (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三首诗歌。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交流这些意象。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学生交流总结

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芳草
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落花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活动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整理总结诗歌的意象。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