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中评价了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了30多年就灭亡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灭亡的相关史实
2、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学会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3、体会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西

东晋
南方
北方
十六国并存




581
杨坚
隋文帝
长安
(鲜卑族)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589统一全国
南朝
1、简述隋朝建立、统一的过程及统一的意义
一、隋的统一
意义: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史料实证
项目 初期 后期
人口 3000多万 4000多万
垦田 1900多万公顷 5500多万公顷
粮仓 长安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根据以上表格,概括隋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社会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强盛
下表所示为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相关史事: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隋朝是怎样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可从目的、概况、作用等方面回答)
二、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加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九品中正制”。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张有才
李富贵
皇帝
这样能不能选拔出有用的人才?
太不公平了!!
对我的统治有利吗?
不利
不同阶层对九品中正制态度如何?这种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简述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2、科举制的创立有何积极意义?
创立: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②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④使有才学的人由此参政
⑤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⑥对西欧启蒙运动和英国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四、隋朝灭亡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史料实证
隋朝士兵俑
这件彩绘陶制武士俑,是陕西西安郭家滩罗达墓1982年出土的明器,高27.1厘米,长20.5厘米。武士头戴尖顶兜鍪(头盔),身穿明光铠,下身着战裙,脚蹬长筒靴,坐骑披挂铠甲,一派重装骑兵形象。这种重装骑兵,是隋朝军队的主力。隋炀帝进攻高丽。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史料实证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阅读以上材料,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
评价历史人物
功:①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②设进士科,创科举制,为朝廷选拔人才
③派人三次去流求,加强与台湾联系
过:①营建重大工程(东都洛阳、大运河、长城、驰道) ,三次征辽东、多次巡游、耗费人才财力,使人民无法正常生产劳动
②统治残暴,引发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
结合所学评价隋炀帝
课堂检测
1.隋统一后,促使隋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编订户籍3实行分封制④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2. 唐朝皮日休关于大运河写了“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样的文句来评价。你认为该作者( )
A. 客观地评价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功过
B. 高度赞扬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意义
C.讽刺了隋朝修建大运河造成的危害
D. 认为修建大运河是无可奈何的
A
3.下列各项叙述中,最能反映阴勒的的是 ( )
A. 夺取陈后主政权取而代之
B. 开凿大运河
C. 繁荣而短暂
D. 统治残暴
C
4.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这一伟大工程( )
A. 中心点是今天的西安洛阳
B.最南端到达今天的扬州
C. 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 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
D
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此处“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 B.郡县制
C. 科举制 D.世袭制
C
6.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 )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C