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悲愤 混声歌唱 怒吼吧,黄河
《黄河大合唱》
词 光未然 曲 冼星海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二乐章 《黄河颂》第六乐章《黄河怨》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四乐章 《黄水谣》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创作背景和经过(作品简介):
《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创作经过是: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山游击区的山沟里坠马受伤。冼星海来看望他,星海建议来一次合作,光未然便把打算要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然后由星海谱曲而成,排练演出后,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赞扬:“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发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型音乐作品,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1)创作灵感和创作动机的产生。即光未然被黄河的气势和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的精神所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
(2)光未然朗诵自己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了谱曲。
(3)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
思考:光未然为什么要谱写《黄河大合唱》? 从中体会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时,是1939年春天。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踩踏在中国大地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当他看到老朋友冼星海时,诗人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倾诉这一切,两位挚友是怎样互诉心曲的呢?设想一下两位挚友当时的心情。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
(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哀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时而悲壮,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涵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想一想:《黄河大合唱》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这部作品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保留曲目的钢琴协奏曲。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拿起战斗的武器,勇敢地冲向抗日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悲剧 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材分析
何占豪、陈刚写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和化蝶的情节。
曲式结构
呈 示 部
引子
主部
连接部(自由化彩段)
副 部
回旋曲式
a—b—c—d--a
结束部 长亭惜别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单三段体
a—b—a
爱情主题
草桥结拜
主体再现
写景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展开部
抗婚
楼台会
哭灵与纵身投坟
再现部
主部主体的再现
化 蝶
呈示部
呈示部的引子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由第一长笛吹出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管以越剧过门为素材,走出优美的抒情旋律,描绘出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
爱情主题
然后,小提琴在清淡的竖琴和木管乐器的呼应下奏出真挚淳朴的爱情主体,即奏鸣曲式的主部主体。
草桥结拜
大提琴和小提琴互相对答,描写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当乐队再一次重复爱情主题时,小提琴起而应和,并加入到弦乐器中,一同演奏这个热情洋溢的主体。
从主部过度到副部的连接部,是小提琴的自由华彩乐段,乐曲紧接着进入副部。
副部是活泼的回旋曲,小提琴和乐队交替演奏,描写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a-b-a-c-a(回旋曲式结构)
长亭惜别
呈示部的结束部转入慢板,小提琴用半吟半唱的演奏出“长亭惜别”时梁祝千言万语、有口难开的情景。
长亭惜别—难分难舍
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形成如泣如诉的二重唱。缠绵感人的曲调,细腻的刻画了难分难舍的柔情。
展开部
奏鸣曲式的展开部是戏剧性发展的中心。
大管和大提琴低沉、阴郁的曲调伴随着沉重的锣鼓声,预示这不祥的征兆。
大管、圆号、长号和低音弦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代表封建势力的凶暴。
小提琴先用散板描绘祝英台痛苦不安的心情
然后奏出由强烈的切分和弦组成的反抗迫嫁的主体。
展开部第二部分—楼台会
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及长笛的呼应下,奏出凄楚悲苦的插部主题,大提琴迅速起来应和,互诉衷肠 。
化蝶
出现引子部分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间美景,而把我们带入神话的意境。
再次奏出爱情主题,展现了梁祝二人双双化蝶,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浪漫主义画面。
美丽的蝴蝶,动人的旋律
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最完美的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管弦乐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是能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它的旋律深入人心、亲切感人,最经典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