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末学情监测 10.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热量条件好 ②土壤肥沃 ③人均耕地多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 A)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10题图 11-12题图
读我国甲、乙两工业基地示意图(比例尺不同),完成第 11-12 题
答案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工业基地的河流均属外流河
1.我国陆上疆界长,邻国多,从经济角度看,有利于发展 B.当乙工业基地进入雨季时,甲工业基地正值伏旱
A.种植业 B.海洋事业 C.边境贸易 D.淡水养殖业 C.甲、乙两工业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水稻、冬小麦
2.某食品卫生许可证为“鲁卫食证字(2021)第×××号”该食品生产所在地是 D.两工业基地居民的食用肉、奶、蛋等产品主要来自农耕区畜牧业
A.安徽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山东省 12.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如图为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3-5 题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能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加工制造业
3 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图中所示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密集带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4.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13.在我国的四个海域中,位于大陆架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油气资源的海域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森林破坏 D.水污染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乙海区冬季 1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矿业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A.盛行偏西风,接纳泥沙多 B.盛行偏东风,接纳泥沙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 高校集中,人才丰富
C.盛行偏南风,接纳泥沙少 D.盛行偏北风,接纳泥沙少 15.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读熊猫图,回答 6-7 题 A.电风扇 B.3D打印技术 C.汽车导航仪 D.智能扫地机器人
6.该图表示的资源是 春运是春节前后因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
A. B. 力。读我国某年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示意图,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完成第 16-18 题
C. 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 16.依图可推测,该区域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应是
7.该资源的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区是 A.京广线 B.焦柳线
A.可再生,东北地区 B.非可再生,西北地区 C.浙赣线 D.陇海线
C.可再生,西南地区 D.非可再生,东南地区 17.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
8.关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A.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B C.城市化进程过快 D.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 18. 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①10000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选择海洋运输
D.变草地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1吨活鱼从仙桃运到天门市区,选择铁路运输
在最近的 30 年间,大量粮食从东北输往南方沿海地区。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③乌鲁木齐火车站一名重伤群众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
中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被彻底改变了。读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完成 选择航空运输
第 9-10 题 ④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
9.当前“北粮南运”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⑤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选择管道运输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八年级地理 第 1 页 (共 4 页)(湘) 八年级地理 第 2 页 (共 4 页)(湘)
二、非选择题(共 64分) 易流失;B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C地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
D地河湖较多。
19. 下图是沿 36°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二:图乙中的 E、F、G三地,E为城市中心区,F为城市郊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G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1)材料一中的 A、B、C、D四个地区
分别安排哪种农业生产部门最为合
理?(4分)
A 高原; B 高原;
C 平原; D 山脉。 。
(2)图中 A是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B是第二级
阶梯,这里有一系列宽广的 和巨大的 ,海拔下降到1000米到2000 (2)如果材料二中居住在 F、G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米,局部地区低于 500米;C是第 级阶梯,海拔多在 米以下。 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F地应选择哪一项?G地应选择哪一项?
(3)该地势的优势: 请你给他们出出主意,并说一说你的理由。(8分)
①对气候: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
②对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 交通,便于沿海和 的
经济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多急流、瀑布, 资源丰富。
20.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资料一:中国最早的高铁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3)通过以上分析,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我们有什么启示?(4分)
和武广高铁分别在 2008 年、2009 年开通运营,
高铁的建成,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
碑,意义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 22.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里,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对西方先进技术的 (20分)
学习借鉴,再到自主研发创新,中国的高铁建设 (1)下列城市中,位于多水带的是( )
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彰显着中国高铁披荆斩棘、 A. 台北 B. 武汉
一路向前的勇气和决心,让世界看到了独一无二、 C. 兰州 D. 乌鲁木齐
一往无前的“中国速度”!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资料二:中国高铁分布示意图 特点是 ,为解决空间分
(1)说出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高速铁路的名称。(2分) 措施解决。
(3)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2)请说出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的特点,其产生的
原因是
。解决水资
(3)高铁的建成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深远。请举例说明高铁的建 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来解决。
成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4分)
(4)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业。
(5)山东省潍坊市处于我国的 带内。为缓解潍坊市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哪
些?(至少答出两条)
2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资料一:图甲中 A、B、C、D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A地地形陡峭,水土容
八年级地理 第 3 页 (共 4页)(湘) 八年级地理 第 4 页 (共 4页)(湘)
2021年冬期末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湘教版 A)
一、选择题(共 36分)
1—5 CDCAD 6—10 BCDCC 11—15 CDADA 16—18 ABB
二、非选择题(共 64分)
19.(14 分)
(1)青藏 黄土 华北 太行
(2)一 4000 高原 盆地 三 500
(3)降水 东西 内陆 水能
20.(14分)
(1)京津城际铁路
(2)我国铁路主干线在空间上分布特点是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形成原因是西部多高原山
地,地势起伏大,不利于铁路的建设,东部人口稠密,经济相当发达,对交通的需求
量大
(3)时间节约,安全高效;方便快捷,舒适,价格合适;比自己驾车省心等(言之有理即
可)
21.(16分)
(1)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2)F地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G地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因 F
地距离城市比较近,蔬菜、花卉、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且供应及
时;G地地形平坦,有便利的灌溉条件,远离城市,适合发展水稻、小麦、玉米种植
业。(合理即可)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合理即可)
22.(20分)
(1)B
(2)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3)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
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修建水库
(4)畜牧
(5)平水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
污染;等等2021年冬期末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湘教版 A)
一、选择题(共 36分)
1—5 CDCAD 6—10 BCDCC 11—15 CDADA 16—18 ABB
二、非选择题(共 64分)
19.(14 分)
(1)青藏 黄土 华北 太行
(2)一 4000 高原 盆地 三 500
(3)降水 东西 内陆 水能
20.(14分)
(1)京津城际铁路
(2)我国铁路主干线在空间上分布特点是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形成原因是西部多高原山
地,地势起伏大,不利于铁路的建设,东部人口稠密,经济相当发达,对交通的需求
量大
(3)时间节约,安全高效;方便快捷,舒适,价格合适;比自己驾车省心等(言之有理即
可)
21.(16分)
(1)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2)F地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G地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因 F
地距离城市比较近,蔬菜、花卉、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且供应及
时;G地地形平坦,有便利的灌溉条件,远离城市,适合发展水稻、小麦、玉米种植
业。(合理即可)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合理即可)
22.(20分)
(1)B
(2)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3)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
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修建水库
(4)畜牧
(5)平水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
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